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浩南作為見過殲15、殲16乃至殲20擺出這副陣勢的人,對于殲轟7的大象漫步還是比較有抵抗力的。
讓他感慨的部分主要是自己能有機會參與到空軍,乃至整個國家的現代化進程里面。
因此,當他放下望遠鏡的時候,鄭良群和丁高恒還端著沒看夠呢。
“可惜啊,這才半個團,而且也不能算三代機。”
常浩南說完還咂了咂嘴,從旁邊拎起一瓶水,擰開之后喝了一口。
由于承擔的作戰任務不同,因此戰斗轟炸機的分代一般不能照搬照抄戰斗機,不過這也不是什么嚴肅的場合,差不多能理解意思就行。
鄭良群稍稍把望遠鏡從眼前拿開一點,斜著目光看向常浩南,幽幽地回道:
“12架,正經不少了……”
“這要是擱在90年代初那會,我們一個團都湊不出12架隨時能動彈的飛機……”
一個戰斗機團的正常編制是24架,在航率50看著不高,但對于早些年的華夏空軍來說,除非專門停飛一階段搞勤務保障大會戰,否則能實現一半飛機在航的,都屬于精銳中的精銳了。
而且飛機型號還得對上——
新飛機不穩定,故障率高,老飛機飛得太多,故障率也高……
這時候,12架飛機已經離開滑行道回到了停機坪,丁高恒也放下望遠鏡:
“更遠的我不也太清楚,但是84年那會,參閱飛機的勤務保障,是專門從航空工業系統各制造廠集中了一批的技術人員才完成的,哪像現在,直接從受閱部隊抽調就能完成任務。”
“說起84年閱兵……”
鄭良群也插話道:
“我們之前把強5從這次閱兵序列里面踢出去,就是因為上次發現這個型號內油量太低,完成整個受閱任務之后余油很緊張,萬一遇到特殊情況需要盤旋兩圈,油量就到告警下限了……”
二人聊起十五年前的時候,語氣倒是都很輕松,有說有笑的樣子。
畢竟這些屬于憶苦思甜了。
不過現在回看,當年的形勢絕對稱得上是嚴峻。
80年代中期,華夏這邊的主力還是仿制米格19而來的殲6——
殲7i的產量很小,殲7ii直到1986年停產,都仍然有不少技術缺陷沒能解決,尤其是渦噴7乙由于提高了燃燒室溫度,在裝機初期曾經一度發生過燒蝕后機身的問題。
但f15、蘇27、幻影2000這些早期的典型第三代戰斗機卻都已經陸續進入各主要國家的空軍服役。
甚至連隔壁的空中自衛隊,都已經從1981年開始裝備了f15j
對于很多部隊來說,面臨的情況是要用一代機打三代機。
常浩南雖然沒有經歷過那個年代,但可以肯定,那時候剛剛從航校畢業不久就投入戰備一線的鄭良群,以及剛剛接手科工委工作的丁高恒,肩上的擔子絕對不是和他們現在表現出來的一樣云淡風輕。
也難怪這12架殲轟7拉開陣勢的場面,就已經讓倆人稱心遂意了。
“要我看吶,能有現在這些飛機,就已經挺不錯了,如果說真還有什么地方感覺差一點,就是這些機載武器。”
鄭良群看著逐次停在眼前停機坪對應位置上的飛機,對常浩南說道。
殲轟7a在閱兵時的掛載是兩枚霹靂5e、兩枚霹靂11、兩枚鷹擊81和兩個翼尖測距器。
而殲轟7原型機則把兩枚霹靂11換成了兩個副油箱。
當然是空的。
部分經過中期大改的殲轟7增加了發射半主動彈的功能,但232h雷達的性能就對空搜索而言實在比較抱歉,如果再換裝雷達,那么無論成本還是工期都會失控,因此霹靂11一般仍然不作為殲轟7部隊的主要裝備。
“之前剛拿到霹靂11的時候,同志們都還是挺新鮮的,但是這兩年半主動彈的裝備量,包括訓練過程中的練習量也都起來了,多得不說,裝備殲8c和三代機的單位,基本每個飛行員都能打過一次實彈,一些尖子部隊,都已經開始搞戰法層面的探索了。”
“不過,真開始研究戰法之后,就會發現半主動彈,尤其中距半主動彈的問題還是太多,雖然能打超視距,但是在導彈命中目標之前,飛機都不能做大幅度機動,否則就會脫鎖。”
“還有鷹擊81,也是一樣,不過這個型號我們部隊之前沒用過,還是上次執行筑堤行動的時候,聽海軍航空兵的同志們說的,覺得空射型號50公里的射程短了點,尤其是對上美國人,還有海上自衛隊的宙斯盾系統,哪怕超低空突防都有點不太夠看。”
對于常浩南和丁高恒來說,這屬于來自一線的、非常直接的反饋。
“洛邑612所已經在跟三角旗設計局聯合搞霹靂12了,正常來說估計今年底到明年初就能試射。”
常浩南雖然如今已經成為航空動力集團的領導,但是得益于在科工委內部的地位,對于隔壁航空工業的情況還是有所了解的:
“另外航天技術研究院那邊,還在研發一種超遠程的空空/空地多用途導彈,用來反輻射,或者對付超遠距離外的大型目標。”
“超遠程?”
鄭良群剛剛本來也只是隨口一說,沒想到竟然當場就能收到反饋:
“有……多遠?”
對于空空導彈來說,盡管紙面射程并非唯一重要的性能,但是能夠先敵開火也絕對是空戰,或者空地對抗過程中的巨大優勢。
哪怕是受到詬病的半主動彈,只要射程足夠遠,也可以有巨大的戰術價值。
“嗯……底子是蘇聯人的r33,我們改進了新的彈翼、戰斗部和導引頭,按照國軍標的射程,空對空大概是200公里,空對地的話……可能會稍微近點。”
83最新地址
這個目前被暫時定名為霹靂13的型號之所以能夠立項,就是常浩南在里面出的力。
不僅如此,導引頭的被動搜索算法也是他開發出來的。
而且相關技術還成為了上半年扭轉巴爾干半島局勢的關鍵。
也算是間接保住了航天技術研究院的空空導彈研發部門。
因此常浩南自然對性能指標非常熟悉。
“奪少?”
鄭良群差點把望遠鏡給摔到地上。
他本來想著能在霹靂11的基礎上把射程翻個倍就已經相當不錯了。
結果誰成想,差點多了一個數量級。
雖然鄭良群也聽說過,美國人裝備的aim54就有將近200公里的射程。
但聽說歸聽說,而且那也是別人的。
實際上,r33后期型號在以米格31作為載機時的理論極限射程還能更遠,不過那個數據就太虛了,換成正常的標準(1萬米,載機和目標1.2倍或1.4倍音速對飛)之后要打個巨大的折扣。
在改進了彈翼和優化了路徑算法之后,才把這個數字穩定在200公里左右、
實戰中考慮到目標不可能一直傻愣愣的和你對飛,所以有效射程還要再短一些。
但不管怎么樣,對于才剛剛適應3040公里視距外交戰距離的華夏空軍來說,200公里和300公里之間的區別其實很小。
因為都是一個完全沒有概念的數字。
華夏空軍目前甚至沒有任何一種雷達能夠探測到200公里外戰斗機大小的目標……
“200公里。”
常浩南笑著回答道:
“應該也離測試不遠了,只可惜靠現有的型號,很難測出最大射程的效果。”
鄭良群這次沒有回答,只是微微張著嘴,似乎是在想象敵我之間相隔150公里甚至更遠的空空彈對射會是個什么樣子。
想了半天,他覺得似乎單靠戰斗機已經很難應付這種程度的空戰了。
只有預警機……
想到這里,鄭良群的目光又在丁高恒和常浩南之間來回掃視了一番。
顯然是想問問。
但覺得自己好像有點人心不足蛇吞象了。
畢竟現在國產戰斗機也才算是剛剛步入正軌,這就開始考慮國產預警機的事情……
總之他最后還是沒開口。
于是,三人之間的氣氛就這么陷入了一陣略顯詭異的沉默。
直到另外一隊飛機的發動機轟鳴聲打破了沉默。
這次,甚至都不用望遠鏡,常浩南就能從標志性的尖頭加雙三角翼特征認出那是6架殲教9。
正常的灰色涂裝,說明不是八一飛行表演隊的飛機。
那就是飛行學院那邊的教練機梯隊了。
常佳瑤應該就在其中的最后一架,或者倒數第二架飛機上面。
“常總。”
鄭良群湊過來說道:
“按照我們的集訓安排,上午是飛行訓練,下午是講評和訓練回顧,中間除了午餐之外,還會有大概兩個小時的自由活動時間,當然不能出營區,您看……”
這個話的意思已經非常明白了——
常佳瑤飛行訓練結束,常浩南肯定不可能直接到停機坪上面去找她。
影響不好。
也會給常佳瑤帶來很多不必要的壓力。
所以應該去生活區守株待兔。
“鄭指揮,要不你帶我們兩個去生活區看看?”
旁邊的丁高恒也跟著給常浩南創造機會:
“我可是聽說,你們擔負閱兵任務的空勤灶,比平常的空勤灶標準還要再高一個檔次,正好今天趕上,我們兩個也借個光,如何?”
83最新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