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世凱對蕭天甚是親善,也許是因為蕭天表現出了自己的過人之處,被袁世凱視為北洋系年青將領的杰出代表,也許是因為蕭天是袁世凱最器重的部下之“子”的緣故。
兩人在書房里也不知談了多久,袁世凱從做人的道理,到做官的訣竅,北洋如何強大起來,自己當初出賣維新黨人時候的無奈等等等等,竟是傾囊告訴給了蕭天。
蕭天聽的非常仔細,生怕漏了一個字。
自己原本以為知道袁世凱是個什么樣的人,但這番長談,才知道自己其實了解的太少了。
在蕭天所掌握的知識中,歷史上對這位大帥評價向來以負面為多,但是這些負面評價又是否真的公正?
正是面前的這個未來的大總統,廢除了在中國沿襲一千多年的科舉制度,大力興辦各級新式學堂教育,引進了西方先進科學技術,廣泛延納從海外學成歸來的新學精英并委以重任。自小站練兵到接掌北洋,袁世凱建立了中國近現代第一支新式軍隊,采納西法編練新軍,并與徐世昌等編就了兩部兵書《新建陸軍兵略錄存,《訓練操詳晰圖說。
袁世凱廢除衙門創立警察治安管理模式,領銜仿效西方建立巡警制度,成立中國第一支警察部隊,令中國軍警分離。袁世凱還積極開礦設廠辦公司,發展實業經濟,甚至在遭譴歸隱之后還說出“官可不做,實業不可不辦”的話。
在財政捉襟見肘的情況下,袁世凱寧可壓縮軍隊,也要推廣全部免費的國民學校,即四年制初級小學。
袁世凱在推動中國走向近代化的路上確實做了很多實事,比一些以“革命者”自居的人做得要多的許多。
而在維護國家領土完整上,也正是這位日后的大總統,以晚清從來沒有過的強硬態度在談判桌上逼迫俄國、蒙古簽訂了《恰克圖協約,外蒙古分裂勢力被迫取消獨立,俄國承認外蒙古為中國領土。
他力圖恢復中斷二百多年的傳統漢文化,斷然拒絕承認英國企圖分裂西藏的麥克馬洪線,維護了西藏的領土主權.......
像這樣的事情實在是太多太多了。
至于稱帝?也許稱帝真的是袁世凱這一生最錯誤的一個選擇。
但這是一個以立法形式下令永不錄用太監,永不錄用宮女,永不用各地進貢,皇室成員不得組織政黨,不得擔任重要政治官員,皇室成員不得經商與普通百姓爭利的“皇帝”;
這是一個當時知識分子中的精英,以及鼓吹民主自由的斗士所共同推舉出來的“皇帝”,因為他們認為君主立憲更適合當時中國的國情,沒有皇帝的國家未必就能實行民主,有皇帝的國家未必不能實行民主;
這是一個歐洲列強、以及日本生怕袁世凱一旦稱帝,中國就會重新強大的“皇帝”......
如果袁世凱沒有選擇稱帝,后世對他會是一個什么樣的評價?沒有人能回答這個問題。
歷史有的時候就是這樣,在一個人生十字路口你做了一個自己認為正確的選擇,但卻會讓你身敗名裂......
蕭天忽然想到了袁世凱曾經說過的一句擲地有聲的話:
“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
“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蕭天低低地說出了這句話。
“什么?”袁世凱沒有聽清。
蕭天大了一下膽子,把袁世凱的這句名言借取了一下:“大帥,我說若是我們能夠埋頭苦干,十年之后必然能夠重新超過日本!可惜......”
蕭天想說的是可惜在滿清統治之下,這樣的理想只能成為幻想。如果袁世凱現在能夠舉兵推翻滿清,蕭天相信自己一定會不顧一切的以性命相助!
“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袁世凱也重復了一遍這話,忽然說道:“蕭天,我知道你恨日本人,難怪啊,予才就是死在日本人手上的。可是這一句‘埋頭十年與日本抬頭相見’,好,甚好,我中華上下若都能埋頭苦干十年,何懼任何列強?”
說著像是有無限感慨:“我中堂堂堂上邦之國,如何淪落到日本一彈丸小國亦敢欺到頭上?可嘆,可恨!可朝廷里的大臣,想的卻不是如何富強中國,想的盡是些齷齪勾當,算了,算了,不說了。”
說著忽然拍了拍肚子:“奇怪,為何剛剛用過早餐,這肚子又餓了?”
袁世凱這么一說,蕭天也感覺到了饑餓,此時外面有下人說道:“老爺,該用中飯了?”
中飯?蕭天和袁世凱面面相覷,袁世凱起身推開窗戶,忽然哈哈大笑:“這一談,竟然從上午說到了中午,你我竟然毫無察覺。走,走,吃中飯去。”
兩人笑著走了出去,外面忽爾有人笑道:“袁慰庭,何事如此開心?”
蕭天吃了一驚,誰那么大的膽子敢這么稱呼大帥?
就看到外面走進來一個年輕人,目光炯炯有神,溫文而雅之間卻又透露著氣度不凡。
“哎呀,我的皙子,你可真會挑時候,一到用飯時間準來。”袁世凱大笑著迎了上去。
皙子?楊皙子?楊度?蕭天一下就想到了這人。
袁世凱拉著那人的手,來到蕭天面前:“來,給你介紹一下,這位是楊度楊皙子,我已經向朝廷推薦他進朝廷為諸大臣講授憲法了。”
果然是那個做《湖南少年歌,帝王術的傳人,蔡鍔的至交好友,孫中山為了請其做為自己幫手,在日本和其秉燭而談三天三夜也未能改變其心志的楊度!
尚未等袁世凱為楊度介紹蕭天,楊度已經上下打量了下蕭天:“袁宮保莫說,我來猜猜,這樣年輕,又能和大帥如此親密,此人必是十一標標統蕭天無疑!”
蕭天笑著點頭承認,楊度拍手笑道:
“蔡松坡曾給我來信,說十年之后中華豪杰非蕭天莫屬,能承北洋大業者亦非蕭天莫屬,不想今日竟然在此得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