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蘭芳

第三百三十四章 小王對大總統忠心耿耿啊

更新時間:2025-02-10  作者:御炎
聽陳啟隆這樣一說,李祘本能的覺得有點不對勁。

那種小國面對大國時自然而然超級加倍的生存嗅覺忽然靈敏發達了起來。

他忽然感覺陳啟隆看著他的目光從一開始的友善突然變為了一種帶有侵略意味的眼神,嗅到了一絲不祥的味道。

于是李祘低聲開口。

“陳總長,還請明示,何為聯邦國?與藩屬國有何不同?”

陳啟隆眼見李祘不打算繼續繞彎子,便點了點頭,清了清嗓子。

“大總統準備在戰后尋找一個合適的時機建立全新的國家,國家的主體自然是原本的中華,除此之外,大總統也有意將原先屬于中華的藩屬國全部納入到一個全新的體系之中,與中華形成更加緊密的聯合。

為了達成這一目標,大總統開創了新的國體,稱之為聯邦,即多個不同國家聯合在一起組成的共同體,在大總統看來,聯邦國和過去的藩屬國在地位上其實并沒有太大的區別,藩屬國要以中華本國為尊,中華皇帝是藩屬國的皇帝,也是藩屬國的宗主。

但是大總統認為過去大明和大清做藩屬國的宗主其實并沒有給本國帶來多大的好處,反而招惹了不少麻煩,還打了不少仗,比如當初大明幫著朝鮮打了日本,但是卻沒有給大明帶來什么樣的好處。

一場大仗打完不過三四十年,把大明看作父母之國感激的朝鮮就做了大清的藩屬國,由此背離了大明,還幫著大清攻擊了大明,國王殿下,您或許不知道,但是這段過往,大總統其實頗為在意。”

陳啟隆話鋒一轉,把話題轉到了當初李氏朝鮮在帶清武力威懾下成為帶清藩屬國并參加了對大明的戰爭這件事情說了出來。

這話語里的意思讓李祘渾身一抖。

李祘慌了。

他沒想到問題的關鍵點居然出在這個地方。

他沒想到趙學寧在意的居然是這件事情!

難道說……

趙學寧要翻舊賬?

趙學寧其實并不信任李氏朝鮮的忠誠度?

他連忙試圖解釋這件事情。

“陳總長,請您務必要理解朝鮮的難處,朝鮮是小國,根本沒有力量能夠對抗大清,當時大清確實很強大,朝鮮盡管不愿意屈服,但若不屈服便是亡國滅種,實在是無能為力,而且朝鮮雖然名義上投降,但心里還是向著大明的。”

陳啟隆挑了挑眉毛,露出了一絲不明意味的笑容。

“心里向著大明?你們派出炮手幫助清軍作戰,幫著清軍轉運物資,做了不少對大明有害的事情,這也叫向著大明?那你們向著大明的方式還真的讓大明有些難受啊。”

李祘咽了口唾沫,心中的驚慌更甚了。

他立刻調整說法,再次向陳啟隆表示自己的誠意。

“朝鮮從來都沒有忘記大明對朝鮮的再造之恩,所以盡管大明已經不在,國內卻還是維持對大明崇禎皇帝的祭祀,心念中華,從來不曾忘懷!

此番蘭芳要求朝鮮助戰,朝鮮立刻答應,出了很大的力氣,這就是朝鮮對中華正統的尊崇與忠誠,陳總長,您說,是不是這樣?”

陳啟隆笑了笑。

“是嗎?我怎么聽說之前大清要征召朝鮮的炮手和鳥槍手出戰的時候,國王殿下似乎已經準備派兵助戰了?似乎就是國王殿下親自組建的壯勇營,這個消息是訛傳嗎?”

李祘的身子一抖,額頭上頓時布滿了細密的汗珠,背后唰的一下被冷汗浸透了。

“陳總長,您誤會了!這只是……只是權宜之計!我從來都沒有打算要出兵協助大清作戰,真的從來都沒有!不知道您是從什么地方聽來的謠言!

當時當時情況確實很緊急,大清……大清已經要出動軍隊進攻朝鮮了,所以我不得不這么對外宣稱,不得不安排軍隊先佯裝行動,以此搪塞清人。

但是我真的沒有想過派兵助戰!朝鮮深受大清迫害,對大清懷有深深的怨恨,無時無刻不在渴望中華有朝一日可以光復,陳總長!請您務必要相信我!請您務必相信朝鮮!”

看著李祘驚慌失措的模樣,陳啟隆就知道傳言不假。

但是他此來并不是為了就這個問題問罪李祘,而是需要給李祘足夠的壓力,以讓他答應蘭芳所要求的事情。

于是他笑了笑,搖了搖頭。

“國王殿下不要太慌張,這件事情真的也好假的也罷,都已經過去了,朝鮮在我大軍對遼東的作戰中出了不少力氣,這是不爭的事實,蘭芳并沒有忘記這一點。

大總統是個公私分明獎懲分明的人,立了功一定會獎勵,犯了錯一定會懲罰,大總統明察秋毫,絕不會冤枉一個好人,也絕不會放過一個惡人,國王殿下,您說對不對呀?”

李祘抬頭看了看陳啟隆,他感覺陳啟隆的表情好像是在笑,但是那一雙眼睛里只有森寒的冷意,看不到半點笑意。

他忍不住渾身打了個哆嗦,連連稱是。

“沒錯沒錯,大總統明察秋毫,一定會還我清白!”

“那話又說回來,國王殿下,作為藩屬國如果不能與宗主國共同應付艱難的局面,那么宗主國又為什么需要藩屬國呢?”

陳啟隆詢問道:“難道僅僅是為了一個名義?僅僅是為了在藩屬國有困難的時候自掏腰包派兵去救?到最后還得不到什么回報?甚至還要面臨藩屬國的背叛?

大總統思考了很久,覺得這種關系并不應該是正常的關系,大總統認為國與國之間的交往講究一個平等互惠,不能一方總是付出,而另一方總是獲得。

也不能付出的都是些真金白銀,結果得到的只是虛無縹緲的承諾,這種事情是冤大頭才會承認的,大總統是不愿意接受的,換作是您,您愿意接受嗎?”

李祘神色慌張,左顧右盼,好一會兒才開口。

“那……那大總統是什么意思呢?陳總長,大總統……該不會不愿意讓朝鮮成為藩屬國吧?大總統不會要問罪小王吧?陳總長!小王對大總統忠心耿耿啊!”

看得出來,李祘的確是被嚇壞了,連這種話都能說得出來,倒是讓陳啟隆也有點驚訝。

但是話又說回來,不把他嚇成這個樣子,又怎么做到恩威并施呢?

趙學寧曾對陳啟隆說過一番話。

“帶一群附屬國就和養狗是一樣的,必須要讓狗清楚明白的知道主人才是不可質疑的老大,要干什么事情需要得到主人的允許,要吃什么東西也要得到主人的允許。

主人不發話不允許,狗就不能有任何的行動,到這一步才算是一條好狗,如果不懂這些,狗是搞不清楚自己所處的生態位的,因為狗本身也是掠食動物,它們也是獵手。

這種牲畜的祖先是狼,狼是什么?狼可是兇殘的,只會臣服于強者,狗也是一樣,也只會臣服于強者,所以絕不能讓狗認為它才是老大,否則不就是倒反天罡嗎?

放到國家層面也是一樣的,很多藩屬國都是表面對著中華稱臣,國主只是稱王,但是關起門來在內部還是做自己的皇帝,有自己的年號,這就是典型的壞狗,要打!”

陳啟隆對此深表認同。

他認同趙學寧的看法,認為蘭芳需要的不是表面恭敬實則居心叵測的藩屬國,不是一群整天只會嗷嗷叫著求補血的貴物,而是需要真正能為老大哥出力奔走、廝殺在一線的小弟。

在此基礎之上,陳啟隆認同了趙學寧提出的聯邦制。

于是陳啟隆就給李祘出了一個主意。

“國王殿下,有些事情不是我這么一個小小的外交總長能夠決定的,大總統他是對所有大清的藩屬國都不怎么相信,因為大清蒙難的時候,這些國家并沒有誰前來相助大清。

大總統甚至一度認為藩屬國是毫無必要的存在,在大家的勸說之下大總統才漸漸的松了口,愿意接納藩屬國,但是大總統也說了,蘭芳不需要一個只會鬧事而無法幫助到宗主國的藩屬國。

蘭芳需要的是一個能夠與宗主國共同進退的藩屬國,能為宗主分憂,能給宗主幫忙,宗主有需要的時候,他必須站出來,這一點,國王陛下明白嗎?”

李祘聽了,隱隱有些不好的想法,但此時此刻他的內心被蘭芳不打算允許朝鮮成為藩屬國這一事實給鬧得有些慌亂,他來不及思考陳啟隆話語里的問題。

他只能接連不斷努力的表達自己的忠誠,表達自己的無害。

“陳總長,您說的我都認可,我真的認可,所以您能不能向大總統表明一下朝鮮的態度?”

陳啟隆點了點頭。

“我很愿意為朝鮮表明態度,但是大總統那邊也有大總統自己的態度,大總統說了,除非接受聯邦制的要求,否則就不要與朝鮮多費口舌,你說,大總統都這么說了,我一個小小的外交總長又能做到些什么呢?”

李祘漸漸的回過味兒來,感覺陳啟隆這一次來好像不是為了興師問罪,而是為了達成這個所謂的聯邦制度的目的。

他覺得有點好奇,便小心翼翼的詢問陳啟隆這個聯邦制度到底需要朝鮮做些什么。

他一直沒搞清楚什么是聯邦制度,只知道陳啟隆剛才說這是趙學寧本人開創的一種制度,之前并不存在。

所以,這和過去的朝貢制度又有什么不同?

考慮到李祘的政治素養和文化素養,陳啟隆決定長話短說,在最短的時間內向他解釋明白什么是聯邦制度以及聯邦制度下的加盟國。

“在大總統看來,過去歷朝歷代的所謂朝貢之制,基本上不過是藩屬國通過進貢換來宗主國的承認,以一種看似重要實則在平時沒什么用處的大義名分作為交換換來宗主國給予的各項優惠。

比如許可通商,比如各種賞賜,可以說大義名分確實很重要,這一點大總統本人也承認,但是在大總統看來大義名分只有在關鍵的時候才會發生用處,甚至很多時候二十年三十年都不會有什么實際上的用處。

用這種沒什么意義的東西,交換眼下更加實際的好處,甚至于在藩屬國遇到危險的時候,還要宗主國自掏腰包幫忙打仗,這除了賺個好聽的名聲之外,還有什么呢?

為了考察朝貢制度的前世今生,大總統翻閱了很多古代史籍,考察來考察去,發現所謂朝貢國只有在極少數時期才有真正意義上的作用,比如大漢,比如大唐。

而在更多的時候,朝貢只是為了滿足中華天子個人顏面的一種做法,而沒什么實際上的好處,好處不多,壞處不少,這種事情除了冤大頭沒什么人喜歡,大總統當然也沒有興趣做這個冤大頭。

但是既然大家說了,大總統也就重新做了一番考量,最后提出了大總統本人所認可的朝貢制度,也就是聯邦制,大總統認為為藩屬國提供各種保障,保護藩屬國,不被旁人欺凌,可以,大總統愿意接受。

但是藩屬國也必須要隨之提供一些對等的東西,藩屬國不能只是接受好處,而不提供一些實際上的東西回饋給宗主國,所以大總統的意思就是若要得到中華的保護與認可,藩屬國必須交出軍事權力和外交權力。

藩屬國的軍事安全由宗主國負責,提供宗主國派遣軍隊保護藩屬國,藩屬國無需自己的軍隊,與此同時,對外交際方面,藩屬國需跟隨宗主國的統一腳步,對外是整體,在此基礎之上,保留藩屬國原有的朝廷,承認該朝廷對藩屬國內政的管控。”

陳啟隆一番長篇大論下來,解釋了一下趙學寧所創造的聯邦體制的一些要點。

而這些要點直接把李祘給聽傻了。

李祘覺得自己好像聽到了什么很了不得的事情。

交出軍事權力和外交權力?

僅僅只保留朝廷的內政權力?

一旦成為聯邦國,就要放棄軍隊,改由蘭芳駐軍來保護,對外也不能獨立交際,而要聽從蘭芳的統一安排……

朝廷失去了軍事權力還剩下什么?

這名義上的內政權力怕也是難以得到自主吧?

在搜索引擎輸入 蘭芳 龍之谷中文 或者 "蘭芳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蘭芳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