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風起云涌第二百一十五章高麗雜報
這些天李維正都是在開京渡過,陪伴家人,也同時給自己好好放松,他已經好幾年沒有這樣愜意了,三天早晨,李維正還沒睡醒,便被大女兒知秋跑來吵醒了。
“知秋,別吵爹爹,爹爹昨晚很累。”睡在身旁的葉紫童連忙起身向女兒擺了擺手。
“可是娘,送報紙的人說今天沒有報紙了,我想看。”知秋眼淚汪汪地央求父親道:“求爹爹去催催他們吧!”
李維正心疼女兒,他一下子爬了起來,把女兒抱在懷中安慰道:“乖乖別急,爹爹等會兒就帶你去報館,問他們今天為什么要停?”
很快,李維正起床收拾洗漱。又換了一身便服,他坐進一頂轎子,把女兒也帶在身邊,知秋聽說去報館,她臉上笑開了花,不用父親吩咐。她早早地就坐在轎中等待了,另一個女兒見姐姐跟爹爹去玩,她也急了,破天荒地丟下弓箭,也鉆進了轎中,轎子里只聽兩個小姑娘在爭搶位子的聲音。
“大郎,你帶這兩個寶貝去報館合適嗎?尤其那個小家伙,當心她給你闖禍。”紫童有點擔憂,丈夫還從沒有單獨帶女兒出過門。
李維正一擺手笑道:“沒關系。我的女兒可是報館的忠實讀者,她完全有資格去質問那幫家伙今天為什么停刊,至于小的那個,我帶她去開開眼界,說不定她以后也喜歡讀報了。”
說完,李維正也鉆進了轎中。“你們兩個小家伙,讓個位子給爹爹坐,要不爹爹不帶你們去了。”
轎夫起轎,在一百多名親衛的簇擁下,向報館方向而去。
《高麗雜報的名字雖然掛著高麗,實際上報館一大部分人都是從明王朝各地請來的飽學之士,報紙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早在中唐,人類歷史上的一份報紙,《開元雜報就已經問世了,只不過是官報,刊登的內容也是朝廷人事變更,皇上的起居旨意等等,和普通百姓一點關系也沒有,但到了宋朝,隨著活字印刷術的推廣,再加上宋王朝的政治環境寬松,民間便開始大量出現各種報紙,刊登的內容也是輕松活潑,貼近百姓自己的生活,直到宋朝被滅,蒙古人始終對漢人實行高壓統治,百花齊放的報業才偃旗息鼓了一百多年,李維正目前所做,不過是恢復了宋朝的某種市民文化罷了。
但事實上,李維正辦報的用意卻十分深遠,一方面,他要從根子上把高麗和大明溶為一體,思想、文化、風俗、語言,其實這和后來日本占領朝鮮推行日語的用意是一樣的,只不過李維正做得更隱蔽一點,更有手段罷了,他鼓勵雜劇在高麗發展也是一樣,高麗人雖然是用漢語。但發音卻不一樣,用的是一種阿爾泰語系的高麗語,但學校和雜劇卻是消滅這種語系最犀利的武器,學生在學校說的是漢語,雜劇用的也是漢語,要讀書,要看懂雜劇,就得會說漢語,久而久之,高麗就會變成大明的一個省。
辦報紙的另一個目的卻是為了開啟民智,日本的明治維新之所以成功。因為它是一場從下而上的新興資產階級運動,發動了最廣泛的民眾參與;而同期中國的戍戌變法之所以失敗,就是它是一場從上而下的變革,中國社會底層都是用人血來治病的愚昧,沒有民眾的參與,就憑幾個無權無勢的精英,當然會失敗。
明之初,人民還沒有那么愚昧,最廣泛的開啟民智,最后讓人民來選擇明朝的發展方向,這是李維正的長遠目標,而《高麗雜報就是他的一次試驗。
轎子緩緩在報館的臺階前停下,報館是高麗國的宗人府,高麗王族早已被屠殺殆盡,宗人府也就閑置無用了,被李維正征用為報館,報館占地面積很大,里面院落重重、古木參天,環境十分幽雅,李維正一手牽一個女兒從轎子里出來,早有親兵前去通告了。
報館的負責人叫楊至,約五十余歲,他原本是朝廷的禮部侍郎,洪武十八年被郭恒案牽連,全家被流放遼東充軍,他一直在金山衛里做個小小文書員,被李維正發現,立刻重用于他,洪武二十五年李維正東征日本時,他便負責在遼東辦學,去年李維正攻下高麗,他便被委托在高麗籌辦報館,《高麗雜報的創刊,就是他注入了大量心血的結果。
楊至雖曾是禮部高官,但他的思想很活躍,并不陳舊保守,竟把一份雜報辦得有聲有色,深受高麗和遼東民眾的喜愛。
不過今天報館卻出了點意外。昨晚排好版的活字版在送去印刷的途中丟失了,導致今天的報紙無法及時發行,楊至忙得焦頭爛額,正帶領一幫編撰重寫昨天的稿子,準備在中午前排好版送去印刷。
聽說李維正來了,楊至連忙出來迎接,他見李維正是牽著女兒來,一顆心稍稍放下了,至少李維正不是來問罪。
“屬下參見大人!”他上前深施一禮。
“楊先生免禮。”李維正指了指大女兒笑道:“我這個寶貝女兒是你們的忠實讀者,每天都是準時讀報,今天沒拿到報紙,便來找我哭訴,一定要讓我來問問情況,今天怎么沒報紙?”
楊至苦笑一聲,連忙蹲在李知秋面前向她抱歉地說道:“小姑娘。真對不起,今天我們的稿子丟了,所以沒印刷出來,現在大家正在努力重編,保證讓你下午看到報紙。”
李知秋見一個白頭發老爺爺蹲在自己面前,她不由有些靦腆,怯生生地問道:“下午真的可以嗎?”
“保證可以,事實上我們已經編好了,現在正在最后的校對!沒問題立刻就送印。”
李維正又接口笑道:“楊先生。我今天是特地來參觀你們報館,你可能接待?”
“當然沒問題,李大人請進。”
楊至連忙將李維正請進報館,他今天是一次來參觀報館,楊至全程陪同,給他介紹得格外詳細,“大人,我們報館一共分三部分,一是探題,主要是高麗太學院的學生們,他們奔赴高麗和遼東各地,去尋找各種有趣的事情,然后寫成文章送回來;二是采編,約十幾人,負責接收各地的稿件,尋找其中有意思的事情,然后分門別類進行整理排版;三就是編撰,也就雜報各個欄目的負責人,他們要對自己欄目負責,必須保證每天都有稿件發,最后就由我來總審,必須我簽了字后,報紙才能送印。”
李維正走進采編的房間,只見一間大房子里坐著十幾個人,桌上堆滿了信件,他們正在忙碌地拆看。李維正忽然想起一事,便笑問道:
“前兩天在征集欄目意見,不知結束沒有?”
“正在忙此事,這桌上的信件起碼一半都是各種意見,大家正忙著拆看呢!”楊至笑著介紹道。
李維正從懷中取出一封信笑道:“這是我妻子的一封建議書,她也是你們報紙的讀者,我就直接放進去吧!”
李維正把葉蘇童的建議書放在桌上,楊至連忙撿起來交給一名采編道:“好好看一看,若有意義就采用。”
李維正在一旁笑而不語,這種小事情走走后門也無妨,這時李知秋卻道:“爹爹,我也有個建議。”
總兵大人的千金有建議,所有的采編都放下手中的活,洗耳恭聽,楊至蹲下來笑道:“你說吧!如果好的話,我們就采納,當場給你獎賞。”
李知秋看了看爹爹,李維正笑著點點頭,示意她可以說,李知秋便道:“我建議你們的文章最好配上圖案,昨天你們四版講看云識天氣。我就不知道積雨云是什么樣子,羽毛云又是什么樣子,如果你們能把各種云的圖案畫出來,那就更看得懂了,還要加點顏色,這樣更讓人喜歡。”
“說得好!”楊至重重一拍膝蓋道:“小姑娘的意見太中肯了,明天我就去找幾個丹青高手,給我們報紙配畫。”
他立刻從桌上取來一個紅紙包,遞給李知秋笑道:“這是我們的一份高獎賞,五兩白銀,恭喜你了。”
李知秋不好意思地接了過來。這時旁邊的妹妹李葉子卻拉著父親的手不依道:“爹爹,我也要!”
李維正蹲下來對她笑道:“這是你姐姐每天看報紙的獎賞,你想要的話,也要跟姐姐一樣,每天找娘或其他姨娘讀報紙,這樣你也能的到獎賞,天天射冷箭可什么都沒有哦!”
李葉子羨慕地望著姐姐手上的銀子。心里想著不是去讀報紙,而是盤算著怎么把它搶過來,可憐她父親用心良苦,卻一點效果都沒有。
由于印刷廠不在這里,很快便參觀完了報館,李維正隨楊至走進了主審室,他可不是參觀一下報館那么簡單,他是高麗和遼東的最高領導人,他有重要指示要對楊至交代。主審室里不僅楊至一人,另外幾名主要報館負責人也參與了旁聽。
“各位,其實我很早就想告訴大家了,我為什么要辦報紙,固然是想開啟民智,但更重要的目的是我想讓高麗成為大明的一個省,朝廷在高麗建立都司,但我也知道,如果用武力強迫高麗人臣服大明,會激起他們的反抗,所以就要用軟刀子,用我們的漢文化給他們洗腦,讓他們漸漸認同自己也是大明一份子,報紙就是最好的軟刀子,讓高麗老百姓喜歡,讓他們迷戀,要讓報紙的內容成為他們生活的指南,讓漢文化滲入他們的骨髓,要讓他們和漢人一樣過同樣的節日,有同樣的風俗,這樣,下一代的高麗人就會忘記自己的風俗,忘記自己的語言,忘記自己是高麗人,到了那時,他們就會爭著喊著要加入大明,成為新漢人,你們明白嗎?這就是你們辦報的方向和宗旨,待條件成熟時,你們不妨多辦幾份報紙,動作要更大膽一點,要和雜劇聯手,捏成一個拳頭。只要堅持我的原則和方向,我會給你們足夠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