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崇問的問題讓潘啟沉默了一會兒。
他反復思考這件事情可能關聯到的事情,思考趙學寧發起北伐戰爭的可能性和獲勝的可能性,以及廣州在這場戰事當中可能面臨的境況。
如果北伐戰爭不開啟,那么一切都沒有意義。
但是如果北伐戰爭真的開啟了,他今天所做的決定將會大大影響他整個家族未來的命運。
日月重開大宋天嗎?
潘啟想到了自己為了生存和官府打交道的時候所經歷的所看到的那些事情。
他低下頭,吸了幾口煙。
“為什么不呢?說一千道一萬,趙學寧那句話說的沒錯,狡兔尚且三窟,人又怎么能把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一處呢?而且看上去,蘭芳似乎發展的挺不錯,趙學寧還挺能打的。”
劉崇問很是贊同潘啟的判斷。
“確實,西洋那些夷人的火器和船只確實不錯,趙學寧能與之戰,能贏,還能和英吉利結成聯盟,想來,頗有幾分實力。”
“他說的也很對,咱們商人,確實應該多找一些后路才是。”
潘啟放下煙槍,嘆道:“我兒多次寫信給我,說京城宦海沉浮不易,人人都在追名逐利,若要保持本心,則會受到排擠,若非我花錢打通各處關節,他想要在京城站穩腳跟,怕是難上加難啊。
如此看來,就算家中有人在京城做官,也難保家族長盛不衰,我家家財萬貫,垂涎我家家財者不知凡幾,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既如此,有必要安排一條朝廷不容易伸手的后路。”
“不瞞您說,我私下里也是如此看待的。”
劉崇問點頭道:“官場兇險,說不準什么時候就得罪了不能得罪的人,就算是天子寵臣,也是朝不保夕,身在大清,難保萬全,若是有一條退路,至少能保住性命,如此看來,蘭芳的確是不錯的選擇。”
潘啟沉默了一會兒,抬頭看著劉崇問。
“他還對你說過,希望你能去蘭芳置辦產業,對吧?”
“對,是有這事。”
“自古以來,無恒產者無恒心,他這是隱晦的問你有沒有想要投靠他的想法,并且已經在隱晦地向你表明他未來想要北伐的想法了。”
潘啟嘆了口氣,緩緩道:“大清之強,絕非尋常人等可以抗衡,然而皇明后裔舉兵北伐,無異于釜底抽薪,正中要害,若他能與朝廷大軍抗衡,哪怕只贏一次,都會掀起萬丈波瀾。
屆時,如若全部押注在朝廷身上,就靠那么些個八旗兵,實在不好說究竟誰勝誰負,大清看似強橫,但如果趙學寧能夠拉攏漢人的話,只靠那么些個旗人,未必能挽狂瀾于既倒。”
“但是蘭芳畢竟還是小國。”
劉崇問低聲道:“以小博大,風險很大。”
“當年本朝太祖起兵之時,不過十三副盔甲,可結果呢?”
潘啟看著劉崇問,劉崇問無言以對。
少傾,劉崇問點了點頭。
“您的意思我明白了,我會給趙學寧傳遞他想要的消息的。”
“不僅如此,最好還能問問他蘭芳需要什么樣的產業,有什么產業是我們可以私下里去辦設的。”
“您就那么看好趙學寧嗎?”
“多條后路不是壞事,如果他將來北伐,廣州必然首當其沖,若能經營關系,也能保全家業不受沖擊。”
“那要是趙學寧失敗了呢?”
“經商,哪有一直能賺錢的好事呢?就算是我,也曾經有過虧損的,無非是損失一筆錢罷了。”
潘啟搖頭道:“咱們只要不親自出面,私下里操作便可,就和與英吉利人做生意一樣,話說回來,就算我們什么都不做,你覺得按照朝廷的行事,咱們會安然無恙嗎?你知道去歲甘肅戰事,十三行具體攤派了多少?”
“不知。”
“一百萬。”
“那么多?”
“可能天子的要求不是那么多,但是除了公開攤派,廣州將軍還私下里找我,說朝廷用度困難,天子南下耗費太多,國庫空虛,要我和幾名大商以私人名義捐助,加在一起,一百萬。”
潘啟嘆息道:“給天子一部分,再給這些貪官污吏一部分,真正能用到實處的,又有幾分?可形勢比人強,我就算有千般不愿萬般不愿,也要掏出十萬兩雪花銀啊,不出這錢,朝廷能給我好下場嗎?”
劉崇問不說話了。
商人,如潘啟這樣的豪商,在皇權面前,不過是搖尾乞憐的低等生物罷了。
“但愿今日所做的一切,能為來日積攢一些福報,或者在臨死之前,能復漢家衣冠,不再剃發,那就好咯……”
潘啟出神地望著窗外,再不說話了。
趙學寧那邊暫且還不知道兩撥商人返回之后各自的境遇與最終決斷。
時間進入到共和國二年的八月份之后,蘭芳共和國的行政區劃和地方行政班子的組建任務基本完成,全國八州九十三縣的格局完全確立。
隨后,趙學寧就開始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整頓呂宋島的農業這方面。
不管時代發展到什么地步,農業始終是國家最重要的根本大業,沒有農業,就談不上一個正常的國家,若要讓國家穩定,農業也是最重要的。
所以趙學寧就親自主持,在馬尼拉周邊大規模推動了在婆羅洲運行良好的農業改革。
編制一定戶數的戶口成為一個鄉,按照集體農莊的模式運行,集體互助耕種土地,平時也需要承擔官府發布的工程令以修繕水利工程等等。
在這種未開發開發不充分地區,使用這種集體農莊的模式可以很快的集中人力物力開墾土地,很快的恢復農業生產并且獲得糧食。
只要第一茬兒糧食收獲了,那么就代表蘭芳政權在這個島上站穩腳跟了。
至于土地的來源……
呵呵呵呵,去見上帝的西班牙人大地主與菲律賓二鬼子大地主們正在和上帝哭訴呢……
馬尼拉周邊所有開墾好的肥沃土地基本上都在這群人手里,包括一些宗教人士和西班牙商、官員,他們每個人都擁有極其龐大的土地私產和房產,比如一些漂亮的歐式小洋樓。
而他們也是趙學寧的重點鏟除對象。
軍隊開過去,直接鏟平,人殺掉,或者丟到苦力隊伍里負責去最危險的礦區開礦,這樣一來,土地就有了。
短短幾個月,趙學寧手里掌握的土地數量就翻了好幾倍,他利用這些土地構建鄉級集體農莊,將婆羅洲實驗成功的制度推廣到呂宋來,取得了相當亮眼的政績。
在整個政策推廣過程當中,最守規矩的配合度最高的當然是華人群體。
基本上趙學寧一露面,政策還沒有宣講完,華人們就歡呼著表示——除了您的命令,我們誰的都不聽。
他們堅信趙學寧會給他們帶來好日子,會給他們帶來富裕的幸福生活,所以對趙學寧的政策非常擁護,推行下去毫無難度。
他們本來也沒有土地,大部分人都在赤貧狀態,吃飯都是問題,現在有了土地,可以耕種,誰會不愿意呢?
至于其他的呂宋島土著們,他們也沒什么好說的,蘭芳的官員抵達之后,召集當地有威望的人宣布了這個命令。
因為事先有過約定,他們也都基本上遵守了這個行政命令,只不過在執行效率上就遠遠不如華人群體了。
不過無妨,只要不抗拒,辦法總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