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鳳凰燒尾方能登天,諸君豈能效燕雀戀舊檐?
雨歇云散,陽光照耀在這片狼藉的戰場上。
濕漉的土壤散發著沉重的鐵銹味,殘肢斷臂在光芒中顯得格外醒目,一片死寂之中,唯有一萬多名賊軍士卒,正按部就班的待在軍營之中,無命令不得出營。
而在軍營之前,已經高舉白旗的盧承弼站在軍營前,深吸一口氣,盡可能的整理自己的衣冠。
而在盧承弼身后,還站著其他三個外罡將領。
這三位外罡武者,分別為周寅、游順安、魏凌英。
游順安、魏凌英,皆為左品、張補副將,除此之外,其實還有一位姓章的外罡武者,不愿反叛張本功,因此被盧承弼就地斬殺。
其余二人,皆是歸降。
不過惹人注目的是,那魏凌英,竟是員女將,而且修為赫然已經達到了外罡二重的境界。
只不過……
此女將倒是與那些話本之中英姿颯爽的女將不同。
魏凌英身材高大,足有八尺之高,體重看著也不輕,面容平平無奇,甚至可以說是微微丑陋,一道刀疤橫跨在她的左頰,怒目而視,比一旁的游順安更爺們不少。
而那游順安,則是一副白面書生的模樣,曾是宣州某地的縣令,縣城攻破后,被裹挾進了張本功軍中,一直在軍中效力。
清理了一波張補、左品以及劉炎劉杰兄弟的死忠后,盧承弼站在此處,心中滿是忐忑、復雜之情。
此番正值下午,雨過天晴之后,戰場上還生有一絲陰冷,空氣中隱約傳來傷員的低吟聲。
畢竟,今日一事,實在是突如其來,他本人也是臨時起意,事后思索,也是只覺得亂世掙扎,自己實在是沒有什么更好的法子了。
希望將來回想,能不后悔今日之事。
“唉!”
盧承弼重重的嘆了口氣,而就在此時,盧承弼忽得感覺前方真罡鼓動,進而傳來一陣腳步匆匆,動靜極大。
抬頭望去,便見到一群身披明光鎧的煉血精兵蜂擁在一尊青年中,朝著他走來。
那青年一襲絲質黑衫,衣衫隨風輕輕漾起,面容棱角分明,有一種親和感,身姿如同松間之鶴,挺拔而孤高。
眉宇之間,英武甚足。
望之,有穆穆天子之儀。
看到這一幕,盧承弼不由感嘆萬千。
不用多說,這為首的黑衫青年,必然是鄭均無誤了。
光說這姿態,鄭均便比那瞎了一只眼的張本功要強上許多。
誰又不喜歡英武的少年郎呢?
而鄭均見了盧承弼,也是露出了一抹微笑,遠遠伸出手來,揚聲道:“盧先生今日倒戈,棄暗投明,實乃明策!”
說罷,鄭均便已經上前,與這盧承弼手掌緊握。
而盧承弼聞言,心中倒是呼出一口氣來,正準備跟著鄭均一起做做政治表演時,卻忽然聽到鄭均又低聲道:“當年令祖持節督云燕六鎮,實乃英雄也!鄭某在黑山讀研兵法之時,還臨過盧公的《卻虜十二策》呢!”
聽聞此句,盧承弼不由愕然。
持節督云燕六鎮?
那是前魏末年,盧家第一位發跡的先祖,為大虞天子征伐天下時候的事兒了!
現如今都到了大周,哪兒還有什么云燕六鎮。
鄭將軍說出這句話,莫非也是一場暗示?
盧承弼在心中暗忖,但還是露出惶恐表情,道:“承蒙將軍不棄,罪臣愿……”
“何來罪臣之言?”
鄭均面露和善,開口笑道:“盧先生忍辱負重,潛伏敵營就是為了今日,實乃功臣也!我觀盧先生,來日必能復令祖故事!”
直接明示。
鄭均自然是知曉對方出身。
宣州盧氏,好大的名頭。
盧氏起自魏朝末年動蕩之時,當時的盧氏先祖慧眼識珠,投奔了大虞的太祖高皇帝,打下了天下,成了虞朝顯赫大族。
后來涉及奪嫡之爭,盧氏先祖慘死,盧家衰落。
直至大周中期,方才又出了元丹武圣,重新輝煌了起來。
因此,鄭均才會以盧氏先祖為由頭,前來言語。
盧承弼聞言,正準備說些什么,卻見鄭均已經看向了其余三人,張口笑道:“諸位或許是被迫降我,但無妨,鳳凰燒尾方能登天,豈效燕雀戀舊檐?張賊事敗,今日得上萬軍士,鄭某猶得一臂!”
聽到了鄭均的話語之后,周寅、游順安、魏凌英三將也只能對著鄭均拱手道是,表示愿為鄭均效力。
隨后,鄭均便傳訊康樂郡城中。
不多時,陳敬仲便從城中飛遁而出,來到這軍營之中,開始商討降兵去向問題。
此番跟隨盧承弼一同投誠的,還有一萬一千多賊兵。
這伙賊兵,之前在張本功麾下,多行不法之事。
不過進了博州之后,倒是沒有什么機會作亂,嚴廷郡之屠,這批兵馬也是因為駐扎在靠近康樂郡之處,未曾參與。
饒是如此,鄭均也感到很頭疼。
畢竟這伙兵馬投降,確實是給自己解了目前兵力不足的圍。
但問題在于,自己麾下的目前七千兵內,近乎半數都是來自于家破人亡的流民群體。
其中雖然也有一部分大義軍降兵,但畢竟是在少數。
如今,可是一口氣多了一萬一千多啊。
這其中,或許會有什么沖突。
一念至此,鄭均不由呼出一口氣來。
而就在鄭均思索之時,一旁有些惴惴不安的游順安開口問道:“素聞將軍有抽殺之舉,我等反正,不知可會抽殺?”
聽到了游順安的問詢之后,鄭均道:“諸位倒戈卸甲,以禮來降,本次便不行抽殺之事了,往日諸多不法,也既往不咎。若是再犯,不必抽殺,盡數誅之!”
聽到了鄭均的話語,游順安這才松了口氣。
至于盧承弼,則是神色不變。
對于他而言,鄭均做什么,也都是無所謂的。
沒什么太大變故。
在讓陳敬仲在這里整頓這上萬降卒之后,鄭均便打算與這新降四人一起,入了康樂郡城之中。
不過就在此時,盧承弼忽然道:“尚有一物,愿獻給明公!”
鄭均聞言,不由挑眉。
接著,盧承弼便囑咐身邊兩名小卒去做事,不多時,披頭散發的左品便被拉了上來。
鄭均見此,也是一眼就瞧出此人的身份。
畢竟當日鄭均追殺張補之時,也遠遠見過這左品一面。
而如今這左品,雙腳綁上鐵鏈,肩胛骨直接被一根粗壯鐵針所穿透,臉上滿是血污,嘴唇發白。
更有數道真罡,挾制住了他的經脈,令他無法催動真罡反抗。
而見著了鄭均之后,那左品顯得激動異常,還不等眾人張口,他便‘噗通’一聲跪倒在地,長嚷道:“鄭公,某愿降鄭公,為鄭公赴湯蹈火,在所不惜!”
鄭均環視一眼,淡定道:“押下去,明日,我親手將此賊殺了祭旗。”
“鄭公做大事,難道要殺壯士嗎?!”左品掙扎著起身,神情激動,“我愿隨鄭公做大事啊!”
聽到這句話,鄭均身子不由一頓。
下一秒,雪守刀出鞘。
一顆腦袋,直接落地。
左品目光呆滯,驚愕萬分。
他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堂堂一個外罡三重的大將要降,竟然不允。
“我進城之前投降,乃是降!如今已被縛住再降,豈不晚呼?”
鄭均冷哼一聲,望著目前浮現出的‘償還進度109,當前償還進度:1181/3000’,霸氣外露:“我早聞,在肅、宣二州,左品多下令屠城,同室操戈,屠城當死!本想多留一日,不過其既然如此多言,那便今日斬了!將左品、劉炎、劉杰等將賊傳首兩郡,以儆效尤!”
而望著鄭均斬殺左品,降者四人皆無動于衷。
反正死的也不是他們。
作罷,鄭均便與眾人入城,不在有所阻攔。
入城第一樁大事,便是召開會議,商討當前局勢。
康樂郡最大的困境已解,雖然有部分殘兵敗將,如張補這般遁走,大概兩三千人,估計會在嚴廷郡打游擊,但問題不大。
接下來,便是兵發嚴廷郡,將嚴廷郡收復了。
如此,自己的功績才更加顯耀。
除此之外,鄭均也要對自己當前的人員部署,進行一次調整。
于是當機立斷,鄭均宣布了當前的人事任命。
鄭均,外罡三重,康樂郡守、博州平寇校尉、督康樂、平章二郡諸軍事。
馮賀,外罡三重,監軍。
陳敬仲,外罡二重,康樂郡尉,統果毅軍兩千七百人。
符離,外罡二重,康樂郡法曹,統驍勇軍三百人。
徐天方,外罡一重,康樂郡功曹,統滄刀軍兩千一百人。
王堂,外罡一重,康樂郡隊正,統康樂郡兩千五百人。
趙哲,外罡一重,康樂郡長史。
卓信,外罡一重,黑甲衛統領,統黑甲衛百人、親兵營兩千人。
喬子敬,外罡一重,妙心縣令。
至于盧承弼、周寅、魏凌英和游順安四人,鄭均也是要著重安排
先是讓外罡三重的盧承弼,擔任鄭均的副手,康樂郡丞。
畢竟此戰盧承弼功勛卓著,確實要大大的提拔,因此將郡丞這個除卻郡守之外最高官職,交予盧承弼。
雖然是要上報朝廷,但鄭均現在上頭有人,走流程的事兒。
游順安,實力一般,只有外罡一重,鄭均就讓他去擔任巨東縣縣令,負責組織巨東縣情況。
而周寅、魏凌英,則是被分別任命為果毅軍副將和驍勇軍副將。
至于降卒一萬一千人,則是一分為三,分別編入康樂軍、驍勇軍和滄刀軍中,每軍三千六百人。
驍勇軍、滄刀軍,都是以平章郡士兵為基礎,因此他們和降兵之中,仇怨不深。
康樂軍雖然也有些摩擦,但這支軍隊的主要目的,是在各縣置辦縣兵的。因此鄭均將降兵之中的弱兵分給康樂軍,讓他在各縣城駐扎便是。
如此,如今滄刀軍便有五千七百余人;康樂軍有六千一百余人;驍勇軍有三千九百余人。
再加上果毅軍的兩千一百人和親兵營的兩千人。
自己目前麾下,已經有了一萬七千兵馬之眾!
即將進入兩萬兵。
不過后勤壓力,也是驟然增加。
“康樂郡處平原,糧食供應綽綽有余,往年朝廷在此地也是囤積糧倉……不過大戰之時,火龍燒倉,多半是沒了……不過好在我丈人家無償提供糧草,能夠度過這一季,等這一季過后,后勤資源就會好熬起來。”
鄭均在心中暗自思忖。
雖然鄭均手下目前沒糧,但蔡家有。
濟世堂也有。
他們的供給,鄭均省一省,都能讓養一支五萬人的軍隊了。
更不要說其他。
不過話雖如此,但后勤命脈掌握在別人手中的感覺,有些不太美妙。
一念至此,鄭均忽然抬頭看向了盧承弼,不由想起了一件事。
盧家的勢力,比蔡家要大上一些。
畢竟盧家可是有元丹武圣坐鎮的!
而蔡家……
目前為止,只有那位通竅巔峰的老侯爺罷了。
鄭均并不知曉蔡家老祖蔡抗已經元丹。
不過,就算蔡家老祖元丹了,家族勢力也是沒有明牌元丹家族盧家要強橫的。
一念至此,鄭均也打起了別的注意,當即道:“盧郡丞,在下久聞令妹多賢淑,嫁于張補后,張……”
而聽到了鄭均的話語之后,盧承弼一個激靈,當即拱手回應:“明公,那只不過是鄉野婦人,冒充我盧家之人罷了,和我盧家斷無干系啊,還請明公明鑒。”
鄭均聞言,不由無語。
我的意思是,你家能給張補神通,還嫁女兒。
我現在表現的可比張補還厲害,也給點啊!
就算少一些也不礙事,蚊子再小也是肉嘛。
“承弼誤會了。”
鄭均微微一笑,也不點明,只是輕笑道:“如今嚴廷、平章、康樂三郡,百廢待興,也是需要一些物資來重振的。”
聽到鄭均這般言論,盧承弼也明白了。
他不動聲色,只是微微頷首。
這事兒他做不了主,是要回去問上一問。
除此之外,也別無他言。
鄭均主宴,盡歡顏。
不過在私下里,鄭均也對盧承弼的態度,或者說對世家的態度有了清晰認知。
自己若是要行大事,敗了。
蔡家也會這么切割自己的。
“還是要提升自己的實力啊!”
宴會散后,鄭均不由感慨萬千。
只不過這次宴會散去,鄭均并沒有第一時間去往辭別大半個月之久的郡守府,和自家夫人蔡安筠云雨。
而是先去尋了魏權,說是要指點魏權武藝。
這便讓魏權受寵若驚,趕忙在鄭均的指點下練武,而鄭均也趁此機會瘋狂‘簽到打卡’,想要早點將這‘流影浮生’給拓印出來。
而閨房之中,蔡安筠則是滿臉期待,在屋內來回踱步,思忖鄭均怎么還沒來。
而不多時,青黛前來傳信,得知鄭均竟在校場教導魏權習武,一時之間不由目瞪口呆了起來。
不過下一刻,蔡安筠便也是思忖:“莫非夫君喜好如此?”
回想了一番,初次見面時,自己可是身著江湖女俠的那套服飾。
一念至此,蔡安筠猶豫了片刻后,便在衣柜里尋了一番,開始換上了昔日‘行俠仗義’時,穿著的那套女俠服飾。
同時,也扎上了馬尾,配上了一把寶劍。
英武不凡。
嚴廷郡中。
張補狼狽逃回。
這次倒是沒有受傷。
全靠他跑得快。
“呼”
張補深深地喘了一口氣,望著周圍,不由面如死灰。
他這段時間收攏殘卒,不過收攏了八九百人而已。
來時兩萬大軍。
歸去八九百人。
這可如何跟叔父交代啊?!
麻了。
張補真的麻了。
他在肅州、宣州縱橫無敵手,無論是誰家的外罡,都不是自己的對手。
怎么剛來博州,就遇到如此挫敗?
難道,我真的不是什么天才?
張補一時失神,不知該如何是好。
不過眼下八九百人,怕是守不住嚴廷郡了。
叔父好不容易打下的嚴廷郡,怕是要就這般棄走。
“唉!”
張補重重的嘆了口氣,他現在要做的當務之急,就是去嚴廷郡的府中,將家眷帶走,趕緊逃去和叔父匯合,及時通知叔父,康樂郡的巨變。
不過就在張補想要趕緊率兵離去之時,卻忽然見到前面的荒丘中,立著一道人影。
而在這荒丘之上,一陣雄渾的真元洶涌!
這滾滾真元仿若滔滔江水,蕩盡天下,足以掃滅諸般妖魔邪氛!
真元!
通竅武者!
張補見此,不由驚愕萬分。
煉血以氣血、蓄氣以真氣、外罡為真罡。
到了通竅,真罡便是進一步熔煉,成就真元!
施展出真元,足以說明,面前之人乃是一尊通竅武者!
來人身著白色的飛魚服,腰間佩掛著閃亮的御賜玉佩,面龐剛毅,兩鬢略顯斑白,身姿挺拔,手中提著一柄鑲金的長劍,劍身上隱隱流轉著光芒。
這等裝扮,足以證明來者身份了。
大周鎮撫司。
其乃通竅修為,多半是宣州或博州的千戶了。
想到這里,張補緊握罰罪戈,心中誕生出一抹悲涼。
“張補?”
那通竅千戶目光淡然,似乎并沒有將張補放在眼里,一人一劍,踏前而去,目光盯著那把罰罪戈:“罰罪戈,怎么會在你手中?”
張補并不曉得什么罰罪戈,聽到了這通竅千戶的話語,當即冷哼一聲,昂著脖子道:“什么會在我手中?這本就是我的!”
他乃大義軍中小張王,輸陣不輸人!
這罰罪戈,就是他的!
張補想來,這把戈多半是那鄭均小賊從哪兒借來的。
如今被他奪走,這鎮撫司千戶絕對是來追責這一切的。
想必,他們也不清楚這玩意兒為什么會在自己手里。
自己只要咬死這把戈是自己的,足以讓鎮撫司,或者說鄭均背后的勢力對鄭均失望。
甚至還能讓他們聯想一下,這玩意兒會不會是鄭均主動送給自己的,所以自己才會如此決絕。
如今自己實力衰退,遇到了通竅武者,是走不了了。
既然如此,他也不會讓鄭均好受!
聽到了張補的話語,那通竅千戶眉頭一挑,緩緩提劍,道:“我乃博州鎮撫司千戶袁評,那事兒是你做的?”
“沒錯,都是我做的!”張補冷笑。
“以你過往戰績,確實能夠如此。”袁評微微頷首,“是張本功讓你做的?”
“這事兒還需驚動我叔父?!”
張補大笑一聲,接著便罰罪戈一指,怒斥道:“姓袁的,休要再問了!我張補縱橫一世,也是在宣州同幾個通竅戰過,就讓我瞧瞧,你的本領吧!”
說罷,張補沒有絲毫猶豫,直接化為一道血光,持罰罪戈襲殺而來!
望著這般模樣,袁評心中雖然疑惑萬分,但還是隨意一劍揮出,直接殺得張補口吐鮮血倒飛而去,然后勾出手來,將那‘罰罪戈’給吸走。
“疑點重重,那金光又是怎么回事兒?而且行兇者用的乃是刀……算了,陛下駕崩,新帝登基,長陽王的那點事兒,不值得朝廷討論,張本功背后有盧家的影子,還是就此結案吧。”
袁評搖了搖頭,看都不看被他一劍斬去的張補一眼,化為一道清風,瞬息之間便消失在了這荒丘之中。
而這八九百潰兵,在這一刻再度潰逃。
至于張補,
已經是氣若游絲,是個將死之人了。
他喉嚨泛著鐵銹味兒,不過還是硬撐著擠出了一個笑容:“死之前……也算,惡心了鄭均一次……”
一念至此,張補逐漸感覺頭重腳輕。
緩緩閉上了眼睛。
至此,陷入了永恒的黑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