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那個比沒明著裝出來,導致我今天有點后悔,所以我寫完今天這章之后一直都念念不忘,怎么想都覺得有點難受。
我寫書就是這樣,太糾結了,所以速度極慢,但又不想得過且過,所以我今天思考了很久,現在決定把它改成明裝。
為了方便各位讀者,特此貼出修改段落,當然,大家也可以重新看一下。
1.
161章
“師兄若肯傳授,含煙定有厚報,一定不會讓師兄失望。”
“我若是知道,一定不會不說。”
季憂看向陸清秋:“你阿姐知道我十分喜歡銀子,可我現在連銀子都沒提,就代表我真不知道。”
陸含煙眉心微皺,還是不相信:“師兄明明感應過天書,又怎會不知?”
竇遠空平日就看不慣季憂,奈何又打不過,此時不禁幫腔:“季兄如此藏私便沒有意思了,你們都是同門弟子,有何不能說的?”
季憂轉頭看他一眼,嘴角輕揚:“怎么著,活膩了?”
竇遠空瞇起眼睛:“那倒是沒有。”
“其實我就算說了,對你們來說也沒用,因為這個方法并不適用于別人,你不如去請教一下其他的內院弟子。”
“這是為何?”
“因為那一夜,不是我感應了天書,是天書感應了我。”
話音落下,陸清秋瞬間怔住,而趙云悅則忍不住轉頭看來,眼眸中閃過一絲迷惑。
2.
162章
“那季憂,應該是入不了內院仙殿了。”
“什么?”
悟道場之中,方錦程已經在此入定了數個時辰,此時歇息下來,便看季憂從碧水湖飄然而過,于是輕輕開口,頓時讓無數人轉頭望來。
陸含煙此時也轉頭眼眸:“入不了仙殿?”
方錦程揚起嘴角:“雖然我不需要他指點我感悟天書,但昨夜若是將感應之法與我們坦誠相告,我或許能讓他入長生殿做個親傳什么的,可惜,他不識趣。”
陸含煙此時眉心微皺,想起了季憂昨夜的那最后一句。
不是他感應了天書,是天書感應了他。
于是抬起頭,看向阿姐。
陸清秋今日陪妹妹來此悟道,便也想起了昨夜之事。
天書院這千百年來,都是學子感應天書,從未有過天書感應學子一說,她當初未曾感應,也不知這意味著什么。
但讓她在意的是,為何方錦程會說季憂入不了仙殿。
3.
162章
也正是因為季憂遲遲沒有入殿的這件事而導致的風波,關于陸含煙等一眾學子請教季憂該如何感應天書,卻被對方搪塞過去,謊稱不知的消息也開始不脛而走。
許多聽聞此事的人都感覺不可理喻,甚至話里話外帶著譏諷。
有人說季憂出身鄉野,自小眼界便狹窄,只懂得眼前的蠅頭小利,而不知為未來布局。
于是盛京之中,茶樓酒肆,但凡有修仙者聚于宴席,便都能聽到這種言論。
“若我是那季憂,當日在那些仙莊愿讓出兩成供奉,我便會答應下來,再聯合那些仙莊壯大自己的實力,生生不息,以至家族強盛。”
“不錯,若我是季憂,當晚便傳授天書感應之法,與陸家和方家交好,那陸家靈石無數,方家則是世家大族,還有親眷在內院做長老,這長老親傳不就水到渠成?”
“這季憂,終歸還是先天不足,此刻便暴露無遺。”
“先天不足?這是怎么說的?”
“鄉野出身者無不眼界狹窄,只注重眼前的蠅頭小利,不知為未來布局,這是他們在鄉野之中養成的習慣,倒也不怪他沒這份心機。”
“其實我的看法,到有所不同。”
“王兄如何看他?”
“我覺得季憂這一路意氣風發,以至于心態有些飄飄然,恐怕內心深處覺得不需結交,自己一個人也能在這青云天下撐起一個世家。”
“可我聽說,那季憂也并非是不愿傳授感應天書的方法。”
“那是為何?”
“他說他不知道如何感應天書,因為是天書感應了他。”
“這人……哈哈哈哈,他還真愛在師弟師妹面前吹噓自己。”
4.
162章
在此期間,溫正心和班陽舒都曾來過。
裴如意如今留在了豐州,和溫正心常有通信,而關于季寨的情況以及邱茹啟靈的進度,裴如意通常都會寫在同一封信中。
根據裴師姐所說,邱茹天賦不錯,就是太過貪吃云云,倒也沒什么大事。
而班陽舒來的時候則告訴季憂,他現在在天書院有了個全新的稱號,叫做孤勇者。
意思是他一不選道侶生生不息,二是在豐州殺人不留情面,三是拒絕傳授外院弟子如何感應天書,似乎是妄想孤身撐起一個世家,十分勇猛且魯莽。
季憂聽后倒是不慎在意,只道美男子都是容易被誤會的,隨后便前往了紫竹禪林。
禪林之中弟子眾多,見他走來,無不側目。
“聽說了沒,這季憂昨日跟新入院的師弟師妹們說,不是他感應了天書,是天書感應了他。”
“學子與天書本就是相互感應,我們自己也知道,這樣說也沒錯,可……以此來哄騙那些不明真相的師弟師妹,著實有些過分了。”
“他一直都是這般愛出風頭,什么一人七劍,什么讓人間道都在青天下,此刻顛倒黑白,我倒一點也不覺得意外。”
“其實他能感應天書,只不過是運氣罷了。”
“為何?”
“我曾聽殿主說過,季憂感悟天書那夜,正趕上掌教真人召喚天書,他便尋到了時機。”
“竟是如此?”
此時季憂已經走入竹林,尋到了自己的蒲團,盤膝落座。
對于別人的嘲諷,他向來都是不屑一顧,然后默默想把他們變成客戶的。
只是后面那個掌教召喚天書的版本,似乎是他從未聽過的。
季憂喃喃自語著,就見層云之上忽然有靈光大作,變幻無窮,不斷呼嘯,迅速沒入了他的天靈。
剎那之間,他的神念便穿過了洞洞灟灟,不斷在虛霩之中飛舞,最后沒入了虛無山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