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看到魔改版的阿爾忒彌斯計劃,林炬差點沒一口水嗆到。
阿美放衛星的本事還是一點都不弱啊……
雖然零幾年重返月球計劃就已經啟動,但到SLS已經是很后來的事了,有多后來?
后來到2015年的7月,也就是上上個月SLS火箭才應該完成總體設計!
他們聲稱要在2016年12月首射SLS,但在他的前世這得挨到2022年的11月去。
就算是按火箭出場算,至少也要2020年了。
提前整整6年,不會真的搞太空競賽了吧?
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他就只能……再來加兩把火!
9月27日,在“世界月球周”的最后一天,新遠宣布了自己依靠H2核熱動力航天飛機進行載人登月的消息,并且表示這還是與阿伯聯合起來的國際登月行動。
至于前進號空間站目前林炬還在猶豫中沒有公開,但即使是已發布的部分也足夠驚人了。
核熱火箭發動機、航天飛機登月?你比NACA和CASA都激進!
不過相比于幾天內就將火氣值升到MAX的兩家航天局,新遠的登月計劃表示將在2020年之前完成而不是2019年,要推遲一年。
而在這之后,馬一龍也出手了。
除了宣布自家的重型獵鷹火箭將很快首飛,打破新遠二號的最大私人企業火箭記錄的同時,他還表示specaX將會開展月球和火星移民計劃,并聲稱用于星際殖民的飛船正在研發中。
據悉,星際殖民飛船可以整體從太空返回,也能用于地球大氣層內的快速旅行,并且“將有前所未有的重量”,順便放了許多張火星殖民的PPT想象圖。
獵鷹9回收成功后的老馬現在還是很牛氣的,在一被登月刺激,搞不好會弄出什么來。
林炬的前世里星艦最早要在2019年才有了成形設計,會不會提前好幾年出來不好說。
一切的起因只是阿伯的65億美元,卻成功撬動了上千億美元的航天界,不知道老國王知道會不會興奮猝死
航發委,曙光計劃和特批的300億經費立刻讓原本悠哉游哉的航天局忙碌了起來。
登月,光是想想就讓人頭皮發癢,跟隨火箭起飛逝去的不只是燃料和經費,還有總師們本就不多的發量。
一院的長五只能往后推了,他們馬上要開始長征十號的整體設計,由于要并聯四個能爆發出978噸推力的助推器,芯級和連接器肯定要經過特別設計,這就是一個難點;
5米直徑箭體制造很消耗產能,還必須催一催津沽加大人員力量,不然根本生產不了那么多火箭。
六院開始加班加點搞定YF130的設計,雖然它數據平平無法復用,但推力就是唯一的優點,要做到單燃燒室240噸推力可不是個小工程,還有二級、三級用的氫氧機,也必須優化設計。
五院要加速新一代載人飛船的收尾,這個質量21.6噸的新一代飛船將作為登月飛船的生活和指令艙,是很重要的一部分,還有環月的空間站、著陸器等等,麻煩很多,但好在外包出去不少。
其他各院也沒有閑著,都開始搶時間完成自己分到的子系統,不敢拖長征十號的后腿。
不過這些尚未影響到天宮一期工程,畢竟這個計劃大部分火箭和航天器都是現成的,這點精力還是擠得出來的。
10月7日,國慶周的最后一天,天宮二號搭乘幾經改進的長征二號F火箭,于九泉衛星發射中心送入近地軌道。
一天后,新遠五號乙中型火箭在瓊州首飛。
新遠五號乙擁有芯級和四個助推器,五個部分均可回收,雖然成本低但用起來其實挺麻煩的。
因為一個回收部分就需要占用1個場地,所以需要同時在5個著陸場回收。
原本對于光桿火箭發射場和著陸場可以通用,但由于新遠五號乙太占地方不得不在瓊州以分隔1.2公里為界修起了環形的八個著陸場和中間的一個著陸場,其實就是一塊鋪了絕熱材料的空地。
新遠五號乙的發射沒什么好看的,相當于是一個plus版的長征二號F,或者是長征七號,但回收的場面很壯觀:
一個3.5米直徑芯級在中央,四個2.5米助推器幾乎是保持在同一高度,同步展開支撐腿落地,遠遠看上去就跟什么陣法一樣,在尾焰的襯托下尤其壯觀。
回收的事兒多了一些,但好在成本確實低,整備一次的全費用才三千萬,新遠二號是1.3億,只是后者的零頭而已。
就是把H1裝在3.5米直徑火箭的上面有些不協調,看上去像個棒槌一樣頭重腳輕。
航天局對新遠五號的首飛有人歡喜有人愁,歡喜的是用它來搭載H1發射航天員價格也低了一大截,愁的是六院,因為新遠五號芯級的那臺380噸全流量液氧煤油發動機實在是讓人眼饞。
單燃燒室、比沖高達340秒,全流量,可復用,相比之下YF130真的是除了推力毫無優點。
羨慕.JPG
不過很可惜小老頭唐偉天沒空來了,作為負責引進K120的對接人之一,他所在的團隊在全力攻克YF130的技術難關。
K120很多設計對航天局來說耳目一新,對后續的啟發作用很大,所以才敢放下豪言9個月搞定YF130,不然至少兩年左右才行。
“多事之秋,多事之秋啊。”
當林炬在說話的時候,他正蹲在一片玉米地的田壟上,像個農村留守青年一樣身穿運動外套休閑褲,看著遠處忙碌的收割機。
這不是普通的收割機,那是前新遠鎮拖拉機廠生產的、搭載了航天級零件、由XW151智能汽車駕駛系統改進而來的XW151F型智慧農機系統。
它不僅僅是能在四四方方的田地里來回之字形收割,而是可以借助固定布設的信標,自己從車庫出發,下地、收割、卸貨、洗車后再返庫。
全程不需要任何人工干預,更不用發放工資和高溫津貼,24小時隨時作業,反正紅外攝像頭眼中白天晚上都沒有區別。
等實現農機電力化,連給它加油保養都不用了,電驅動系統集成度高不用檢修維護,保修年限內自動充電,時間到了就回廠家維護。
在努力往天上摸一摸的同時,腳踏實地感覺也挺好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