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宗玄緩緩道:“大將軍沒想過轉而投靠晉王?”
宇文述苦笑一聲道:“我當然想過,當年我就是他信任的心腹之一,他倒臺后,我轉而投奔太子,恐怕他不會接受我了。”
“大將軍此言詫異,這可是爭奪天下,又不是小孩子過家家,還會記仇?晉王若連這點氣量都沒有,他怎么統治天下?況且大將軍手中握有重兵,如果大將軍投靠晉王,漢王就倒塌了,這么重要的作用,晉王怎么可能不歡迎大將軍?”
停一下,許宗玄又道:“關鍵是怎么保住兩位公子的安全,大將軍有安排嗎?”
宇文述點點頭,“我已經有安排了,他們可以逃出太原,問題不大。”
這時,外面有親兵快步走進來附耳對宇文述低語兩句,宇文述眼睛一亮,“人在哪里?”
“就在帳外?”
“快快帶進來!”
宇文述興奮地對許宗玄道:“晉王殿下派人來了。”
許宗玄大喜,“好事情啊!卑職要回避一下嗎?”
“你不用回避!”
許宗玄是宇文述心腹幕僚,跟隨宇文述多年,宇文述對他極為信任。
很快,親兵帶進來兩名士兵,兩人單膝跪下行一禮,“參見宇文大將軍!”
“兩位請起,你們是晉王殿下的人?”
為首士兵點點頭,“我們都是晉王殿下的侍衛,假裝打柴混入軍營!”
“你們又怎么會找到我?”宇文述不解問道。
“啟稟大將軍,有其他人相助!”
為首士兵取出一封信,呈給宇文述,“這是晉王殿下給大將軍的親筆信。”
對方不想明言,宇文述也沒有再多問是誰幫助他們。
他接過信打開細看,看完信,宇文述心中長長松了口氣,許宗玄說得沒錯,晉王是希望自己帶軍隊投靠他。
尤其讓宇文述心中動心的是,晉王許給他一個副相國的職務,副相國也是相國,拜將入相,這不是每個人一生最大的追求嗎?
宇文述讓親兵帶兩名士兵下去休息片刻,他這才把信遞給許宗玄,“先生看一看!”
許宗玄看完信笑道:“恭喜大將軍了!”
“你覺得晉王有誠意嗎?”
宇文述有點擔心道:“會不會是糊弄我,給一個假的承諾,說實話,我有點擔心!”
“如果是糊弄大將軍,完全可以封大將軍為郡王或者左右相,是不是比副相更吸引人?卑職認為,給大將軍副相,這也算是晉王能做出的最大讓步了,而且必須是帶軍隊投奔,否則還拿不到這個副相,說明晉王是按照功績開條件,如果漢王因為大將軍的投降而崩潰,那么副相國這個條件是合適的。”
宇文述點點頭,“你說得有點道理,關鍵是我雖然背叛過晉王,但并沒有做過對他落井下石的事,反倒是現在的天子和我有殺子之仇,他的長子因為我斷手,三子被我圍困而死在雀鼠谷內,他絕不會饒我,我也必須要將他推翻,否則我和子孫都將死無葬身之地!”
宇文述隨即寫了一封信,表明自己愿意效忠晉王,又把信給了兩名晉王的侍衛,派人送他們出軍營。
次日上午,宇文述假裝感恙,讓兒子宇文智及來照顧自己,又派親兵去通知老三宇文智及,把兒子從楊諒身邊調離。
楊諒雖然貪色好色,身邊有十幾名侍妾,美酒不斷,但他并沒有因貪戀酒色而廢事,相反,他異常關注軍中將士的動向。
下午時分,楊諒得到一個消息,說軍中有不少將士想投降晉王,這讓楊諒一下子緊張起來,他立刻派人把軍師王頍請來商議對策。
王頍安慰他道:“殿下,這種傳言大多比較夸張,肯定有將士想投降,但絕不會多,而且個別將士有異心,最多影響軍心士氣,對局勢沒有什么影響,我倒覺得如果殿下沒有把握取代天子,那么就派人去找天子談判,要求河東和河北自治,財權、軍權和政務權都歸殿下,也就是立殿下為國王,殿下不稱帝,這就是漢朝初期的分封制。”楊諒搖搖頭,“這個我可以接受,但現在的問題不是朝廷,而是晉王,晉王如果不答應分封制,有什么用?”
王頍冷笑道:“殿下可以和朝廷聯手,一起對付晉王,只要雙方達成妥協,完全可以聯手。”
楊諒負手走了幾步道:“說實話,我現在很擔心宇文述,此人號稱三姓家奴,從一開始我就不信任他,只是因為他有軍事才能才用他,現在我感覺他對我的威脅越來越大,我很擔心他會投降晉王。”
“殿下想奪他軍權?”
楊諒點點頭,“我原本想讓紇單貴取代他,但又擔心紇單貴資歷太淺,威望不足,壓不住軍隊,現在我考慮用賀若弼來替代他。”
王頍想了想道:“賀若弼在軍中地位和功績遠遠超過宇文述,用賀若弼取代宇文述完全可以,但殿下要注意守住機密,一旦宇文述得知殿下要用賀若弼取代他,他肯定會造反。”
“軍師可有好的辦法?”
王頍笑了笑道:“秦王被滅,殿下緊急召宇文述來商議對策,直接把他拿下,不就很簡單嗎?”
楊諒點點頭,“就這樣決定了!”
楊諒當即派人去召宇文述過來商議緊急對策。
不料,手下很快回來稟報,“啟稟殿下,宇文大將軍有點感恙,不能前來議事,特派紇單貴副將代他前來議事。”
楊諒頓時大怒,他就想讓紇單貴控制軍隊,沒想到宇文述居然把紇單貴派來了。
他立刻派侍衛拿著他的金牌去通知宇文述前來議事,就算病倒了,也得爬過來。
宇文述原本只是有點懷疑,楊諒這個時候召集自己議事,是不是想趁機拿下自己,他便把紇單貴打發過去,沒想到楊諒居然用金牌來命令自己。
這就坐實了宇文述的猜測,楊諒就是想奪自己軍權了。
他立刻下令道:“擂鼓,聚兵!”
“咚!咚!咚!”
聚兵敲響了,十萬大軍紛紛從各自營帳中奔出來列陣。
楊諒的漢王軍大營呈東西向排列,延綿近二十里,分為東中西三個大營,宇文述是東大營,有軍隊八萬人,楊諒是中大營,有親衛軍三萬人,蕭摩柯是西大營,有軍隊五萬人。
三座大營各相距三里左右,基本上是各自獨立,如果在一起的話,楊諒就直接帶軍隊去抓宇文述了,就是因為不在一起,各自獨立,所以楊諒才束手無策,最后用緊急議事的借口騙宇文述來中大營,可還沒有騙成功。
楊諒聽到了鼓聲,頓時大驚,宇文述這是要做什么?
楊諒猛地想起一事,急聲道:“去問皇甫司馬,宇文智及在哪里?”
不多時,司馬皇甫誕跑來稟報道:“殿下,宇文述病倒,宇文智及去探望父親,請了一天假,明天就回來!”
楊諒眼前一黑,險些栽倒,他立刻明白了,宇文述這是要反戈投降。
王頍跑來急聲道:“殿下,傳令三軍備戰,卑職擔心宇文述會來攻打我們,拿殿下當投名狀!”
楊諒一陣膽寒,急聲下令道:“傳令三軍進入防御狀態!”
楊諒中大營內一片混亂,有士兵集結,也有士兵跑去營柵前防御,十幾支軍隊各為其陣,與此同時,西大營也接到救援命令,蕭摩柯立刻下令聚兵前來救援。
這時候,宇文述率領八萬大軍浩浩蕩蕩殺出大營,向南面五十里外的晉王大營奔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