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穿越時空的蝴蝶

三、什么是“民國范兒”?

更新時間:2013-01-11  作者:老老王
三、什么是“民國范兒”?

好了,對于當代某些知識分子懷念民國的深層次根本原因,在上一部分已經有了初步的描述。那么,他們有關于提高自身經濟待遇的要求,到底有沒有一定的合理性呢?

……這個……該怎么說呢?尊重知識分子這個說法,應該是絕對沒有錯的。

但有一點請大家先弄清楚,我們到底應該尊重怎樣的知識分子?

或者說,究竟是哪一類的知識分子,才能給我們這個社會真正地創造出財富和價值?

近年來,國內學術界有個很時髦的名詞,叫做“民國范兒”。大概意思就是說,民國時代雖是社會政治上的動蕩亂世,卻是人文精神上的蓬勃盛世——大師輩出、精英涌現,一個個都有著獨特的人格魅力,自由的生活方式和高昂的精神氣質,把這些民國時代的節操和風骨歸納起來,就是所謂的“民國范兒”。

總之,從清朝上溯整個中國古代的那種士子之氣,那股“以天下為己任”的博大胸懷,于民國時代的教育界和學術界猶有遺風。可惜隨著眼下的社會風氣日益浮躁,在如今我國的大學里,已經幾乎沒有那種清高不凡的氛圍了。所以,過去那些充滿古典中華士人風骨,又結合了近代西方進步思想的“民國范兒”,實在是我輩信仰空虛的現代人,應當仰慕和借鑒的經典對象!

嗯,這番論述不能說沒有道理。但不知大家有沒有注意過一點,這些“很有范兒”的“民國時代精英人物”,如章太炎、蔡元培、陳寅恪、梁漱溟、梅蘭芳、徐志摩、聞一多、魯迅、張愛玲、梁啟超……雖然確實是名聲如雷貫耳,令人高山仰止,肅然起敬,可他們基本上都是搞社會科學的文化人,學的和研究的都是教育、文學、外語、歷史、哲學、藝術之類,卻很難找到什么工科和理科的人才。

而我們比較熟悉的老一輩科學家,例如錢學森、李四光、竺可楨等等,幾乎都是從國外留學回來,因為國內沒有培養和扶持優秀科學家的條件,在民國時期也看不出什么很特別的“范兒”——這就有些奇怪了,以北洋軍閥時代的教授待遇之優厚,大學經費之充足,難道就蓋不起一個實驗室嗎?要知道,20世紀早期的科學研究,其所需經費還遠沒有后來那么龐大啊?

事情的真相是這樣的,在民國前期,北洋軍閥統治時代的中國各所大學里,文科生和理科生的比例極度不平衡——學習文法藝術的文科生獨占鰲頭,竟然達到了學生總數的90以上!

而與之相對應的是,在大學里攻讀工科、農科的學生卻寥寥無幾,連商科都沒啥人,講這些課程的教授也很少。只有醫科稍微強一點,但也好得有限。

唉,在當年北京的那些大學里,第一是文科,第二是文科,第三還是文科!

除了醫學和外語之外,如果你還要想學一點實用的先進技術,就只能到國外去留學了。而且在學成之后,也很難歸國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只能留在海外謀生——舊中國的工業實在是太落后,海歸的工程師和科學家除非是自己辦廠創業,否則簡直是毫無用武之地。

總之,在民國前期的大學里,理科的情況真是叫做一個悲劇!據說就連學家政的女孩子都要比學工程技術的人更多!哪怕是在日后以“理科第一”而聞名全國的清華大學,當時的教學內容居然也還是以政法、文學和神學為主,每年的理科畢業生從來都不曾超過100人!

上帝啊,民國時代的舊中國,明明最缺的就是現代化工農業,最落后的就是現代科學技術,但卻偏偏只培養了這么少的一點兒理科大學生,其中很多最優秀的人才還要移民出國,對一個好幾億人口的大國來說有啥用啊!民國的工業要能發展得起來,那才是有鬼了!

那么,民國時代的大學教育,為什么會辦得如此不科學?明明國家在工業和科技上全面落后,急需建設現代化產業的科學技術人才。可是在大學里卻把經費向文科極度傾斜,反而對理工科毫不重視?

民國的大學教育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怪誕的狀況,自然是有著多方面的原因。

事實上,在經歷了新文化運動和“五四”運動后,民主與科學的觀念,已經在中國的知識界深入人心,社會上一直都在強烈要求發展實用科學,培養實用人才。

但問題是,當時的中國經濟落后,人才匱乏,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學的人才更是奇缺。而且,文科大學只要有圖書館和教室,再湊齊了教師即可招生開辦。理工科大學卻必須購置大量昂貴的教學儀器設備(國內基本不能生產,進口則需要天價)、教育經費要求更高,教師的聘請也極度困難。

因此,在當時想要辦一所兼具文科和理工科的綜合性大學,實在是難上加難。于是,很多辦學者不得不降低大學設置標準,先把耗資較少的文科學院創辦起來。

上面說了在中國興辦理工科大學的客觀困難,而另一個最關鍵的因素,則是由于主觀方面的不重視。

——在傳統上,中國就是一個由文官統治的國度。而所謂的文官,在很多時候就是文化人的另一副面孔。在我國的古代歷史上,那些知名的文人們無論是否出仕,總是與統治階層有著千絲萬縷的關系。

所以,在封建科舉體制之下的高等教育,例如“國子監”、“太學”之類,其實就是高級官僚的專門培養機構。而北大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同樣也是如此。一定要做個類比的話,基本相當于如今的黨校。因此自然會更注重于傳統文學、政治、法律、財政乃至于傳統禮儀道德方面的教育,最多再加一些外語、國際政治和世界歷史之類的“新式”內容進去,就已經算是符合時代潮流了。

而當時的學生們之所以要去讀大學,大部分人的最終目標也跟過去封建社會的讀書人類似,就是為了當官——所以自然要學法律和行政,沒有多少人愿意去學習跟仕途無關的理科。

至于西方人在中國開辦的大學,最初的目標是培養一批親近西方的中國本土政治精英。在民國年代,每年都有上千名甚至幾千名大學生,從英美教會和民間教育機構在中國創辦的大學畢業,然后進入政府或工商業領域就業,而他們的政治觀點自然普遍傾向于親美、親英。

為了適應這一需求,這些學校的課程也是以文科和神學為主——前者用于滲透上層建筑,后者則向底層民眾傳播影響力——最多再辦一些醫科課程,卻并不怎么愿意為中國培養出工業和科技人才,從而為自己本國的企業在中國市場上制造競爭對手。

唯一的例外就只有德國,或許是因為德國人的心眼兒比較實,在割占了青島之后,于1909年開辦了一所當時亞洲第一的理工學院——德華大學。并且以德國式的嚴謹,為中國培養了一批相當優秀的工程技術人員。可惜這所學校僅僅辦了5年時間,就隨著日本在1914年攻占青島,而從此灰飛煙滅了。

外國人在中國的辦學,有著各自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而民國初年那些主持大學教育的中國人,盡管在一輪又一輪西方堅船利炮的猛轟之下,已經明白了西方科學的重要性。但出于傳統士大夫的理念,對這些“奇技淫巧”仍然多少有些抵觸,不怎么愿意把它們放進相當于“國子監”的大學校園之中。

例如民國時代的教育界泰斗蔡元培先生,在早期就認為大學不應該開辦理科,只要有文科、醫科和藝術類的內容就已經足夠。至于理工之類的科學技術人才培養工作,則應當由專科職業學校來承擔。

他的觀點也不能說是全錯,畢竟近代的德國就曾經這么搞過(后來改了)。但問題是,當時北洋政府撥下來的非常有限的一點教育經費,幾乎都給了諸位耍筆桿子的大師們去鉆研傳統國學,順便教導諸位未來的官老爺們各種傳統文化,實在是沒錢再辦各類理科的專科職業學校了。

同樣的道理,在民國初年,那些北洋軍閥之所以對待大學校園里的師生們十分客氣,也不是因為他們思想進步、重視教育,而是恰恰相反——在他們的腦子里,依然延續著過去清朝的舊思維,普遍把北京城的那些大學,看成是“太學”、“國子監”之類的高級官僚預備隊,自然要待遇優厚,態度客氣才行。

——在中國的封建王朝時代,那些讀書人,尤其是身具功名的士子們,就和民國年間的大學生一樣,經常做一些集體請愿或者集體抗議的事情,甚至還有罵皇帝的,很類似現代西方國家的示威游行。例如康有為這位廣東舉人,就在甲午戰爭期間搞過“公車上書”,一度拉起了上千名進京趕考的舉子共同行動。

而對待這些未來的官僚成員生力軍,不管是再怎么專制腐朽的朝廷,也都總是表現得異常的寬容,一般都會派出重臣耐心勸解,最多就是懲處幾個帶頭的人,幾乎從來沒有過查封國子監,把師生盡數下獄的瘋狂舉動——因為這些人就是未來的朝廷官員,如果過分地得罪了,豈不是就要擔心在日后被秋后算賬?

相反,要是鬧事者并非身份特殊的士人,而是一般草民……那么通常就是血腥鎮壓沒商量了!

于是,就在民國初年的動蕩歲月之中,面對著遍地的文盲和失學兒童,一片空白的民族工業,這些充滿了“民國范兒”的大師們,卻心安理得地揮霍著僅有的一點兒教育經費,悠然自得地研究著歷史、哲學、書畫藝術之類缺乏實際意義的“傳統國學”,或者翻譯一些西方文學名著,同時對落后愚昧的國民視而不見,還自詡為國家柱石、社會脊梁……這究竟應該說他們是沒良心呢?還是說他們沒頭腦?

有人看到了這種現象的荒誕,比如說魯迅,他認為不事生產的知識分子獨自富裕,是很恥辱的;有人卻覺得這才是知識分子應當享受的待遇——沒有人民的苦難,哪有士子的享樂?例如說胡適。

在過去,我們認為魯迅是對的。現在卻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推崇胡適的理論。

大家在這里不妨設想一下,假如在百廢待興的建國初期,我黨不肯花錢搞現代化建設,構筑自己的獨立工業體系,而是富有超前意識地組織了大批國學宗師和考古學家,去搞“夏商周斷代工程”,號稱要以此來提高民族榮譽感……不知老百姓會怎么想?恐怕只會大罵政府昏了頭本末倒置吧!

所以說,北洋政府投入僅有的經費,養了一群窩在大學象牙塔里的“國學大師”和“留洋高材生”,卻無視了遍地的文盲和一片空白的科研領域……這樣只重視“貴族教育”的“民國范兒”,難道就很好?

在此摘錄雜志《翻閱日歷》當中對“民國范兒”的一個定義:“……如果非要定義“民國范兒”的話,我想,或許可以用‘貴族精神’來指稱……第一是‘自尊精神’,第二是‘講求原則’,第三是‘保持低調’,第四是‘淡薄名利’……”

上面的這些描述不能算錯,也不是沒有道理,但如果我只要寫寫文章上上課,就能跟這些大師們一樣每月收入10萬以上,還有大筆稿費和版稅進賬的話,那么我想我應該也可以變得很有“民國范兒”……

在搜索引擎輸入 穿越時空的蝴蝶 龍之谷中文 或者 "穿越時空的蝴蝶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穿越時空的蝴蝶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