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這份規劃怎么樣?”
見徐川已經看完了文件,老人開口詢問道。
將手中的文件收攏了起來,徐川認真的思考了好一會,才開口說道。
“用五十年的時間,開展對六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系遠征。”
“不得不說,對于當前的人類文明來說,這是一份非常非常非常具有誘惑力的規劃。”
聞言,老人眼眸閃過一絲光彩,追問道:“這份規劃可行?”
如果說遠征巴納德星系的計劃連眼前這位都看好的話,那么他回去后肯定會召開相關的會議再次進行更為慎重的討論。
且不提這項工程對于整個人類的影響,就是他們如果確認和公開這項規劃,對于人才的吸引都是無比巨大的。
要知道這可是另一個星系,人類航天史上征服銀河系乃至宇宙的起點,真正走向太空移民的腳步。
徐川輕輕搖了搖頭,道:“部分可行。”
“怎么說?”
思忖了一下,徐川開口道:“利用各種天文觀測設備和望遠鏡對巴納德星系進行考察可行。”
“其余的規劃,目前來說我并不是很推薦。”
微微停頓了一下,他放下手中的文件,看向老人,接著說道。
“雖然目前來看巴納德星系的確比南門二星系更具有探索考察甚至是移民等方面的價值的。而且它也是距離太陽系最近的單恒星系。”
“但不可否認的是,它距離地球實在是太遙遠了。”
“六光年的距離聽起來似乎很是短暫,但實際上對于當前的人類文明來說依舊是一道難以跨越的天塹。”
“別看現如今我們已經能夠將手觸及數千萬公里之外的火星,但這個距離相對比用光年為單位的太空來說,九牛一毛都算不上。”
“以我們的太陽系舉例,如果包括了外圍的奧爾特云在內,其直徑在一光年左右,換算成公里,差不多九百五十萬億公里,接近一千萬億公里。”
“而如今我們對于太陽系的探測,也不過是剛剛開始而已。”
“那是發射了半個世紀的旅行者一號,目前也僅僅只飛出去了兩百五十億公里。”
“它飛出去的距離相對比太陽系的引力邊界一千萬億公里來說,依舊連零頭的零頭都沒有達到。”
“就算是我們現在擁有了可控核聚變技術,能夠修建大型的航天飛機或宇宙飛船,能夠通過空天發動機引擎在宇宙中將飛船的速度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檔次,離開太陽系都依舊是一件可望不可及的事情。”
“除非我們能夠將宇宙飛船的速度提升到十分之一光速,才有可能做到這個規劃報告中的事情。”
聽完徐川的解釋,老人好奇的問道:“那我們現在的航天技術,距離你說的這個十分之一光速還有多遠?有沒有希望做到?需要多長的時間?”
徐川苦笑著搖了搖頭,道:“太遠了,這是根本就無法預算的事情。”
“十分之一光速,也就意味著每秒能夠飛行30000公里。”
“地球赤道的周長是四萬公里,三萬公里可以繞地球大半圈。”
“而現在咱們應用在航天飛機上的空天引擎,距離這個標準,至少還差了兩個量級。”
停頓了一下,他接著說道:“而且這并不是單純的解決了飛行速度就能夠實現的工程。”
“即便是十分之一的光速,從太陽系出發抵達六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也需要足足六十年的時間。”
不可否認的是,利用聚變堆作為能源供應,通過強磁場來提供動力的空天引擎的確很強,強到了早就打破了傳統飛行器能夠提供的極限速度。
甚至能夠幫助他們在短短一個多月時間內卡住窗口期前往火星。
但相對比十分之一光速這個概念來說,差得實在是太遠太遠了。
兩者之間的差距就像是一個剛出生不久,才學會了爬行的嬰兒與一位奧運健將之間的對比一樣。
而且就算是達到了十分之一的光速,他們前往巴納德星也需要至少六十年。
六十年,這幾乎就是人的大半生了,足以讓地球上的人類更新換代三次了。
如此漫長的時間,生活在宇宙飛船上的人如何渡過同樣是一個巨大的難題。
無論是正常的生活亦或者是考慮深沉次的睡眠或冷凍技術,都是暫時無法解決的問題。
或許隨著時代的發展,這些難題可能會一一解決。
但是現在,他們并不具備將人,甚至是將一艘無人探測飛船送往巴納德星的基礎條件。
航天集團的規劃報告的確做的很誘人,遠征巴納德星系的標題也很吸引人。
但這種目前來說純屬于‘假大空’的項目,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至少在他看來并沒有太多的意義。
技術的確是需要發展的,但發展的前提是建立在合理的基礎上,至少你得有完整的理論基礎或者可行性條件,否則就如同空中樓閣一般,遲早會崩塌。
聽到這個回答,老人眼眸中帶上了一些失望,點了點頭開口道:“回去后我會讓人重新評估一下這份規劃報告的。”
如果有機會征服數光年之外的巴納德星系,即便是需要幾十年甚至是更遙遠的時間,即便是不是在他手中完成的,他也還是愿意推動一把的。
但現在看來,似乎這項計劃并不可行。
至少眼前這位并不是多么的看好。
而相對比航天集團與科學院的那些專家學者來說,他還是更愿意相信徐川的評判的。
沙發上,端起茶幾上溫熱的瓷杯潤了潤嗓子后,徐川笑著開口說道:“在我看來,探索外星系的確可行,但至少要一步步的來。”
“以目前的航天技術,談論遠征數光年之外的星系還為時尚早。”
“與其將目光放到更遙遠的外星系,不如將更多的注意力放到太陽系內。”
“無論是月球,還是火星,亦或者是小行星帶和一些矮行星、衛星,都擁有著足夠的資源等待我們的開發和使用。”
“而且相對比遙遠的巴納德星系來說,這是我們能夠做到和實現的。”
老人點了點頭,剛要說些什么又想起來了另一件事,看向徐川,開口問道。
“對了,我記得前幾年的時候,你說的那個火星改造工程,現在怎么樣了,有可能做到嗎?”
他還記得當初可控核聚變技術完成后,眼前這位提出來的那個宏偉至極的計劃。
不僅僅包括了載人航天、載人登月、載人登火、月球與火星殖民地建立等等,更是在囊括了一個有史以來最為龐大的超級工程。
即·改造火星,讓它變成人類第二個家園,讓人類不需要任何宇航服,不需要殖民地,也不需要建造保護基地什么,讓人可以像生活在地球上一樣,生活在火星上
當時這個計劃給他的震撼,哪怕是放到現在來說,都比遠征巴納德星系更讓人心潮澎湃。
畢竟在大部分的人,包括他看來,遠征巴納德星系的難度,可能要比改造火星使其變得適宜人類居住更簡單一點。
前者可能有一艘宇宙飛船,解決了深空遠航的一些難題,比如冷凍深眠技術后還是有可能做到的,頂多就是耗費的時間長了一點而已。
但后者,老實說一般人聽到這個概念,完全都不知道該怎么做,才能改造一整顆星球。
這對于目前人類的科技來說,幾乎是完全超出想象能力的事情。
聽到這個問題,徐川笑了笑,道:“是否可行目前還無法完全確定,不過從現有的勘探數據來看,改造計劃的可行性較大。”
“真的?”
聞言,老人眼眸中帶上神異的色彩,如果說遠征巴納德星系計劃不可行的話,改造火星可行的話,對于今天的這趟行程來說,也是一個巨大無比的收獲。
徐川:“還無法完全確定,雖然說之前我們發射了一批探測器登上了火星,進行了不少的探測勘探實驗,但相對比改造計劃來說,這些獲取到的數據還遠遠不夠。”
“后面還有一些關鍵性的指標數據需要深入探測了解。我這邊會增加更多的探測器前往火星,勘探改造火星的環境和條件,以更深入的了解它是否具備改造的潛力。”
坐在沙發上,老人好奇的問道:“關鍵性指標?是什么。”
徐川想了想,道:“比如火星的內核情況,地幔流動性,重力分布場.....”
停頓了一下,他看向坐在一旁一直沒說話當個透明人的常華祥院士,詢問道:“常老,咱們前兩天聊天的時候,我發給您的那個火星改造報告您還有保留嗎?”
聞言,常華祥笑著道:“當然。”
應了一句,他起身走向辦公桌,拉開了抽屜從里面找到了之前打印出來的報告文件。
徐川順手接過,遞給了坐在對面的老人,道:“前兩天我和常老院士聊過了一些這方面的東西,這份報告是我基于目前對火星探測收獲的數據做出來的,里面是我對于改造火星需要的基礎條件和相關的技術考量,以及可行性分析。”
老人有些好奇的接過報告文件,翻了翻。
雖然說對于里面的一些專業化詞語并不是那么的了解,不過這份報告文件很明顯做的相當用心。
從火星微薄的大氣含量、元素比例,再到火星表面的地質環境,土壤中蘊含著的二氧化碳、干冰、固態冰、水資源,到火星地幔與地核的掃描結構等等都有完整記錄。
如果僅僅是這樣,那這只能稱得上是一份探測數據表。
而關鍵點在于這份文件中列舉出來的火星改造過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問題,以及一些可行性手段理論。
比如如何重新激發火星的磁場,增加火星的大氣厚度,增加火星地表的液態水形成海洋,調整大氣圈各種氣體的比例,人工制造生物圈.....等等。
一系列的規劃改造過程囊括整個火星改造的全部,都做的很是詳細。
饒有興趣的將整個文件都翻了一遍后,老人看向徐川,笑著道:“我對這些并不是很了解,不過你的勘探如果有結果了,記得第一時間跟我打個招呼。”
“另外,這份文件我能帶走嗎?”
徐川笑著點點頭,道:“當然可以,這種事肯定離不開國家的支持。”
聊了一會后,老人起身告辭離開。
婉拒了徐川和常華祥的相送后,他帶著那份火星改造報告文件便在安保人員的護送下暫時先離開了下蜀航天基地。
明天上午才是載人登火的關鍵節點,今天下午還有半天的時間,他也不可能全都在這邊閑聊,金陵這邊還有一些其他的工作需要處理。
辦公室中,常華祥院士重新倒了兩杯熱茶后,一臉感慨的看著徐川,道:“今天我算是見識到了。”
“見識到了什么?”徐川下意識的回問道。
常華祥長舒了口氣,感慨著開口道:“雖然說都知道你在國內學術界的地位獨一無二,但真正清楚你到底有多大影響力的,恐怕沒幾個。”
徐川在國內學術界的地位就不用多說了,妥妥的獨一檔這個他是知道的。
但常華祥真的沒想到,他的影響力能高到這種地步。
就連航天集團聯合航天局以及科學院多位院士做出來的一份規劃,在他并不看好的情況下,那位也幾乎是沒多少猶豫的就下定了決定。
很顯然,今天那位的到來,并不僅僅是為了載人登火工程,更多的還是向徐川征求了解接下來國家科技發展的方向與道路。
而且更關鍵的是,今天在辦公室中看似閑聊的這些事情,AI智能、產業發展、量子計算機、生物科技、虛擬現實技術等等這些恐怕在未來都將成為國家重點發展甚至是戰略部署的核心領域。
縱觀建國至今幾十年的歷史,要說影響到某一個領域發展的學者并不是沒有。
但能像現在這樣,以一個人的意見決定一個超級大國未來科技形態的學者,卻是從古至今都未有過。
PS: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