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御駕親征,可不是一次說走就走的旅行,事務之繁雜實在是外人難以想象。
雖說開戰的計劃定在明年的春天,準備工作卻已經展開。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下,天子劉禪離開了成都,浩浩蕩蕩的趕往第一站:漢中。
由成都向漢中,有兩條道:一條是陸路,經廣漢、梓潼,越劍閣、馬鳴閣,進入漢中西部沔陽一帶,也叫金牛道。當初諸葛亮北伐,就是采用的路線。一條是水路,由江州經巴郡,道宕渠,再經棧道至漢中成固。這條路經由米倉山,所以又叫米倉道。
天子由成都北行,走金牛道。走金牛道是不經過巴西郡的,不過天子過了劍閣之后,在廣元縣駐留了一段時間。在這段時間內,巴西郡的不少豪強沿西漢水上行至廣元,拜見天子。
這其中就包括狐家、馬家、黃家這些曾經或依然在蜀漢朝堂上占據了重要地位的世家。他們求見天子,奉上貢物,表示忠心,天子當然也要大加賞賜,封賞官爵。
黃崇就是其中的代表。
黃崇是黃權的兒子。夷陵之戰,黃權退路被截,又不愿降吳,只得投降魏國。因為劉備的原因,黃權的妻子沒有受到株連,但是因為黃權在魏領益州刺史,多少對蜀漢不利,再加上黃崇當時年幼,所以一直沒有入仕。
這次諸葛亮要借助巴郡豪強的力量,重新奪回朝堂上的控制權。黃家就成了其中的一個代表。黃崇被拜為尚書郎,成了尚書令蔣琬的僚屬。
巴郡豪強之所以出了那么多將領,是因為巴郡與蠻夷相接,蠻勇之風不減,而且與蠻夷部落的頭領有很深的聯系,王平當年就是與樸胡、杜濩等部落頭領一起降曹的。這些人來拜見天子,當然少不了勇猛善戰的板楯蠻,七七八八的湊在一起,大概有一千多人,全是剽悍善戰的年輕蠻子。
這些蠻子被編入皇帝親軍。成為青羌五部以外的又一支力量。同歸虎步營統轄。虎步營的校尉叫張嶷,巴郡南充國人。劉備定蜀的時候,山賊攻打南充國,張嶷逃亡之際。不忘夫人。背著夫人一起逃命。險些為賊所傷,因此成名。后來做州從事、都尉,建興五年。諸葛亮進駐漢中的時候,綿竹有山賊搶劫過路的軍用物資,張嶷率郡兵進討,斬首五十余級,由此得到諸葛亮賞識。這幾年,他本來以牙門將隨馬忠作戰,馬忠調任鎮東將軍之后,諸葛亮把他留了下來,任虎步營校尉。
張嶷本人就是巴郡人,熟悉這些板楯蠻的習俗,把這一千多板楯蠻交給他統領,是再自然不過的事,誰也不會有什么疑惑。
類似的事情還有不小,看起來不大,也沒什么反常的地方,可是這些事集中起來看,卻有一個共同的特征:朝堂上突然崛起了一支由巴郡人為主的力量,這些人有文有武,雖然地位都不怎么顯眼,卻非常重要,絕大部分人在天子身邊。
與這些人相比,擔任羽林中郎將多年的張紹卻像個外人。
天子親軍不僅是帝國裝備最好,戰斗力——在理論上應該是——最強的武裝力量,更是各級官員的搖籃,在實行孝廉制度和質子制度的時候,進宮做郎官就是仕途的起點。按照制度設計的目的,至少有八成以上的官員應該出身天子親軍,這也是天子間接治理天下的明證。戰亂時期,地方軍作戰任務頻繁,容易立功,不經過這條仕途的人大大增加,可是絕對數量來說,依然是親軍出身的人數占優。
劉備時代,親軍以白眊軍為代表,最高指揮官是陳到。劉備去世之后,陳到被諸葛亮派往永安,脫離了親軍系統,再后來,陳到被派往江陵,白眊軍回到了親軍系統,卻換了指揮官。
虎步營,也就是禁軍中的步兵,在夷陵之戰中損失殆盡,幾乎是諸葛亮后來利用青羌五部建立的,當然也控制在諸葛亮的手中。姜維剛剛降漢的時候,就曾經任過虎步中營統領,諸葛亮第二次北伐時,虎步營隨姜維在隴山一場惡戰,幾乎全部葬送在張郃和夏侯霸的夾擊之下,從此一蹶不振。現在的虎步營是新招募的羌兵,經過三年多的教練,具備了作戰的能力,算是恢復了虎步營的制置。這些新建成的虎步營,現在就掌握在張嶷的手中。
除了虎步營和白眊軍之外,天子親軍中還有兩個組成,一個是虎賁中郎將所領的虎賁郎,一個是羽林中郎將所領的羽林騎,不過這兩支力量都太少,沒什么影響。暫時兼領虎賁中郎將的是光祿勛趙統,手下只有三百多虎賁郎,而且是幾乎沒上過陣的,羽林中郎將張紹手下有一千多羽林騎,同樣沒什么戰事經驗,只能做做儀仗。
換句話說,天子親軍現在掌握在諸葛亮的手中,和大將軍李嚴沒有一點關系。甚至可以說,李嚴這個統中外軍事的大將軍從頭至尾都沒能掌握天子親軍這一支數量不多,地位卻至關重要的武裝力量。
張嶷等巴郡人得以進入這個系統,還得歸功于荊襄系的表態。隨著向朗表明了態度,支持魏霸,諸葛亮當然不能再由背叛了他的荊襄系控制天子親軍,向寵悄無聲息的退出這個系統,到最偏遠的永昌任太守,就是一個最明確不過的信號。
就在魏霸丁憂的這兩年多時間里,諸葛亮已經不動聲色的完成了禁軍系統的調整。巴郡系進入朝堂,不過是一個順理成章的結果。
張紹知道這些情況,卻無法發出反對意見,他能做的只是把消息通知給魏霸。魏霸收到這些消息后回復張紹說,你不要急,現在丞相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你實在不能忍,就辭職到我這兒這來,如果還能忍一忍,就什么也別說,等到了關中,大將軍李嚴會照顧你的。
張紹考慮了很久,決定還是暫時忍一忍。他現在到魏霸那兒去,等于是落魄投奔,很沒面子。不如再等等,說不定還有翻身的時候。
張紹送出的消息,被魏霸轉給了李嚴。
李嚴心如急焚,因為他知道的情況遠遠比這個更復雜。
宗預轉步兵校尉,奉命重組北軍五校。北軍五校是原來正統的禁軍系統,不過從漢末開始,北軍五校就被撇在一邊,失去了原有的地位,兵力少,總共不到三千人,缺額嚴重,談不上什么戰斗力,五校尉其實就是安排某些人的閑職,品級很高,權力很小。廖立當年就做過長水校尉,現在的長水校尉是諸葛均。
在此之前,諸葛亮行文大將軍府,建議由馬承任北軍中候。
北軍中候只是一個六百石的小官,在級別上算不了什么。可是北軍中侯監管北軍,這個問題就嚴重了。北軍現在不算什么,然而諸葛亮要重組北軍,連宗預都轉為步兵校尉,誰知道北軍的實力會擴充到什么地步。
然而李嚴不好反對,一來北軍是禁軍系統,是天子親軍,他反對的話,理由不足。二來馬承是馬超的兒子,妹妹馬文姍又嫁給了劉理,功臣之后,貴戚之臣。扶風馬家在關中也有相當的影響力,反對他的任職,理由不足,打擊面太大。
李嚴和法邈商量之后,決定順水推舟,借著諸葛亮擴充五校的機會,在其中爭取一兩個職位。如果能控制一兩個營,也是一件好事。
官職的爭奪可以考慮,但北軍五校擴充之后,帶來的問題也是很明顯的。北軍五校中,步兵營是步卒,射聲營是弓弩士,剩下的屯騎、越騎、長水三營都是騎兵營。諸葛亮擴充五校,最可能的目的還是加大禁軍中騎兵的份量,并因此通過李嚴的手來裝備馬鎧。
馬鎧的錢,是要李嚴來掏的。
三個騎兵營,少了不能少也要三千騎,很可能是五千騎左右。五千套馬鎧是一筆巨款,足以讓李嚴掏空家底。面對這個難題,李嚴又不能退縮,否則,他就只能放棄所有的權利。
李嚴無奈,和法邈商量說,能不能向魏霸賒欠一些。
法邈表示反對,你又不是給自己打仗,怎么能以私人交情來為國家辦事呢。與其賒欠,不如由丞相府出面,用涼州的戰馬來換。戰馬現在控制在姜維的手里,車騎將軍現在缺馬,他肯定愿意這么干。而且,錢糧的事本來就應該由丞相負責,丞相給你出難題,你就不能反其道而行之?他如果不能解決,那無法給禁軍裝備馬鎧的事,自然不能怪到你的頭上。
李嚴覺得有理,上書天子,要求丞相府解決包括馬鎧在內的軍資錢糧問題。
諸葛亮沒有隨行,他本人還留守成都,這封奏疏送到天子面前之后,天子沒有什么意見,直接交給了尚書令蔣琬。蔣琬不敢怠慢,以最快的速度將這個消息通報給諸葛亮。
隨著這封上書送到天子面前的還有一封舉薦書,李嚴建議天子超擢關中籍將領馬操、金權入北軍五營,分別擔任屯騎校尉、越騎校尉。他說,這兩個人通曉騎射,作戰勇敢,當年隨魏霸作戰的時候都立有戰功,這些多年一直沒有升職,讓人心灰意冷,如果能通過超擢這兩個人來提升一下關中將士的士氣,對接下來的大戰有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