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文豪1978

第71章 結尾不夠深刻

更新時間:2024-05-10  作者:坐望敬亭
燕大圖書館的報刊室內常年讀者不斷,基本都是學校的老師和學生來這里,學生們多數都是帶著飯盒和課本,老師們人手一個水杯,很好辨認。

林朝陽一進去便注意到了一位中年女性,她身上的列寧裝略顯老氣,但反而襯托出一分知識分子特有的沉穩氣質。

林朝陽走了過去,敲了敲桌子,中年女性抬眼看向林朝陽,會意的點了點頭。

兩人前后出了報刊室,來到圖書館門口。

“你好,我是林朝陽,您是……”

“我們通過信,我是《收獲》雜志的李小琳。”李小琳朝林朝陽伸出手。

《秋菊打官司》投稿給《滬上文藝》的時候,李小琳當時還是《滬上文藝》的編輯,之后她跟隨父親巴金先生去了《收獲》參與復刊,期間跟林朝陽通過兩次信。

林朝陽笑道:“歡迎來燕京!”

寒暄了幾句,李小琳主動談到了《秋菊打官司》。

林朝陽之前以“王慶來”的筆名發表在《滬上文藝》的《秋菊打官司》,雖然不如《傷痕》《牧馬人》那樣在文學界掀起了廣泛的討論,但在讀者群體當中還是頗受歡迎和好評的。

“前些天我跟李國文寫信,他還提到了你那篇,評價很高。”

李國文早年曾因諷刺官僚主義的短篇《改選》而聞名一時,后來遭遇不幸,長期擱筆。

76年后才重新提筆創作,八十年代還曾憑借作品《冬天里的春天》獲得過第一屆茅盾文學獎。

“我的創作經驗不多,里面還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

人家要夸你,你肯定得客套兩句,林朝陽如此說道。

“你就別謙虛了。李國文在信里說的內容其實我很贊同。”

李小琳說起李國文對《秋菊打官司》的看法,他認為林朝陽寫的這篇以上級來檢查,隊里要清理自留地的‘資本主義尾巴’而產生的傷害事件為開端,以民婦秋菊認死理、討說法幾進幾出公家單位討公道為線索。

內容既有現實主義的深度,又帶著幾分民間傳奇的色彩。初讀雖覺得樸素,可再看卻回味無窮,發人深省。

當編輯的出來組稿,哪能不說點好聽話啊。

李小琳一番夸獎讓林朝陽心里甜滋滋的,他生怕自己著了李小琳的道兒,問:“您這次找我是……”

“還是為了稿子的事,之前都是寫信溝通。正好我這次到燕京來組稿,特地來登門拜訪,想看看你最近有沒有什么作品。”

“哦,這樣啊!”林朝陽語氣沉吟,“最近倒是有一部在寫。”

李小琳聞言眼睛一亮,“中長篇?關于什么內容的?寫多少了?”

她的語氣顯得急不可耐。

《收獲》雖然才剛剛復刊不長時間,但自今年一月份復刊,第一期《收獲》就收錄了周而復的《滬上的早晨》(第三部)、陳白塵的《大風歌》等名家名作,這兩年因傷痕文學紅的發紫的劉昕武也在其上發表了短篇《等待決定》。

復刊第一期初試啼聲,到了上個月的第二期,《收獲》拿出叢維熙的《大墻下的紅玉蘭》,一經發表,便在南方文壇引發巨大的反響,也將《收獲》推到了風口浪尖。

國內的傷痕文學潮流自《班主任》始,風格相對都比較委婉,尤其是到了《牧馬人》的時候,作品的立意已經打破了類型化的局限,將傷痕帶到了一個新的高度。

但叢維熙的《大墻下的紅玉蘭》同樣是講述嗡嗡嗡期間主人公的悲慘遭遇,風格就要直接的多了,呈現出的牢獄生活和血色殺戮讓很多讀者感到震撼。

獨樹一幟的風格讓《大墻下的紅玉蘭》收獲眾多讀者喜愛的同時,也引起了來自有關方面的壓力。

《收獲》有巴金坐陣,在最近的風浪中倒是穩坐釣魚臺,也不會愁稿子,但任何刊物都不會拒絕好稿子。

林朝陽在《秋菊打官司》這篇中表現出了一個好作家的素質,《收獲》才剛復刊,缺的就是他這樣的人才。

“按照我的設想,應該是部中篇,才剛寫到兩萬字左右。內容嘛……是關于南邊那場戰爭的。”

聽到林朝陽的話,李小琳眉頭蹙起,“那邊還沒結束吧?寫出來恐怕也不太好發表。”

“家里有位部隊的親戚,可以請他幫忙先轉交給上級部門瞧瞧。”

難怪敢寫這樣的題材,原來是上面有人,聽了林朝陽的話,李小琳的擔心盡去。

“朝陽同志,伱這部不如就交給我們《收獲》吧。”

83最新地址

“這個……”林朝陽有些猶豫,本來這篇寫出來,他是打算給劉昕武的。

上回劉昕武來找他約稿,雖然兩人沒有說死,但畢竟是有了交情,人家也很有誠意,話里話外可以給千字七塊的稿酬標準。

“之前《十月》的劉昕武來找過我,我這篇稿子可能得交給他。”

聞言,李小琳臉上露出失望之色。

來晚了,約稿果然還是得當面才行。

“那你還有想法嗎?哪怕沒動筆的也行,可以跟我聊聊。”

編輯和作家有個默契,通常涉及到某一部作品的想法,只要兩個人聊完,完稿之后基本都會交給編輯,除非人家刊物不要,才會另投別家。

“想法啊……倒是真有一個。”

李小琳的臉上再次流露出希望,“介意跟我聊聊嗎?”

林朝陽所說的想法是在杜峰找到林朝陽之前有的,那會兒陶玉書整天跟個小催吧一樣在他耳邊叨叨。

后來杜峰來找他,這個想法他就暫時擱置了,今天是李小琳找他,他才又想起來。

畢竟這找來的可是《收獲》,林朝陽覺得自己還是可以辛苦一下的。

“故事大概就是……”

既然都說到了,林朝陽當然不介意給李小琳講講。

林朝陽斷斷續續講了快一個小時,李小琳的表情時而高興雀躍,時而郁悶惆悵,心思在林朝陽的講述中跌宕起伏。

“嗯,大概就是這樣。”林朝陽看向李小琳,問道:“你覺得怎么樣?”

李小琳回味著他剛才所講的內容,思忖了好一會兒,才說道:“是個好故事。”

“不過……”她的眉頭微微蹙起,“這個故事會不會太光明、溫暖了?而且我感覺結尾也不夠有力。”

林朝陽神情自然,問道:“光明一點,溫暖一點有什么不好?”

“呃……”李小琳語遲,林朝陽替她說道:“不夠深刻?”

“可以這么說。”

“故事本身還不夠讓人深刻嗎?”

李小琳看向林朝陽,感覺到他的創作理念似乎與眾不同。

“就是說,你并不追求形式上的思想性和藝術性?首先想要的是個觸動人心的好故事?”

林朝陽微微頷首,“嘛,我覺得這樣可能更貼近它的本質。”

聽著他的話,李小琳面露思索,沉默不語。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描述人生有三種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堪稱經典。

如果把創作也以這三重境界來比喻的話,李小琳不敢說林朝陽是站在哪一種境界,但肯定不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境界。

她家學淵源,自小接觸的都是文壇前輩。這些年當編輯,也見多了拘泥于形式和自我封閉的作者。

雖然沒跟林朝陽交流太多關于創作技法的理解,但憑著這一句話,李小琳還是能看出林朝陽在創作上的某種特立獨行。

在她的印象中,如此鮮明的個性代表的除了性格,更多的是作家對于自身實力的完全自信。

“你這個年齡能有這樣的見解,太難得了。”李小琳夸獎道。

“個人拙見,您聽聽就好了。”

“別‘您’‘您’的了,我雖然比你大了不少,但平輩論交,叫我小琳姐吧。”

林朝陽點點頭,從善如流,“小琳姐!”

83最新地址

在搜索引擎輸入 文豪1978 龍之谷中文 或者 "文豪1978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文豪1978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