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飲食男女

第142章 鐵打的

更新時間:2024-05-08  作者:武文弄沫
李學武仔細的將手里的煙頭按滅在了土里,隨后站起身用腳踢了土掩埋了。

大山里,火星子可不是鬧著玩的。

雖然現在是夏季,但李學武可不想給自己惹麻煩。

“也不止我們的情況不好,可能都不是很好”

“也是”

齊耀武微微嘆了一口氣,吹散了嘴里的煙霧。

“我們這邊一直在叫弄活動,我也不知道應該怎么弄,就把人都拉來了田里搞生產”

說完有些無奈地微笑著看向李學武說道:“勞動也是活動”。

“呵呵你倒是會整活兒”

李學武輕笑著拍了拍齊耀武的胳膊,隨后一起往下走。

“有的時候逃避不是辦法,還是要主動面對的,不過你在山里,還好”。

看得出李學武的狀態在提到工作的時候很疲憊,齊耀武微微點了點頭,言說道:“如果有需要的地方盡管提,能幫忙的我一定幫忙”。

“哈哈會有這么一天的!”

李學武笑著看了齊耀武一眼,隨后示意更高的山,以及那邊山頂上的建筑問道:“中醫院醫務工作站在這邊的情況怎么樣?”

“挺好的”

齊耀武微微一笑,知道李學武關心和擔心的是誰,嘴里介紹道:“那邊山頂上的房子是一處觀測站,也是工作站在那邊設置的實驗室,很簡陋”。

確實很簡陋,站在山下離的遠,看的不是很真切,不過想來才一個多月,山上的建筑條件又是那么的不方便,只能是木頭房子了。

“純原木打造,很原始,也很結實”

齊耀武頗為自豪地說道:“山上什么都缺,就是不缺木材,砍了大樹直接搭建房屋”。

“當初我們來的時候還以為要住地窨子,就想著用這種方法在土里刨坑,用木材搭棚子住呢”。

說完這句話,齊耀武看了看周圍的幾處木制房屋,有的是崗哨,有的是值班室,有的是工作站,很好,很齊全。

人多力量大,幾千人在山上勞動,移山填海是不可能的,但換個容貌還是可以實現的。

他是想把這山溝溝弄成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世外桃源呢,李學武倒也是希望這里成為訓練場的后花園。

“說是不同的海拔高度對中草藥的種植也有區分,環境因素很重要,所以才有了幾處觀測站”

齊耀武帶著李學武沿著踩踏出來的小路往下走,邊走邊介紹道:“他們并不是一直在山上辦公,只是每天都會去看看,尋找還未發現的草藥,或者種植一些草藥進行對比”。

說完示意了山坡上的幾處位置對著李學武解釋道:“那邊是已經開墾出來的試驗田,有的已經種植了中草藥”。

解釋完又繼續往下走,嘴里說道:“工作站的人說,只要今年的草藥長得好,那明年就可以依托周圍開墾藥田了”。

“好啊”

李學武笑著點了點頭道:“只需用個三五年,咱們這兒可就不是窮山溝了,真叫你種出金疙瘩來不可啊”。

“咱們共同的努力”

齊耀武回頭看了李學武一眼,笑著說道:“什么時候等這中草藥真的做成了中成藥,那個時候才是咱們擺酒慶功的時候呢”。

“我等著那么一天!”

李學武笑著說道:“好酒我來準備”

兩人說說笑笑的下了山,跟隨而來的韓建昆看了看身后的山,以及山里已經看不見的牛羊豬狗,覺得這里能開墾出這副模樣,真是不容易。

待回到人工湖的旁邊,幾人都蹲在水邊洗了洗手和臉,看著青山綠水,李學武的臉上也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今年的耕地和菜田開墾告一段落了”

李學武站起身看向齊耀武說道:“不如試試暖洞子吧”。

“種菜?還是種藥?”

齊耀武挑了挑眉毛問道:“這成本可就高了,我們可沒整過這玩意兒啊”。

“呵呵,當然是種菜!”

李學武跺了跺腳,看向了這山溝溝,微笑著解釋道:“山里的地肥,取材方便,不缺煤,不缺人工,不缺土地,冬天總不能閑著吧?”

說完又示意了山溝的方向,解釋道:“冬天這里的風還小一些,向著陽光的方向搭建,成本并不高”。

“還不高?”

齊耀武皺了皺眉頭,說道:“暖洞子得用玻璃吧?這么大的面積,得用多少玻璃啊!”

“新材料”

李學武擺手拒絕了齊耀武遞過來的香煙,解釋道:“十多年前了,跟小鬼子那邊引進的農用聚乙烯薄膜技術,前些年咱們京城和魔都就都能生產農用聚乙烯和聚氯乙烯薄膜了”。

“四季青那邊已經完成更換,不再用玻璃的頂棚了”

李學武示意了挖人工湖時弄出來的土壩,道:“弄個磚窯吧,不費啥事兒,趕著入冬前把它搞出來,今年冬天咱們就能賺著錢了”。

“你可真敢想!”

齊耀武見李學武沒要自己的煙,他自己也沒抽,而是把煙湊到了嘴邊叼著,不由自主地蹲了下去,好像是老農一般,目光虛著望向前方,心里琢磨著李學武的話。

“人工是不花錢,可糧食要錢呢,干活就得加伙食,不然哪有氣力……”

李學武看著他嘀嘀咕咕的算著小賬,不由得笑了出來,跟著他蹲在了一起,道:“這會兒就糊涂了?”

說完撿了腳邊的樹棍,在面前的地上給他算起了大賬。

“薄膜是貴了一些,但比玻璃要結實方便,吃飯是多了一些,可你這是每年都能用到的基礎設施,磚窯是麻煩,那以后蓋房子、搞建筑不都得用嘛……”

兩人就跟店鋪里的掌柜似的,就差穿上大褂,手里再填一個算盤子了。

韓建昆和齊耀武的警衛員站在后面看著他們如此也是忍俊不禁,對視一眼,均是扭過頭去,不讓領導看見自己的笑臉。

搞大棚是有好處的,墾區的山地多,平地少,想要用糧食耕地實現給養自由是很難的。

出苦大力也搞不來多少糧食,倒不如用巧勁兒,彎道超車,搞現在最金貴的反季菜。

四季青那邊之所以稱為四九城的菜園子,那邊的合作社和公社搞的紅紅火火,就是占了這個便宜。

四季的蔬菜四季供應四九城,不怕吃苦,就怕找不到好的方向。

這山溝溝里能被開墾的田地已經不多了,再能打糧還能打多少。

如果自己搞小磚窯,木頭、人工和煤炭都是現成的,只要再搞一些水泥和塑料薄膜,今年準能種出反季節蔬菜來。

說是沒搞過,可又能有多少技術含量,大不了去偷師唄,四季青離這邊能有多遠,那邊都搞十幾年了,經驗豐富的很。

這個時候可沒有技術保留那一說,只要是兄弟單位來學習,都是敞開了懷抱包教包會的。

現在搞暖洞子還有個優勢,那就是墾區作為八一六團自己搞出來的生產基地,是能跟上面要政策的。

買薄膜也好,買水泥也罷,沒有批條和政策是搞不來的。

上面正在提倡搞小工廠,小生產,那還不趕緊抓住政策的尾巴薅它一手毛!

這大山里空蕩蕩的沒人管,墾區具體的邊界也沒人來丈量,那還不是開多少算多少嘛。

這也就是齊耀武思想僵化,膽子小不敢干,擱李學武早就在這邊大搞生產基地了。

齊耀武也是被李學武說的心動了,最心動的話便是那句“一斤黃瓜等于一袋進口白面”了。

“干!人家十幾年前都敢干,憑什么我們不敢干!”

齊耀武從嘴邊摘下香煙使勁往地上一摔,蹭地站了起來,大聲說道:“現在就開干,我給政委打電話,讓他搞水泥和你說的那個什么薄膜,我這邊現在就組織搭磚窯,入冬前搞它三十座暖棚出來!”。

李學武略微驚訝地抬頭看了齊耀武一眼,發狠心就發唄,摔什么煙啊。

而齊耀武這會兒也看見了李學武的目光,以及地上被他摔了的煙。

“艸!”

齊耀武喊完決心又默默地蹲了下來,重新將他剛才摔在地上的香煙撿了起來。

剛才摔的有多猛,現在撿煙的動作就有多心疼。

李學武站起身拍了拍齊耀武的肩膀寬慰道:“擼起袖子加油干,我看好你明年能抽華子”。

“七分的勞動我都快抽不起了,還抽華子!”

齊耀武站起身,看了看李學武撇嘴道:“我們家底兒薄,可不敢胡亂糟踐錢,還想著把家屬們安置過來呢”。

“想好在哪兒安置了嘛?”

李學武挑了挑眉毛,示意了眼前的方向問道:“準備安置在這山溝溝里?”

“嗨鐵打的營盤流水的兵,四海為家”

齊耀武感慨地看了一眼前面的世外桃源,抿了抿嘴說道:“我想著能在這邊建家屬區總比城里好”。

“安全,方便”

“你說的倒也是”

李學武撓了撓腦袋,低頭看了看腳邊的土地,道:“不過大人都是方便了,孩子們呢?”

問完這句話,李學武看向齊耀武說道:“得上學呢”

“上學?”

齊耀武苦笑了一聲,隨后說道:“現在的學,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家來消息,學校停課了”。

“會有復課那一天的,文化知識是要學的”

李學武直了直腰,看向齊耀武說道:“磚窯搞起來,就跟訓練場對面的空地上建家屬區吧,土地的事我去跟尹書記說”。

“至于上學嘛……”

李學武遲疑了一下,又繼續說道:“我的建議是跟尹書記說一下,可以一起搞,就在紅星村建一所小學”。

說完看了看大山外的天空,又繼續說道:“訓練場、醫務工作站、食品廠、你們團、紅星村”

“以后還會有其他單位的人上來,組建個小學是不成問題的,包括中學”。

“搞自主建校嘛”

“這倒是新鮮”

齊耀武抬手示意了回去的路,同李學武一起往山頂訓練場的方向走,邊走邊問著建校的可能。

李學武是不大懂這些的,但紅星公社有自己的小學,再往上還有自己的中學,京城周邊的教育資源還是蠻不錯的。

這段時間他也帶著顧寧走訪了一些距離京城比較近的學校,感受了一下現在的教育教學環境。

城里的小學已經放假了,但城外的還沒有,對于他和顧寧帶去的書籍和文具都像是看到了希望一般。

望著一雙雙求知的大眼睛,怨不得后來會有希望小學這一說法呢。

他的力量很小,能給孩子們帶來的幫助也很微弱,一些文具和書籍算是給這些孩子的童年里增添一份美好的回憶吧。

現在齊耀武跟他打聽這些事,他倒是能說一些自己看到的情況,還是建議同紅星村結合來做。

家屬院建成后來多少人不清楚,不過孩子應該是不多的,單獨建校的成本太大,下山上學還不方便,倒不如聯合建校。

齊耀武倒是沒著急確定下來,因為家屬院的建設還得排在暖棚的后面。

只有暖棚賺到了錢,其他項目賺到了錢,有了經濟上的富余,他們才有能力安排家屬過來。

兩人也是邊走邊聊,談話間便將這山溝溝同八一六捆在了一起,也將紅星村的命運同山上的這些單位捆在了一起。

下山后,尹滿倉在通訊基站找到了正在檢查工作的李學武。

也從隨同一起在基站的齊耀武口中得知了剛才山上兩人商量的這些工作,他是歡欣鼓舞的。

尹滿倉滿口答應了齊耀武說的這些他們今年以及明年將要做的事。

無論是磚窯或是暖棚,無論是家屬院還是小學校,這些對紅星村都是有利的,他是要支持的。

不僅是從口頭上支持,食品廠附近的土地也做主讓給了八一六團,支援他們建設家屬院。

這里的家屬院就跟城里的不一樣了,沒有高樓的那種設計,只要是磚瓦房,一趟趟的整齊就好。

給醫務工作站蓋的那些房子就是這樣的,當宿舍住,或者當家屬區也是一樣的。

三人代表了三方,關系好,話也好說的很,一根煙的時間便將現有的工作梳理了個遍,也將未來的工作確定了下來。

他們兩個各代表了一方,李學武其實代表了兩方,一公一私,有些話也就只能在山上說了。

倒是現在山上的單位多了,合作也多了,很多事情也不明顯了,往來也方便了。

老彪子經常從山上往下拉菜,因為補給車的緣故,也沒人去管他,問他。

從訓練場建成以來,這邊的物資補給都是需要從山下拉上來,補給車基本上一周得跑幾趟。

現在這個季節少了,今年山上又開墾出了農田,冬天也不會像是今年初那般費力了。

合作共贏,從多角度出發,攥起拳頭干大事。

紅星村不吝嗇土地和人力,八一六團不吝嗇人力和生產力,軋鋼廠不吝嗇物質支持和條件支持,回收站保證銷售渠道的暢通無阻。

以訓練場、八一六團、紅星村為主,三方搭建的結構體系完成了初步的整合運轉,正在孵化新的支柱產業,包括食品廠和中醫藥產業。

未來還會有糧食、蔬菜、家禽、漁業、畜牧業、養殖業等等產品從大山里走出去。

山高水遠,彎折難走的道路將風雨阻攔了,紅星村的發展正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李學武是想在通訊基站這邊等一等父親李順的,齊耀武說早上還看見他帶著人往山上觀察站去了,說不定就要回來了。

但看了看手上的時間,李學武只能先回山下的訓練中心了,那邊還有三個考察團在,不能缺席了中午的聚餐和下午的座談會。

齊耀武是跟著他的車一起回來的,他在這邊還有其他工作。

下山的路上李學武跟尹滿倉聊了聊,說起食品廠的事來了。

“第一窖咸菜已經腌下去了,都是按照師傅教給的方法做的”

尹滿倉是個老煙槍,嘴里的旱煙袋一直沒停歇,邊跟李學武匯報村里的工作,邊抽著煙。

好在是開著車窗,不然非嗆死在車里不可。

實在是旱煙的味道太沖了,一般人接受不了,直接扎肺子的那種嗆。

“師傅說了,腌制好了清洗一下就能分包裝瓶了”

尹滿倉看向李學武問道:“你說這罐頭能裝瓶,這咸菜也能裝瓶?”

“裝壇子里才好呢”

李學武將身邊的窗子再開大了一些,嘴里回復道:“這不是一時找不到合適的壇子,也找不到封壇子的蓋子嘛,罐頭瓶子是比較合適的”。

說完拍了拍副駕駛的位置,對著齊耀武說道:“搞蔬菜大棚的原因就是如此,冬天見不著維生素,酸黃瓜、腌黃瓜也是一種補充”。

齊耀武從副駕駛轉回身看著李學武說道:“有食品廠在還有個好處,那就是蔬菜剩余可以利用起來,即便是品相不好的也不會糟蹋了”。

“這個倒是真的”

尹滿倉也發現李學武受不得旱煙了,把煙嘴從嘴里挪開,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隨后說道:“食品廠的師傅說,啥都能腌,蔬菜、蛋、肉、魚,只有想不到的,沒有做不到的”。

“慢慢來吧”

李學武拍了拍尹滿倉的膝蓋,笑著說道:“農業發展必然是要依托食品深加工來實現利潤的,把山里看不上的東西利用來,到了山下就是寶啊”。

“你說的這些我不大懂”

尹滿倉笑了笑,說道:“只要你說哪個能賺錢,哪個能致富,我們就干哪樣”。

說著話示意了山下的村子道:“今年的賬還沒算,但賬上的錢多了誰都看得見,年底分賬的時候就有看頭嘍”

“呵呵還是要謹慎些”

李學武看著尹滿倉驕傲的模樣笑了笑,說道:“多給村里人宣傳一下基礎設施的必要,把錢多往這個方面用”。

見尹滿倉不理解,李學武解釋道:“簡單的說,修路,修村里的路,去田里的路,買農機,買化肥,買工具等等”。

“人家是勞力,你的是畜力,你就比人家效率高,人家是畜力,你的是拖拉機,那你的效率就更高了”

李學武笑著對尹滿倉說道:“機械的使用必然能解放更多的人力和畜力,就能安排這些人去做更多其他的工作了”。

“你們村在山上,耕地沒多少,還不想想其他的轍?”

說完一指副駕駛坐著的齊耀武說道:“齊團長他們是要搞暖洞子的,你就不想一起搞?”

“暖洞子?跟四季青一樣?”

這個時候的四季青太有名了,兩相見面一打聽,說你是京城人,人家問你京城哪里的,你說海淀的,那人家就不往下問了,直接說你是四季青公社的吧

尹滿倉今年沒少往外跑,這些消息沒少聽,他知道呢。

京城老百姓吃的蔬菜有七分之一是來自四季青的,一個公社供應七分之一城,很牛了!

“對,跟四季青一樣”

齊耀武轉回身看向尹滿倉說道:“山里比你們村還不如,沒什么平地,正好摳地窨子種蔬菜!”

“怨不得你們剛才說建磚窯,敢情不只是建家屬區啊!”

尹滿倉驚訝的說了一句,隨后看向李學武問道:“這暖洞子的成本高不高?蔬菜怎么種?還去找師傅?”

“成本嘛……”

李學武示意了齊耀武說道:“你跟齊團長商量一下,磚窯可以一起搞嘛,到時候出的磚一起用,建棚子也一起建,互相有個照應”。

“薄膜什么的不好搞,實在不行就弄玻璃的,多加小心,多辛苦”

李學武一邊想著,一邊給尹滿倉出著主意,道:“剩下就是燃料了,山上的小煤窯其實還可以開采,實在不行弄個機械來,以后這冬天用煤也越來越多了,不愁用不上”。

“這可……這可真是越整越大了”

尹滿倉咧咧嘴,搖著頭說道:“我還想著今年賬上有了錢,終于能過個好年了呢,沒想到那些錢還是留不住啊”。

“舍得舍得,不舍哪有得”

李學武看著尹滿倉心疼的模樣跟剛才齊耀武有幾分相似,不由得笑道:“等到了冬天,你們的蔬菜一出手,回來的錢還不就是過個好年嘛”。

“也夠能折騰的!”

尹滿倉心里會算賬呢,知道齊耀武敢做,李學武支持,這件事一定有搞頭。

且看老彪子現在一趟一趟的往山上跑,這菜一車一車的往下拉,到了冬天該如何?

這一趟上山的油錢也是不老少的,老彪子不會不算賬的,不賺錢的買賣他一定不會做。

這么積極,那這蔬菜的行當一定是賺錢的。

現在各家的院子里種的蔬菜基本上都被他給收走了,這還不算,他還讓自己去別的村收,眼瞅著就是不夠賣的樣子。

要真是這樣的話,冬天搞暖棚絕對能賺錢。

只是山下那座大城里就夠賣的,都不用往別處想去,再說還有食品廠兜底兒呢。

說到這個食品廠,尹滿倉心里的決心又增加了幾分。

現在出品的罐頭都是雜果,但勝在便宜實惠,老彪子說各單位都當福利品給收購了,真正往供銷社里去的真沒多少。

今年秋天蘋果和梨子這些果子下來才是食品廠的大豐收,到時候機器一開動,大鍋一燒起來,成噸的貨就都出來了。

雜果賣不上價錢,成果可就能跟市面上那些罐頭相比肩了。

這個時候的罐頭沒有防腐劑,所以保質期短,能不積壓的就不積壓,正好罐頭做完出手后就去做暖棚,都能趕上過年的大采購。

李學武所說的今年一樣能過個好年頭,這話想到這,尹滿倉已經深信不疑了。

所以在跟齊耀武商量過后,兩邊決定一起建暖洞子。

都是一樣的套路,依托山坡挖地溝,一層一層的,里面用磚加固,再搭火爐子,比四季青那邊還要保暖。

只是這蔬菜種植和暖棚里種植還有很多門道在里面,尹滿倉和齊耀武商量決定,派人去四季青學習。

聽李學武說有學校也在開展這種幫扶業務,齊耀武表示會安排人去跟學校洽談,請老師和學生來這邊指導工作。

本來還想躺著功勞簿進冬的尹滿倉被李學武和齊耀武的幾句話忽悠的熱血沸騰的,干勁十足。

到了訓練中心也沒跟著進院,在門口下車后便示意了村里方向,說是要回去找村干部們討論一下。

李學武看著尹滿倉著急的模樣,跟齊耀武對視一眼,都笑了起來。

合作嘛,都有勁頭兒才好呢,要是一邊拉胯,怎么帶的動啊。

都積極,都主動,勁兒往一處使,沒有不成功的道理。

車進了訓練中心的大院,李學武和齊耀武下車后便握了握手分開了。

齊耀武往辦公樓里去,李學武往后面的訓練場去。

剛才下山的時候他們都見著有考察團上山看實戰演練去了,現在后院還有考察團在看訓練。

也許是今天有客人的緣故,訓練場上的熱情很高,呼和聲陣陣,殺氣十足。

這可不是魏同安排的,只是這些參訓人員不自主的提升了訓練的氣勢,看的考察團也很激動。

有參訓人員的負責人也在隊伍里,給同行的人笑著指了自己單位的人。

尤其是當訓練氣勢上來的時候,還頗為驕傲的說上幾句。

而在隊伍里的人見到自己的領導在看著自己,訓練的氣勢又拔高了幾分。

這會兒天已經有些熱了,但訓練場上無論是男同志或是女同志,剛毅的臉上掛滿汗水也動搖不了訓練的決心和意志。

李學武著重看了一下各訓練方隊,隊列訓練是基礎的,體能訓練和基礎技能訓練也都是必備的,只有專業技能是分開的。

而在訓練中心后面訓練場上能看到的專業技能訓練不多,都是安排在山上進行的。

倒是障礙訓練和武裝訓練有些看頭,一個是比拼技巧,一個是比拼協作。

三十多度的高溫下,訓練學員們在障礙訓練場上健步如飛。

另一邊的武裝訓練中,身著防護服,手持鋼盾的保衛學員按照指揮官的手勢,一步一頓,每一步都走出了千軍萬馬的氣勢,每一步都伴隨著喝退千軍的吶喊。

李學武聽著考察團那邊不時響起的掌聲,也送出了自己的掌聲。

這個時間訓練是很辛苦的,無論是哪一種訓練,都要接受溫度和環境的考驗。

雙預案安全管理培訓班還輕松一些,他們的理論課程可以放在教室里,而訓練也只是基礎訓練。

雙預案專業消防人員技能培訓班還是比較辛苦的,不僅僅要學習專業的消防理論知識,還得學專業的技能,以應對不同環境下的火災。

關鍵是他們要學器材和消防車的使用,這里就包括了駕駛技術和專業技術,李學武在山上看著他們訓練還是吃辛苦的。

他們苦,應急救援培訓班比他們還苦。

他們還都只是學消防的知識,要是他們的領導多加點兒錢,他們就能嘗嘗其他種類的應急救援訓練了。

包括但不限于在水災、地震、坍塌等等復雜和惡劣的環境下進行救援工作。

當看到這些訓練項目的時候,這些負責人也是皺眉頭,他們想不到軋鋼廠到底面臨著怎樣的危險程度,竟然訓練出這么一支全面的應急救援隊伍。

就連警犬都訓練出了一個分支——搜救犬。

越是專業的訓練,越是專業的細分,越是能讓這些人對紅星訓練場的專業程度感到認同。

這不是你花錢就能造的,得不斷地投入人力物力來進行建設。

紅星訓練場能這么快的達到現在這種規模,跟軋鋼廠的自身實力有關,跟八一六團的支援和合作有關,跟華清的正治教員支援有關,還跟不斷上山參與訓練的學員有關。

光是李學武在這里面投入的人情就有多少了,從丈母娘那邊求來的關系,調了三名專業的技能訓練專家,協同八一六團作訓專業人員一同幫扶組建的作訓科。

從本質上講,在紅星訓練場做管理的作訓科是帶有專業和部隊以及技術等元素的。

就山上那些模擬城市和專業的武裝車輛、消防車輛等等,又有哪個工廠能投入這么大的力量去訓練一支備戰隊伍。

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李學武就是要讓這些人看到這種隊伍的必要性,而又不值得自己去花大價錢訓練。

都委托給紅星訓練場訓練才好呢,省錢,省力,還能學到更加專業的知識。

雙預案就是軋鋼廠先提出來的,安全生產也是軋鋼廠做出來的,這里的培訓一定是專業的,原汁原味的。

這些考察團看見的東西一定是他們自己搞不了的,但參訓人員在這又是能學到的重要知識。

系統的建設和培養不是一兩句話,一兩萬塊錢就能解決的。

雙預案和應急救援的必要性還好說,專業的保衛要不要?

現在的社會環境和工廠的人員管理,哪個工廠不需要更加專業的保衛團隊。

而在四九城打聽打聽,哪個工廠的保衛團隊有紅星軋鋼廠的保衛專業!

無論是從裝備、技術、人員,還是從資金、訓練以及指揮能力上來講,敢開訓練場的,手里一定是有幾把刷子的。

考察團在聽到就連京城東城那邊的治安大隊都把訓練放在這邊后,更加的認同了這邊的訓練實力。

畢竟教員都是優中選優,有來源于八一六團的,有軋鋼廠作訓處的,還有從體校請來的武術專家。

沒有花錢的不是,只要培訓費到位,這里都敢教胸口碎大石!

剛才在主辦公樓的教室里他們也都參與聽課了,正治教員和文化教員的素質很高,課講的很好。

下來一介紹,這才知道,這些教員都是華清出來的人才。

怪不得看著很年輕,介紹起來職務和級別卻是不低的。

這些教員里就沒有低于副主任科員的,都是大學生。

文化培訓他們看了,正治培訓他們聽了,專業訓練他們感受了,嘗嘗參訓學員的伙食吧。

中午十二點,所有的訓練隊伍在一陣集合號之后,全都集結了起來,按照前后隊伍,排著隊帶回休整。

李學武站在路邊看著一支支隊伍從眼前走過,眼神里帶著肯定和自豪。

參訓學員們要在教官的帶領下回宿舍稍作休整,隨后按照隊伍順序前往食堂就餐。

考察團是先去的食堂,看了一下食堂的就餐環境,又看了一下食堂的伙食,對這邊的伙食標準還是很滿意的。

一堆素菜里面還有一個燒肉燉土豆比較搶眼,紅彤彤的紅燒肉藏在一大堆土豆里面顯得很是誘人。

看著排隊打飯的參訓學員們一個個的盯著那個葷菜,想著看看到底誰能中獎,一勺子里出現一塊燒肉

確實是人多肉少,沒辦法,只能這么做,都嘗嘗葷腥得了。

八一六團在這邊就小兩千人,治安大隊在這邊有一千五百多人,再加上其他單位參訓的人員,在這邊就餐的人數奔著五千人去了。

而中午吃飯時的場景特別的熱鬧,考察團也是端著飯碗跟參訓人員一起打的飯,坐在一起吃的飯。

有人員在這邊參訓的單位負責人是去找了這些人一起吃,而沒有人員在這邊參訓的則是坐在了一起,一邊看著周圍的場景一邊吃。

人多吃飯香,人特別多的時候吃飯就更香了。

雖然考察團跟很多參訓學員一樣沒打著肉,但肉味燉進了土豆里,土豆也好吃。

現在食堂用的土豆就是山上八一六墾區種植出來的新鮮土豆,上個月收的,現在吃著都有股子新鮮感。

而其他青菜也都是村里或者山上種植的,炊事班做的大鍋飯是有一種獨有的香味的。

考察團都吃完飯了,而打飯的窗口還有隊伍在排隊。

當初建食堂的時候也沒想到會有這么多人在這邊就餐,更沒想到訓練場有一天會接納這么多人來受訓。

已經吃完飯的參訓學員自覺的收拾了碗筷,往門口去找了自己的隊伍。

而帶隊的教官在確定了自己的隊伍人員到齊后便會將隊伍帶回宿舍休息。

參觀宿舍也是這一次考察團參觀的重點項目,所以見到有隊伍整隊結束帶回宿舍的時候,考察團便跟了上去,想看看宿舍的環境。

因為是隨機的,誰也不知道考察團會去哪兒,韓戰等人也是跟著考察團走,他們去哪他就去哪。

到了宿舍這邊就能看出訓練場當初建設的時候參考了部隊標準了,老長老長的一大鋪炕,炕里并排擺著被褥和行李,看著很是壯觀。

中午休息還是比較方便的,頭朝炕里一躺,呼嚕聲便很快就能響起來。

宿舍比較大,呼嚕聲也比較大,考察團從宿舍里悄悄的出來,互相對視一眼,都很是感慨地搖了搖頭。

這里的訓練太辛苦了,不過也確實鍛煉人,有單位人員在這邊參訓的負責人也說,剛才在食堂溝通了一下,今天的訓練內容跟往常的一樣,并沒有特殊的。

今天吃的東西跟往常的也是一樣,那肉還是那么的少,不過中午一定是有葷菜的。

基本上就是豬肉,不太好吃,據說是野豬肉,有的時候也有其他動物的肉。

可能是狍子,也可能是青羊,甚至有可能是兔子或者是野雞這一類的,有啥吃啥,還不一定能吃的到,跟特么中獎似的。

中午參訓學員休息,考察團被帶到了剛進院時的休息區休息,稍后還有個座談會。

有考察團的人回到休息區后第一個問題問的便是為什么會有中午休息這一項內容。

其實午休在這個年代是很少見的,所有工廠里面都沒有午休這一項內容。

你可以利用吃完飯剩余的時間休息一會,但并沒有哪一家工廠或者單位明確的規定了午休的時間和項目內容。

即便是機關單位里面也沒有,中午吃飯,吃了飯就回辦公室該干啥干啥去,沒有說弄個床躺一會兒的,也沒有說趴在桌上睡一會的。

這個時候的人們好像都是鐵打的一樣,不會休息,也不會娛樂。

在看到訓練場在這么緊張的訓練安排中還正式的規定了休息時間,不得不讓這些考察團人員好奇。

好哥哥們

在搜索引擎輸入 飲食男女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飲食男女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飲食男女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