安1250的駕駛艙里,機長手動將油門推到了最底,8臺發動機合計爆發出264噸的推力,直接擾亂了整個機場的上空。
飛機的加速比想象中的快,現在的安1250空載且少油,推重比達到了0.6,早期的戰斗機也就這個水平,數量眾多的機輪也使平均地面壓強并不夸張,所以安1250實際上是個行動起來身輕如燕的超級胖子。
在上級的眼中,高大的安1250不管是長度還是高度都超過了他見過的七千多噸的軍艦,更何況還有夸張的翼展,此刻就仿佛是一艘戰艦在跑道上快速滑行,僅僅是不到十秒鐘就掠過了眾人。
當安1250從他們面前的跑道掠過時,已經加速到了200公里每小時,如果是一輛小轎車可能一下就過去了,但對于長度130米的安1250來說,硬是在他們的視線中停留了整整三秒鐘,有那么一會兒占據了所見到的完全視野!
看上去就好像是一列火車,200多公里的時速放在它身上一點都不顯得快,巨大的體積讓人覺得它的速度連100公里都沒有。
但是安1250卷起的氣流馬上告訴他們這是錯覺,巨大機頭硬生生在空氣中撞開了一條通道,飛機經過后來自周圍的空氣立刻涌向機尾后方的低壓區,人們感受到了從背后吹向跑道的颶風。
陶長宏幾乎是根據風力就推算出了安1250巨大到恐怖的機體橫截面積,連被風吹的凌亂的外套都沒有整理,只顧著轉頭看向速度已經達到290公里每小時,已經開始拉機頭的安1250。
由于襟翼下方產生的額外省力,坐在駕駛艙的兩名試飛員一點兒沉重的感覺都沒有,只是輕輕向后拉舵,電傳飛控就讓副翼偏轉,前面的6個機輪輕松抬起。
在飛機后方的人群看來,巨大的體型幾乎毫無變化的安1250突然向上抬起,此時那寬闊到感覺能遮蓋半個機場的機翼才顯現出來,像是一只大展雙翼的海東青。
只用了不到四秒鐘,安1250就以22度的爬升角完全離開地面,440噸的機體騰空而起。
八臺330KN發動機噴出的尾流在此時看上去非常明顯,像是在沙地上走過的印跡一樣描繪著安1250的起飛路線。
而在B級基地十多公里外,一群飛行愛好者原本是來虎山機場看看實地情況的,突然感覺自己的車窗玻璃在輕微震動,外面好像有很大的聲音。
他們搖下車窗的時候同時降低車速,作為飛友一下聽出了是噴氣發動機引擎產生的轟鳴,而且必須是亞音速的客機或者運輸機。
聲音越來越大,代表著這架噴氣機在向他們所在的方向飛行,于是干脆停下來,下車駐留。
因為他們都通過自己的經驗判斷出了這是一架相當不小的飛機,可能是運20這樣的大型運輸機,有人毫不猶豫地拿出相機,提前對準天空。
然后他們看到了永生難忘的景象:
蔚藍的天空布滿了淡白色的云朵,以條紋狀均勻散開,然而此時一個大到驚人的夸張飛行物正強行突進云層,巨大的體積像是有一艘航母在天上,讓人忍不住戰栗。
安1250太大了,太寬了,引起的紊亂氣流太強了,當它升到800米以上高空開始接觸云層的時候,就像是一把刮刀從女友涂滿脫毛膏的腿上經過,用龐大機身清空了經過的區域,身后是蔚藍的天空。
手持相機的那位最先反應過來,直接打開錄像完整的錄制了安1250從出現到消失在云中的全過程,期間由于飛機太大甚至有相機的屏幕裝不下的感覺。
當這架完全陌生的巨獸繼續爬高消失,它經過的痕跡依然相當明顯,云層出現了一條至少寬度200米,長幾公里的長方形空洞!
好一會兒,才從震撼中回過神來的幾人趕忙湊到相機旁,將那只怪物經過的畫面不停回放,才敢相信自己真的看到了如此之大的飛機。
“這……是安225嗎?”
“不是,她有八臺發動機,整整八臺!而且就算是安225也比她要小一圈!”
“等等,你們看到她機身的編號沒有?是民航局的,我們可以馬上去查,網站上肯定有信息!”
“去把電腦拿出來,快去!”
安1250的首飛流程很簡單,只是繞著基地飛一圈,然后就飛回來。
但由于它的機體實在太大,轉彎半徑也很夸張,所以最后的實際情況是基本貼著新遠所管轄的空域邊界繞了一個大圈,有無數人都看到了它。
不過即使是以這么大的轉彎半徑飛行,但它依然時刻處在人們的視野中,可以毫不費力的觀看。
上級欣慰而感慨地看了半圈的飛行,然后看向幾個飛機設計所研究員們所處的區域。
他們的表情此刻十分統一:迷茫且震驚。
因為根據他們接受的教育體系和工作經歷,這么大的玩意兒怎么可能就輕輕松松成功!
可安1250已經完成了一整圈的飛行,馬上進入降落航線,對準跑道要開始降落了,完全向他們表明這個項目已經成功了。
航天局的大佬臉色也是頗為復雜,把手放在林炬的肩膀上:
“老實說,新遠三號幾月飛?”
“6月10號左右吧,7月就開始執行任務,兩架安1250至少要飛一個月才能進行運輸任務,時間差不多。”
“……所以你就為了它造安1250?”
林炬:“不止,還有新遠二號甲,CBC構型需要三枚芯級,安1250肚子里就能輕松塞下一個,背上用整流罩可以塞兩個,一次就運過去了,伊爾76要飛三趟,效率哪有這個高。”
大佬聽完嘆了口氣,背著手轉向已經開始降低高度準備降落的安1250,聲音突然格外顯老:
“長征十號也要7月發射,我們的計劃不像私人企業那樣可以隨便調整,就算是全力動員也不過半年一發,這已經是不敢想的速度了,但你們還是更快。”
林炬:“但太空本就是爭分奪秒的事業,其實只是態度不同而已,對于新遠來說太空是他存在的唯一目的,為此可以不擇手段。”
“太空是新遠存在的唯一目的?”
“是的,或者說,是我存在的唯一目的。”
其他人沒有注意到,最后一句話是略帶苦笑說出來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