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品也就是說世間萬物原本就不存在什么是是非非,只是人們所在的觀點不同,執著于那顆心,放不下那些該放下的,同時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觀點,只有人心那一個衡量的東西存在,所以往往這個標準而失去了真的自我。
第十八品一體同觀分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想想,釋迦牟尼有
眼嗎?”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釋迦牟尼有
眼。”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想想,佛有天眼嗎?”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釋迦牟尼有天眼。”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想想,佛有慧眼嗎?”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佛有慧眼。”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想想,佛有法眼嗎?”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佛有法眼。”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想想,恒河中有許多沙粒,那我說這些沙粒是沙粒嗎?”
須菩提回答道:“是的,世尊,你說的是沙粒。”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再想想,如果像恒河中的很多沙粒一樣,大千世界中有像恒河沙粒那樣多的恒河,如有像這多恒河中所有沙粒那樣多的佛世界,你認為這佛世界是多還是不多?”
須菩提回答道:“很多,世尊。”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這么多佛土中所有眾生的各種心念,我都知道。”
須菩提回答道:“這是什么原因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我所說的各種心念,都是非心念,只不過叫做心念。”
須菩提回答道:“那您又是如何知道的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說:“須菩提,過去了的心念已過去了,現在的又過去了,未來的還未來,也不可得。”
這一品說的很實在,也是我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過去,現在,未來,這三部曲,部部相扣,部部相依,過去已經成為不朽,現在卻在眼前最清晰,未來琢磨不定,不要再去懷念過去,也不要盯著未來不放,要緊緊的抓住現在,現在才是屬于自己的!同樣一個沙粒里面就有一個世界,只不過我們看不到罷了,大千世界只有現在才是最真實的,如果執著于過去,你將一事無成。
第十九品法界通化分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我問你,倘若有人用裝滿三千大千世界的七寶用來布施,那么此人因為布施的因緣所修得的福德多不多?”
須菩提回答道:“是很多,世尊。此人因布施的因緣所得的福德是很多。”
釋迦牟尼又問道:“須菩提,假如福德有一個實體的話這一品講的東西很現實,也很實在,也就是說我們去衡量一些東西,不要因為他是實體存在的東西我們會體會到他的多少,他的的好與壞,那些看不到摸不到的東西我們就去忽略了,人就是這樣喜歡那些看到的,那些看不到的都拋到腦后,往往那些無形的才是最珍貴的。
第二十品離色離相分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再想想,可以憑佛的圓滿
來見到佛嗎?”
須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不能以有相來見到如來。”
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為什么呢?”
須菩提回答釋迦牟尼道:“因為如來所說的
,若依真諦來說即是非
,只是叫其
釋迦牟尼繼續問須菩提道:“須菩提,你再想想,如來可憑各種完美的
相來認識嗎?”
須菩提回答道:“不可以,世尊。如來不應當憑各種完美
相來認識。”
釋迦牟尼繼續問道:“什么緣故?”
須菩提回答釋迦牟尼道:“您所說的各種完美
相,即非具有各種完美
相,只不過是一個假名而已。”
這一品說的很簡單,我們所在的人不是完美的,其實我們所有的完美沒有什么完美,只是相比較而言罷了,我們只能做到接近完美。
第二十一品非說所說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你不要以為釋迦牟尼有這樣的念頭:我應當有所說法。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須菩提問道““那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說:“如有人說佛有所說法,那他就是在誹謗佛,就是不能理解佛法的緣故。須菩提,所謂說法,其實無法可說,只是說他在說法。”
這時,長老慧命須菩提問釋迦牟尼道:“世尊,可有這樣的眾生,在您寂滅后,聽見此經,他還生不生信心呢?”
釋迦牟尼說:“須菩提,那些眾生,并非真正的眾生,也非非眾生。”
須菩提問:“這是什么原因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須菩提,所謂眾生,他之所以成為眾生,也就是因為他們是非眾生,只是叫他們為眾生。”
這一品所講的很簡單,也就是說我們現在要區分開一些眼前的東西,是也就是非,非也就是是,看你怎么去定義,不要因為你心中的那份是非而影響到你的前進的道路。還有就是不要把自己看的多重要,你自己并不是多么的偉大,其實你自己還不如一個塵埃重要,你只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存在,但是如果這些微不足道的的東西多了那也成為一種力量的存在。
釋迦牟尼回答道:“正是這樣,正是這樣!須菩提,我于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無所得,須菩提一點法都沒得到,只是說我成就了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
這一品講的是我們有時候去學習,去渴望一些東西,到后來我們認為自己學到了,其實我們一點都沒有學到,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的層次提高了,返回來觀察一下我們以前得到的好像是不對的存在,沒有什么是真真正正的存在,也是就是我們當回頭看一下后發現我們現在一無所有的時候那就離大智者不遠了。
第二十三品凈心行善分“再說,須菩提,佛法講平等,沒有高下之分,因此稱其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用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的心念,來修持一切善法,就能得到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們說的善法,也即非善法,只是稱其為善法。”
第二十四品福智無比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須菩提,假如三千大千世界中像所有的須彌山王這么多的七寶聚在一起,有人拿它用做布施。如有人對這部經,甚而至于只對四句偈說等,堅持接受,修持誦讀,給他人講解,那么前面作布施之人的福德,趕不上他的百分之一,百千萬億分之一,以至無法用數字來表達。”
這一品講的道理很簡單,也就是說我們不要去可拿著一些看得見的東西和看不見的東西比較,那是沒有可比
第二十五品化天所化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須菩提,你再想想,你們這些人不要說佛有這樣的心念:我應當滅度眾生。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想法。”
須菩提問道:“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實際上并沒有眾生需要佛來滅度的。如說有,那么佛就有了自我、他人、眾生、長壽者的相狀。須菩提,佛說有我,即非有我,然而凡夫俗子卻以為確實有我。須菩提,凡人,就是佛所說的非凡人,只不過名叫凡人。”
這一品講的有時候我們都是很自我,看到他人怎么樣怎么樣,到最后來影響到的還是自己,我們不要因為他人怎么樣,我們自
怎么樣,從而摒棄了我們應該要做的事
,我們的目標,要有一顆堅定地心。
第二十六品法
非相分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須菩提,你再想想,能憑佛的三十二
相來認識佛的本
嗎?”
須菩提答:“是的,是的,能夠憑佛的三十二
相來認識佛。”
釋迦牟尼說:“須菩提,如果憑佛的三十二
相就能認識佛的本
,須菩提對釋迦牟尼說道:“世尊,按我對您所說的意思來理解,不應該通過三十二相來認識佛。”
此時,釋迦牟尼佛祖說了四句偈語:“若是以色來見我,以聲音來求我,那些人是走了邪道,所以不能見如來。”
這一品講的是我們自己看到的事物,人或者是物,不要只看他的表象,還有很多是隱藏在內在的,我們是不能看到的,如果因為一個事物的外表丑俊美好我們就去斷言那就是大錯特錯了。
第二十七品無斷無滅分釋迦牟尼問道須菩提道:“須菩提,你如有這樣的念頭:佛不是因為具有圓滿
相的緣故,而修得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不要有這樣的念頭:如來不是因具備了完美
相的緣故而修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的。須菩提,如你有此心念:生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人,認為一切法都是空的,那么須菩提,千萬不要有這種想法。”
須菩提很是迷惑的問道:“那又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回答須菩提道:“因為生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的人,是不能保持空的相狀的。”
這一品看似和以前的有點相悖,但是你細細體味下還有不一樣的,這里說成為至高無上,大徹大悟的智者,都不是保持空的相狀的,也就是說人不能沒有追求了,不能不去管任何東西了,當你成為真正的智者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其實你內心做裝載的東西很多很多。
第二十八品不受不貪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假如菩薩用裝滿恒河的沙粒那么多的世界七寶用來布施;假如又有人懂得一切法都是無自我相狀的,而得以生成無生法忍的境界。那么后者所得的功德要比前者的多。”
須菩提很不解的問道:“這是什么原因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因為諸位菩薩都不接受福德。”
須菩提對釋迦牟尼說:“世尊,為什么菩薩不受福德?”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徳就是要無形相,不執著,當然不應貪戀福德,所以說菩薩不受福德。”
這一品講的是我們在提升自
能力的時候不要去想著怎么去接受那些福德,怎么去享受那些福德,我們應該去承受那些苦難,并且面對那些苦難。
第二十九品威儀寂靜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假如有人說如來是時來時去,似坐似臥,那么此人肯定沒有理解我所說的佛法的義理。”
須菩提問道:“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回到:“因為如來沒從哪個地方來,也沒有到哪里去,所以名為如來。”
還是一樣第三十品一會理相分釋迦牟尼問須菩提道:“須菩提,假如有善男善女把三千大千世界粉碎為微塵,你想一想,這么多的微塵,難道還不多嗎?”
須菩提回答說:“很多,世尊。”
釋迦牟尼繼續問道:“什么原因?”
須菩提回答:“如果真有那么多微塵,佛祖就不會說微塵多了。”
釋迦牟尼繼續問道:“那是什么道理呢?”
須菩提回答:“佛說微塵多,就是非微塵多,只是叫做微塵多,世尊。”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所以我說三千大千世界,也就是非世界,是稱做世界。”
須菩提問道:“這是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如果真有世界的話,那么世界就不過是一個物質的集合體。我說的一個物質集合體,也即一個非物質集合體,只是叫做一個物質集合體。須菩提,所謂一個物質集合體的意思,是無法用言語理解的,可是凡人卻硬要執著地去認識研究這個物質集合體。”
第三十一品知見不生分釋迦牟尼繼續問道:“須菩提,假如有人說佛說過自我、他人、眾生、壽者的道理。那么你想一想,此人理解了我所說的釋迦牟尼的義理了沒有?”
須菩提回到釋迦牟尼道:“沒有,世尊。此人沒有理解佛所說的義理。”
釋迦牟尼問:“為什么呢?”
須菩提回答道:“因為世尊您所說的自我、他人、眾生、壽者的道理,也即非自我、他人、眾生、壽者的道理,所以叫做自我、他人、眾生、壽者的道理。”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想要生成至高無上、大徹大悟大智慧的人,對一切釋迦牟尼法,都應當如此去認識,去理解,即不執著于佛法的相狀。須菩提,我所講的釋迦牟尼法相狀,也即非佛法相狀,只是稱做釋迦牟尼法相狀。”
第三十二品應化非真分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道:“須菩提,假如有人拿能裝滿無數的世界那么多的七寶來布施;假如有善男善女生成菩提心,對這部經,甚而至于只對其中的四句偈語等,受持、讀誦、給人演說,后者所得的福德勝過前者。怎么說給他人演說呢?即要不執著于這部經的相狀,就是觀照般若。”
須菩提問道:“這又是為什么呢?”
釋迦牟尼告訴須菩提:“一切有為法像什么呢?如夢幻泡影,又如那露水亦如雷電,應作這樣看。”
釋迦牟尼佛到此說完了這部《金剛經》。長老須菩提、比丘、比丘尼和所有的優婆塞、優婆夷以及世上所有的天人、
首頁上頁
當前第6頁,共6頁
頁跳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