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可以說,有空軍和沒空軍,那是兩個結果。
總算是在新裝備和高振東在《關于各類新式武器在高寒條件下的使用研究及建議》里有意無意透出來的新戰法下,開了洋葷,見了世面,打了新仗的空軍同志,現在的信心,那叫一個爆棚。
就算是空軍自己,都沒想過還能這么打仗,在這一戰之前,空軍的同志就像是小孩子手里有一堆新玩具,但是沒找到新玩具的說明書。
只知道這東西又新又好,絕對好玩!
但是具體怎么玩?不知道。
不過現在在完整的打完一仗之后,他們的想法就變了。
誒,這東西好,這仗啊,就得這么打!
不過作戰過程中,他們也發現了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自然是有話要說。
對于面目標、集群目標、重要節點目標的打擊,他們倒是沒什么意見,無論是電視制導滑翔炸彈、激光制導炸彈還是遠程布撒器,都是非常有用,能用在各種不同的情況下,但是對于小型堅固目標,他們就有話要說了。
“……現在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的制導武器,對于敵人的小型工事、臨時火力點這些東西,存在超殺現象,也就是威力過大,打擊效果倒是的確很好,但是總有點殺雞焉用牛刀的感覺……”
“……同時,這種情況帶來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數量不足。250公斤的炸彈對于攻擊機來說,還是有些太大,一架飛機裝不了幾枚,實際上對于在作戰半徑內來說,是有些浪費飛機的出動架次的。”
一架新攻5,機腹一個重載掛架,兩個輕載掛架,機翼四個重載掛架,兩個輕載掛架。
其中機腹兩個輕載掛架幾乎是被制導吊艙、電子干擾吊艙死死占用,而機翼兩個輕載掛架在現階段只能掛載雷電3一類自衛武器或者是57/90mm火箭巢,實際上新攻5在執行前線支援攻擊任務時,最典型掛載就是4250kg激光制導炸彈2雷電3,如果碰見距離很近,可以增加一枚250kg炸彈。
至于把雷電3換火箭巢,大家都沒怎么考慮這個事情,火箭彈和自由落體炸彈是每年都要打的,那是基本功,但是真正用起來的時候,現在空軍實在是有些不待見這兩玩意。
“我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我未曾見過光明”,這就是他們現在心底的寫照。
空軍的同志還在發言。
“……簡單計算就可以知道,一架飛機只能發起4次打擊,如果每次都是堅固大型工事還好,如果是小目標,實在是有些浪費,而且打不了幾下就得回家。所以我們就希望,能解決一下這個問題……”
對于部隊的同志來說,能節約一些還是節約一些比較好。
對于他們的訴求,其他人都二話不說,就把目光轉向了高振東,都知道,這些東西都是他搞出來的。
高振東停下在筆記本上寫寫畫畫的筆:“嗯,這個倒是好辦,激光制導炸彈的制導和飛控系統,本來就是按照套件的形式研發的,往更大的500kg乃至1噸以上裝,沒有問題,往下下放到125kg的炸彈上,也沒問題。這樣一架飛機能帶的炸彈會上升很多。”
“能上升多少?”
“能掛816枚,這個時候,主要的問題不是掛架,而是載機的載彈量問題。換裝LYP6發動機之后,攻5常規掛載是1.5噸,極限能到2.5噸,扣除0.5噸的吊艙等其他開銷,大致就是這個數量。”
“那夠用了夠用了,能不能再小一點?再多帶一點?”空軍的同志很是高興,8枚和4枚比,意義可就上升了一個臺階。
高振東笑了起來:“再小就不建議了,那樣炸彈太小效果不好不說,帶那么多,也沒那么多時間給你打,一架飛機炸彈還沒扔完可能就沒油了。”
同志們都笑了,是這個道理。
125kg炸彈對于所有的小型工事,都是毀滅性的打擊,對于中型的也不是沒有一戰之力。
“但是沒那么多掛點吧?”有同志算了算,總共才輕重9個掛架,扣掉至少一個制導吊艙,剩下八個也就只夠掛8枚的。
“這個不是問題,搞復合掛架嘛,那東西不麻煩的。”高振東笑道。
“復合掛架?”
“對,針對重載掛點的,在重載掛點上掛一個復合掛架,然后這個掛架上掛多枚炸彈。一個1噸掛點,至少可以掛46枚125kg炸彈。”
攻5考慮到反艦武器掛載,5個重載掛點都是1噸的,只是那種情況下最多只能掛兩件,所以在對臟三作戰的時候,重載武器基本都是用的圖16,畢竟這貨能裝,還飛得遠。
“這不才500kg750kg嘛?”
“復合掛架本身也有重量啊,哈哈哈,再考慮到形狀和體積,一個復合掛架水平前二后二,或者倒品字形前三后三,也就是極限了。”
“這東西難搞不?”
“很簡單的,如果確定的話,回頭請負責相關工作的同志來找我,我這里有些想法可以和他們交流一下。”高振東道,他很確定,自己系統資料庫里絕對有一份GJB,是專門針對這個東西,這是他當年和人對噴10爺掛載能力的時候下下來的,如果需要,隨時能搜出來。
“就要這個就要這個,不說掛6枚,至少4枚吧,呵呵呵。”
空軍的同志樂得見牙不見眼,這樣能大大提高單次出動的打擊效率,考慮到作戰需要,250kg和125kg混合掛載,作戰靈活性極高。
“其實這個你們可以直接和廠家溝通,電視制導也是套件,其實也是能往更小口徑下放的,對于攻5來說,能進一步提升打擊靈活性。”
導彈就算了,現在的射程需求和制導能力限制,還沒有到需要用上導彈的地步。
“說到打擊靈活性,我們倒是希望能針對極為堅固的目標,能進一步提升打擊威力,據我們了解,對岸的一些空軍基地機堡和防線防御設施,混凝土厚度很驚人,或者在地下比較深的地方。”
在這里就沒什么不好敞開說的,反正都知道最終目標想干啥。
“那好辦,這事兒你們和生產廠提,比如電視制導炸彈的那個減租風帽,換個厚實的、重量重的,激光制導炸彈制導套件基座也可以照此辦理,速度加上重量還有硬度,效果差不了,都不用鎢合金,就是夠硬的鋼材就可以。”
空軍的同志趕緊記了下來,會議繼續。
要說他們想說的,那是真多,經驗在總結,教訓和需求也在一一解決。
像是什么打擊諸元自動裝定這種,搞通信和機載戰術終端的同志就解決掉了。
這把發起攻擊時的準備工作進一步減少,不需要人為判讀后手工輸入武器控制系統,按照空軍同志的想法,只需要判讀無誤,按下確認按鈕,從通信系統里發來的第三方坐標就能自動裝定到武器里,進一步提升打擊速度。
這個事情讓高振東心里閃過了一些什么東西,但是又一時間想不起來。
想不起來就不想,很多需求到了,自然而然就會浮現,那時候再說也不遲。
“……振東同志,我們有個想法不知道該不該提。”不知何時,空軍的同志轉向高振東。
正在想剛才那個事情的高振東回過神來:“啊,你們盡管說。”
“有沒有便宜一點的、可以在夜間用到電視制導炸彈上的技術?現在夜間我們唯一的精確打擊方式是激光制導炸彈,但是這種炸彈在實際使用中,還是有一定限制……”
空軍的同志有點不好意思,人家已經做得夠多了,自己這個要求,實在是有些得隴望蜀。
激光制導炸彈的夜間作戰能力,是從制導吊艙里的熱像儀得來的,理論上如果把熱像儀裝到電視制導炸彈上也不是不行。
但是激光制導炸彈在使用上受天氣限制是比較大的,實際的可靠打擊距離也比電視制導炸彈要小得多。
但是空軍的同志知道,這事兒吧,在實際操作上還真就是不行,熱像儀那玩意的價格,用在可以重復使用的裝備上倒還好,用在一次性的炸彈上,心疼!
這可不是幾十年后,民用非制冷熱像儀滿天飛,價格便宜得發指的時候。
高振東想了想,沒有給出明確的答復。
“這個問題我也思考過,從理論上來說,技術上是有更便宜的技術,但是我不確定現在我們支持與否,這事情,我得根據理論,調研調研,所以在時間上沒法保證。”
其他同志都是心里一驚,你還真有?
沒有得到明確的答案,但是空軍的同志卻是非常高興,至少有希望。
而且高振東同志這里說有技術,那就是真有,只是造不造得出來的問題。價格便宜和技術難度之間不一定劃等號,有的東西對于不會造的那就是真不會造,對會造的價格卻是不算太貴。
“振東同志,你需要進行什么調研,盡管說,委里一定支持你。”防工委總工發話了,這事兒,做得好了,又是一個新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