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仙俠版水滸

第三百四十二章 禪位

更新時間:2024-07-13  作者:任鳥飛
江鴻飛伐了田虎,又招降了屬于趙宋王朝的折家軍,以及打掉了趙宋王朝的晉寧軍,徹底奪取了河東以后,趙佶君臣慌了!

好多趙宋王朝的大臣都斷言,江鴻飛下一步,必是南侵,打破趙宋王朝在北方的防線,然后攻打趙宋王朝的都城東京汴梁城,提醒趙宋朝廷早做準備。

趙宋宣和五年十一月十九日開始,趙宋王朝舉行郊禮。

所謂郊禮,就是天子祭拜天地之大禮,這是皇帝身份之象征,也是政權合法化之標志。

冬至日祭天,是歷代統治者都很重視的活動,是一項國家大典。

——同一時間,江鴻飛也在元大都的天壇舉行郊禮。

趙宋王朝的祭天禮儀主要表現為“三歲一親郊制”,即每三年一次,于十一月冬至日,在東京汴梁城南郊圜丘,由皇帝親自主持祭祀昊天。

這既與西周天子每年親自舉行祭天禮儀有別,也與后代有司攝事祭天不同。

“三歲一親郊制”,據說始于秦始皇,但宋代以前似乎并未真正實施過。

趙宋王朝的“三歲一親郊制”,是宋仁宗時期形成定制的,此后趙宋王朝的歷任皇帝一直奉行。

可能是奉行“國之大事,在祀與戎”吧,趙佶對舉行大禮格外重視,他在位的這二十多年間,親自主持大禮達十八次之多,包括南郊大禮與明堂大禮。

祭天的儀式很隆重,也很繁瑣,趙佶君臣對此非常重視。

其實,不只趙宋王朝的官方,在趙宋王朝的民間,冬至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東京夢華錄》說:“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賀往來,一如年節。”

南郊禮畢之后,趙佶緩緩走下祭壇,御臨郊宮端誠殿。

此時,天色未明,百官辟集,正在稱賀之時,忽然有只貓頭鷹于殿屋上“大笑”,好像在與贊拜聲相應和。

見此,好多趙宋王朝的大臣,都大驚失色!

在古人看來,貓頭鷹屬于“不祥之鳥”,又稱其為“逐魂鳥”、“報喪鳥”等,古書中還把它稱之為“怪鴟”、“鬼車”、“魑魂”或“流離”,當作厄運和死亡的象征。

總之,貓頭鷹被看作是不吉利的鳥,它的出現,就預示著死亡或者滅亡,或者說已經有了走向死亡或者滅亡的苗頭。

對于貓頭鷹出現在趙宋王朝最為重要的郊禮上,趙宋王朝的臣民感到很不安,他們全都覺得將有厄運降臨在趙宋王朝之上。

當然,趙宋王朝的臣民,也不是無的放矢,他們有這樣的猜測,也是有根據的。

徹底收復了河東之后,江鴻飛對大元帝國進行了重新布防。

在江鴻飛的布置下,大元軍被江鴻飛分成了兩部分:

第一部分是以王稟、李彥仙、趙立、岳飛、韓世忠、劉锜、吳玠、吳璘、王彥等趙宋王朝那邊過來的將領為主的一眾大元軍的將領,江鴻飛將他們和三十萬大軍布置在了北線的各個關隘、險地,讓他們負責防御北方的金人、草原各部以及西夏,說穿了,他們主要是對外。

另一部分是以梁山將領、遼國降將、田虎手下的降領為主的一眾大元軍的將領,江鴻飛將他們布置在了北方的各個險要之地,讓他們以黃河為防線,提防趙宋王朝和王慶,說穿了,這部分人馬,江鴻飛主要是用來對內的,將來用來逐鹿中原的。

江鴻飛這么做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想這些曾經(哪怕是在歷史上)忠于趙宋王朝的將領,在對付趙宋王朝的時候,面臨心理上的掙扎,萬一他們再讓趙宋王朝給策反了,那就麻煩了。

再有,江鴻飛相信,這些歷史上的抗金名將,肯定不缺乏民族大義,他們是絕不會讓胡虜南下侵略漢人的。

而梁山將領、遼國降將、田虎手下的降領在對上趙宋王朝時,肯定不會下不去手的,更不會輕易被趙宋王朝策反的,畢竟,他們原來不是反賊,就是外族。

值得一提的是,江鴻飛下一步不論是伐王慶,還是伐宋,戰略重心都肯定是南方,所以,江鴻飛在黃河沿線囤駐了五十萬大軍。

讓江鴻飛萬萬沒想到的是,江鴻飛頻繁向南方調兵遣將,在黃河沿線囤駐了五十萬大軍的舉動,被趙佶君臣誤以為江鴻飛準備沖趙宋王朝動手了。

天地良心!

連年征戰,大元軍的人馬全都已經很疲憊了,江鴻飛以前攢下的糧草輜重如今也不那么太充足了,就連江鴻飛本人都想歇息一段時間了,所以,江鴻飛是真想休養生息個一兩年,再找機會,看看是先伐王慶,還是先伐宋?

不想,趙佶君臣卻誤讀了江鴻飛的想法。

當趙佶得知,江鴻飛最近頻繁向南方調兵遣將又在黃河沿岸屯駐了數十萬大軍之后,大驚失色,他緊急下達詔書,要求眾臣上書陳獻利害。

詔曰:“大元囤大軍數十萬欲南侵,此邊面事,理宜詢訪利害,選用人才,特許文武臣僚諸色人,經尚書省投狀自效,并獻陳緊切利害”。

這天,在崇政殿里,趙佶望著他已經不再信任的梁師成,說:“北事之起,他人皆誤我,獨太師首尾道不是。今至此,莫須問他否?”

——梁師成曾反對趙宋王朝聯金滅遼收復燕云十六州,主張攘外必先安內,應該先將四大寇消滅,再對外開戰。

梁師成見趙佶向他問計,把心一橫,在趙佶耳邊說:“官家可禪位給太子。”

趙佶聽言,默然而止。

老實說,如今形勢如此艱難,到處都得糊糊補補,才能勉強維持趙宋王朝這間千瘡百孔的大屋不倒,在這種情況下,趙佶真是當夠了這個皇帝。

所以,梁師成的提議,讓趙佶不禁有些心動!

趙佶心想,要是將這個爛攤子丟給自己的兒子,自己是不是又能過回曾經每天問問道、寫寫字、畫畫畫、吟吟詩、做做對,每天跟自己的一眾妃嬪打情罵俏、沒羞沒臊,閑暇時再出去嫖個妓的美好幸福生活?

趙佶越想越心動!

于是,趙佶任命皇太子趙桓為開封牧,他在御筆中說:“皇太子除開封牧,余依故事。茲出朕志,非左右大臣建明,付翰林草制諭此意。”

開封牧、尹,趙宋王朝并不常置。

因為宋太宗趙光義、宋真宗趙恒全都是先當開封牧、尹,然后登基稱帝的。

趙佶在“江鴻飛即將率大軍南下伐宋”這個要命的時刻任命趙桓為開封牧,其目的明顯是想讓趙桓留守東京抵御大元軍的攻打,而他則打算南撤到童貫剛收復的江淮一帶,以避敵之鋒芒。

轉天,趙佶就令一眾宰執全部到都堂聚議趙桓擔任開封牧一事。

有司很快便決定,讓趙桓盡快接手開封府的事宜。

又過一天,趙佶下令,除去趙桓所佩金魚,賜以排方玉帶。

按照趙宋王朝的朝儀規定,排方玉帶只為帝王所用,臣子是不能佩戴排方玉帶的。

然而,也有兩個例外。

一是,熙寧年,因收復熙河,宋神宗特意解所系排方玉帶賜給王安石。王安石只帶了一天,就不敢再戴了。

二是,大觀年,因收復青唐,趙佶以熙河故事復賜排方玉帶給蔡京。蔡京不敢要,變成方團玉帶,蔡京才敢受詔。

趙佶在此時將排方玉帶賜給趙桓,其用意是在向大臣表明,趙桓在留守京師期間,可以以皇帝的身份發號施令。

隨后趙佶又賜給趙桓兩位宮嬪和兩個小殿直。

見趙佶賜給他兩個宮嬪,趙桓看著她二人,哭道:“我要她們作甚?”

當初,趙佶即位之前,立趙佶為皇帝的向太后,就曾賜兩位侍女(即現在的鄭皇后和王貴妃)給趙佶。

搞政治的人,到這時,要是連趙佶想禪位都看不出來,他們也就不配立于廟堂之上了。

趙佶認為,江鴻飛要是再南下,必定來勢洶洶,高俅他們根本就擋不住其攻勢。

所以,在任命趙桓為開封牧后,趙佶就想南下避難。

基于此,見一眾宋臣已經猜到了他的心思,趙佶索性也就不藏著掖著了,開始明目張膽地跟一眾宰執商量,如何置東南宰臣,怎么用船運寶貨南下等等事宜……

一眾宋臣見趙佶去意已決,便奏請趙佶讓太子趙桓監國。

趙佶同意,說:“三省、樞密院官屬都留在京師,跟隨皇太子,百司皆可不動……”

趙佶又親自任命太宰白時中兼領樞密院使,為行宮使;右丞宇文粹中兼中書侍郎,為行宮副使;又安排了兩名提舉事務官……

就在趙佶如火如荼地準備南幸時,給事中、直學士院兼侍讀吳敏,請求覲見趙佶,說有要事面奏。

趙佶在百忙之中讓內侍鄧文誥傳旨,令吳敏晚上來玉華閣覲見。

吳敏年輕時才華橫溢,蔡京喜其文,想要將蔡夫人嫁給她,被他給婉拒了,后來,蔡夫人才在羞憤之下嫁給了梁中書,又被江鴻飛所得。

可能是為了向世人展示他的大度,后來蔡京竟然力排眾議,破格推薦吳敏當官,并且在吳敏的仕途上頻頻為吳敏開綠燈。

可以說,吳敏就是蔡京一手提拔起來的。

吳敏見到趙佶后,壯著膽子說:“若大元渝盟,遣大軍南下來打我大宋,陛下何以待之?”

趙佶皺著眉頭心想:“我要是有辦法,能想禪位給趙桓那個我不喜歡的兒子?能逃往戰火還未平息的金陵?”

此時,趙佶其實已經決定南下避難了,并且已經下詔命戶部尚書李梲前去金陵為他打前站了。

見“趙佶沉默不語”,吳敏又問:“臣聞陛下巡幸之計已決,有之乎?”

趙佶依舊不言也不語。

吳敏見了,說:“以臣計之,今京師聞大元軍將大舉而入,人情震動,有欲出奔者,有欲守者,有欲因而反者,以三種人共守,一國必破。”

趙佶已經當了二十多年的皇帝,怎么可能不知道吳敏說的是事實?

所以趙佶問:“然,奈何?”

吳敏說:“臣昨日夢到,水之北,玉清欲過大河也,其長際天。水之南,鐵籠罩一玉像,人謂之孟子。孟子之南又一水,其南有山坡陁,而臣在其間。人曰:‘上太上山。’。臣嘗私解之曰:水北者,河北;水南者,江南;太清,元始天尊,大元也;太上者,陛下宜自知所謂而不渝。所謂孟子,臣嘗以問客,有中書舍人席益諭臣曰:孟子者,元子(天子和諸侯的嫡長子)也。”

趙佶若有所思——他有點明白吳敏的意思了。

說到這里,吳敏一拜在地,又說:“陛下既曉所謂,臣不避萬死,陛下定計巡幸,萬一守者不固,行者不達,奈何”

趙佶長長一嘆:“正憂此。”

吳敏說:“陛下使守者威福,足以專用其人,則守必固,守固則行者達矣。”

趙佶徹底明白吳敏的意思了。

見趙佶明白他的意思了,吳敏大膽擔保道:“陛下果能如臣策,臣敢保圣壽無疆。陛下建神霄有年矣,長生大君者,圣壽無疆之謂也。然長生大君旁若無青華帝君,則長生大帝何以能圣壽無疆?青華者,春宮之謂也。”

——春宮就是東宮,因“東”時屬春,色屬“青”,故東宮又稱“春宮”、“青宮”。

吳敏的意思是,趙佶只有徹底禪位給趙桓,趙桓才能控制住那些想戰、想和、想逃的東京臣民,使他們統一思想團結一致打退大元軍的進攻。

趙佶知道,吳敏所說的道理并沒有錯。

所以,聽了吳敏的主張,趙佶陷入了沉思。

見自己說動了趙佶,吳敏再接再厲道:“陛下能定計,則宗社長安;不能定計,則恐宗社不免于顛覆。宗社之安危,皆在陛下一念之間。”

這天晚上,趙佶徹夜難眠。

事實上,趙佶早就知道了,趙宋王朝的臣民全都覺得是由于他昏庸無道致使大宋的江山社稷如此的,想讓他退位禪讓給有賢名的趙桓。

趙佶又覺得,江鴻飛、王慶和方臘都是因為他昏庸無道才起義反宋的,或許,他退位以后,江鴻飛、王慶和方臘就會“迷途知返”接受趙宋王朝的招安,最差,他們也沒有了伐宋的借口。

總之,為了穩定朝廷和民心,為了保全趙宋王朝的社稷江山,趙佶愿意以退位來承擔他所犯的錯誤。

換而言之,在趙佶看來,禪位并不是推卸責任,恰恰相反,禪位是勇于承擔責任的一種表現。

也就是說,趙佶覺得,他此時禪位,其實質就是引咎辭職。

可是,雖然下定了這個決心,但夜深人靜的時候,趙佶還是獨自一人來到了玉虛殿,親自占卜了一卦,到底該不該傳位給趙桓?

占卜的結果到底是什么,沒有人知道,人們只知道,轉天趙佶就將一眾宰執大臣和吳敏叫來,商量禪位給趙桓的具體事宜……

(本章完)

在搜索引擎輸入 仙俠版水滸 龍之谷中文 或者 "仙俠版水滸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仙俠版水滸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