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在場的人表情都很精彩,大家關注的點雖然都有些不同,但基本上都將重點放在了金融改革上。
也就是說,除了陳熙以外,其實大家搞這個項目的用意之一都是放貸。
陳熙觀察了一下眾人的表情暗自嘆了口氣。
說句實話,他前世初期就沒想過要沾放貸的邊,他覺得有些不太好。但在幾個股東的強烈要求下,金融產品最終還是上線了。
不得不說,這放貸業務實在是太香了.......
也不怪其他的老板們后期都走上了這一條道路,簡直就是無腦賺錢嘛!
范宏遠喝了口茶繼續說道:“現在市面上有很多關于三農的新產品、新模式、新企業誕生。例如智能農機,像什么無人駕駛拖拉機、智能灌溉系統等,都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食品需求的增加,有機蔬菜、
水果等產品逐漸開始流行。不少電商平臺例如某東都開始布局農村電商,推動農產品上行和工業品下行了。農業眾籌你們應該都沒聽說過吧,就是通過眾籌平臺為農業項目籌集資金……………”
對于阿巴阿巴的強力競爭對手某東,馮運還是相當了解的。
范宏遠口中剛剛說的那個,就是某東今年搞出來的下鄉進村’戰略,也就是通過自建物流體系,將商品和服務覆蓋到農村地區。
至于那個什么農業眾籌,是一種通過互聯網平臺籌集資金,支持農業項目發展的創新模式。它通過聚集大眾的資金和資源,幫助農民或農業企業解決資金短缺問題,同時為投資者提供收益機會。
農業眾籌的類型有很多種,分為生產型眾籌、消費型眾籌、股權眾籌、公益型眾籌。
這種眾籌的回報不一定是指金錢,例如你投資了一個果園,那么等項目成功后可以以水果來結算回報。不過也沒有人會不要錢,只要水果的。
但某些老板假如是做餐廳的,他可以投資養殖場,用家禽、牛羊豬之類的來結算。這些肉類很容易出現漲價情況。
消費型眾籌其實就等于是預付資金購買農產品了,隨著現在某些農產品的價格是越來越高,其實投資一些農業項目還是比較劃算的。
“之前的幾個會我們討論的都是怎么去搞農村項目,現在框架算是有了,資金可以慢慢去籌,但這人口該怎么解決呢要知道,現在的農村青年可都去城里就業了。”
范宏遠又拋出一個難題。
他說的沒錯,資金、項目都有了,總得有人來干活,消費吧。
農村市場單憑城里人來消化,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咳,這個問題其實并不用太過擔心。”這時馮運突然開口說話了。
“哦馮總有何高見”段毅雄笑著問道。
“這些年農村人口不斷涌向城市,尤其是有著國際企業的大都市。勞動力過剩的問題已經不斷涌現出來,各大企業都計劃并開始優化員工......”
“等等,馮總你說的優化員工指的是什么我怎么有些聽不明白。”
段毅雄和在場的人都對這個新詞匯有些陌生。
“咳咳,其實就是裁員。”
馮運的回答讓大家瞬間恍然大悟。
隨即,他又繼續說道:“這員工優化一般會綜合考慮年齡、績效、崗位、成本、團隊協作、發展潛力,企業文化等多方面因素。這也是為了優化資源配置,提升企業競爭力罷了。大廠優化員工后,將向社會輸送人才,這些人
才就會逐步回到農村......”
“哈哈,員工優化、向社會輸送人才,馮總可真是好口才呀。”段毅雄似笑非笑的夸獎了一下對方。
其他人心里也都暗自偷笑在,能把裁員說的如此清新通俗的,也就只能用馮運了。
聞言,馮運也回擊道:“段總說笑了,我不過是實話實說。其實這不是什么新鮮事,企業優化員工也是為了更好的發展,而這些被優化的人才,回到農村后同樣可以成為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他們不僅帶回了資金,還帶回了
先進的技術和管理經驗,這對農村來說是一個難得的機會。我們完全可以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政策引導和項目支持,吸引這些人才回流農村。比如,我們可以為他們提供創業扶持、技能培訓,甚至是住房、醫療等方面的優惠政
策,讓他們愿意回來,也能在農村發展得更好......”
段毅雄沒有說話,因為他知道自己的嘴沒對方厲害。
“裁員能裁多少一個企業裁掉百來個人就已經很多了。也不可能所有企業都裁員吧。”范宏遠狐疑的瞇起了眼。
“現在企業之間競爭很大,勞動法也在不斷加強,給員工上保險這一條就能加大不少成本,更別說其他福利待遇了。我覺得未來國內的裁員會變成大規模型的,這個時間會持續很多年....……”馮運說的有理有據,讓在場的人不得
不相信。
重生來的陳熙當然是相信這句話的,現在是2013年,不少企業都已經開始了裁員。等再過上個幾年,就業環境會變的越來越差,不少失業又非城市戶口的人,最終只能面對現實回老家去。
其實這不過是個連鎖反應而已,一個企業為了節約成本而裁員,競爭對手肯定會紛紛效仿,于是不少人到了三十多歲就面臨了失業風險。總結起來就是,把你干掉,后面有的是人能頂上來,而且價格還便宜。
剛畢業的大學生是最有性價比的,已經成了國內企業的首選招聘對象。
這時候,陳熙看了看對面的段毅雄,這家伙不停的在看表,似乎很著急的樣子。
就在他以為對方是有急事要走時,會議室的門突然被打開了,三個中年人快步走了進來,一見面就和范宏遠握招呼。
“我來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段總請來的合作伙伴,也是這次項目的投資人。華興集團的總經理、副總,華興銀行副行長......”范宏遠笑著為眾人介紹。
聽到三人的職位,眾人都是一愣,就連一向誰都看不起的馮運也是臉色不好看了。
華興集團在國內和全球是什么檔次那是人人皆知的。它是國內最大的綜合性企業集團之一,被人稱為四大皇商的存在。
阿巴阿巴跟它相比就是個小菜雞罷了。
不論從產業布局還是政治背景,那簡直就沒法比。
陳熙見到三人后嘴角慢慢上揚,他這一世等的人終于出現了。
雖然見面的時間、地點都和前世不太一樣,但他完全不在乎這些。
偷偷觀察了一下段毅雄的表情,他發現這老家伙此時滿面春風,看來對方剛剛一直在看手表,就是在等這兩位的出現。
等三人落座后,談判也正式開始了。
華興集團總經理汪同、副總樸健都是陳熙上一世的老熟人了。至于那個華興銀行的副行長孫地勛那在上一世名氣可就大了,遠超之前兩位。
至于是為什么呢,那自然是給徐老板違規放款的這檔事啦。
汪同清了清嗓子,開口說道:“關于這個項目的資金問題,領導和段總之前已經和我們詳細溝通過。前期的投入確實是一個龐大的數字,回本周期也相對較長,但為了支持國內的農村發展,積極響應上面的號召,華興集團經
過慎重考慮,決定全力支持這個項目。”
他稍作停頓,目光掃過在座的每一個人,繼續說道:“資金的問題,我們華興集團可以承擔大部分,但具體出資比例和股份分配,還需要我們進一步協商。多付出多得的道理大家都明白,我相信在座的各位對此應該沒有什么
異議吧”
段毅雄點了點頭,接過話頭:“汪總的提議非常中肯,資金問題既然有了初步的方案,接下來我們就可以進一步討論具體的出資比例和股份分配了。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暢所欲言。”
“我有問題!不能光按照出資比例來分配,這項目的大部分東西,可都是依靠陳總的那些公司才能運作的………………”馮運第一個提出反對,他說完還看了看對面的陳熙。
“不光是我,馮總的智慧農業才是提高農業產值的核心,還有云醫院、云教室、物流驛站等......”正所謂禮尚往來,陳熙也把馮運抬高了一下。
前世的兩個競爭對手,此刻居然攜手作戰了。
“這些不過都是錢能解決的問題罷了。”段毅雄皮笑肉不笑的來了句。
“那敢問段總在這里面能發揮什么作用呢區區三百多億,我想華興集團完全能彌補你那個缺口吧。”馮運調侃道。
“我們環保產業促進會不但能提供錢,還有著環保政策的加持。這對于未來上市炒題材是大有幫助的......”段毅雄很快就做出了反擊。
“呦,這個項目還沒開始搞,段總就想的這么遠啦。照你這么說,假設離開了你們那個促進會,我們公司未來在資本市場上就要翻船啦”陳熙笑了。
見既然你來我往的唇舌相爭,范宏遠并不感到意外。之前他就預料過這般場景,此時他就像是個旁觀者一般默默的看著。
“段總,你這話說的就不對了。什么叫都能用錢來解決,有些東西不是鈔票多就能辦成的......”汪植這時候也忍不住開口道。
因為在這群人里,他要錢沒錢,要技術沒技術。唯一能拿的出手的,那也就是對接資源了。
陳熙看著現在的場面心中冷笑,其實上一世沒有這個會的。
面前出現的這三個華興集團的人,在前世是后來登場的。
也就是陳熙、汪植、段毅雄幾人斗斗去,項目運營越來越困難時,資金鏈突然出現了問題。那個時候段毅雄處于下風,于是他就找來了華興集團的人。
當時對方上來就獅子大開口,提出后續資金都由他們集團來支付,想把陳熙、汪植的股份壓到15左右。這么苛刻的條件植豈會答應,畢竟他們前期付出了太多。于是最后就......
“陳總,說句不好聽的。你那個什么去拉貨和什么無人機作業車,以及飲水機等等,其實外面都有公司能代替,我們只需要花點錢收購一下就好了。還有馮總,你那個什么智慧農業也一樣,目前市面上的科技公司那么多,隨
隨便便找個搞大數據的就好了。我們的最終目的不過是要在資本市場上......”段毅雄冷笑道,不過到最后聲音卻越來越小。
搞這個項目大家都是別有用心的,什么振興農村,不過都是口號而已。
這一點其實范宏遠也懂,但是你不給商人賺點錢,別人怎么會付出
段毅熊剛剛說的那些能代替他們的公司陳熙也懂,就像什么貨嘟嘟、白度、企鵝,都可以與其合作,只不過質量可能稍微差了點,但不影響他們在股市上收割。
“段總,我可要提醒一下你。我們這個項目是為農村而服務的,是響應上面號召的。不是在那和稀泥、講故事、炒股票收割股民用的。我和陳總的那些業務可都是國內的佼佼者,不是什么阿貓阿狗都能代替的了的。話又說回
來了,這國內的環保基金簡直多如牛毛,我們也可以換個機構合作呀!”一向能說會道的馮運此刻又開口了。
這一點馮運可沒說錯,市面上的其他機構也都能拿出來幾百億,只不過段毅熊的基金題材正好符合炒作而已。再加上他又是個華京人,在本地有著不錯的資源,方才能擠進這個項目里來。
“你意思是說我沒有存在的必要咯”段毅熊瞇起眼睛。
“段總,你這么說,可有點只許官家放火不給百姓點燈的意思咯!”汪植冷笑一聲。
之前就是段毅熊挑的頭,這回他算是扳回一局了。
“說的沒錯,如果什么都能用錢來解決的話,那華興集團為什么不自己單獨搞呢”陳熙這時候又把火引到了對面的三人身上。
“哈哈,陳總還是年輕。這種官方項目我們華興集團單獨去搞是不太合適的,明面上生意還是需要有人去管理才行......”身為副總的樸健微笑的看向陳熙。
他說的并沒有毛病,作為四大皇商,單獨運作這個項目的確會惹人非議。這惹人非議指的不是普通老百姓,而是官場上的那些人。
“好了,我覺得大家在這個項目里都是有作用的。技術、資金、資源、后期運作每一樣都是缺一不可的,我建議還是好好商議,合理分配才是......”一直在那看戲的段遠宏終于開口了。
作為官場老油條,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出來調節的,否則這個會就會不歡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