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收藏界那位盡人皆知的馬老師曾經這樣說過。
如果每一個人都可以重新活過一次的話,那么肯定都是人生贏家。
就比如說誰如果可以從新活一次的話,早些年拼命掙錢買房子,買股票,買古董,這都能發家。
不過可惜的是,人生沒有如果,世上也沒有后悔藥。
這番話說的確實對,但也不全對。
因為還有這么一句話呢。
“小富靠運,中富靠智,大富靠德”。
而洪祿承這輩子也曾用洪家組訓教育過洪衍武,說“打下基業要靠膽,守住基業要靠腦,傳下基業就得靠心了。”
其實這兩句話的意思都差不多,都是在強調,機遇對人的作用只是一時的,也只占很少一部分,成事的關鍵還得靠個人素養。
否則即使你運氣好,發了財也守不住。
假使面對同樣的機遇,你的收獲也會遠低于比你素質高的人。
比如說那些意外中了超級大獎的,為什么許多人的生活反倒因為這種幸運徹底給毀了。
妻離子散、親人反目、自甘墮落、家破人亡,都不在少數。
其中暴露出的就是個人素質與所獲得的大筆財富不相匹配的問題。
其實咱們也不妨再打個帶點技術含量,更具體一點的比方。
就哪收藏珠寶玉石這件事來說。
當今的人,我們誰都知道這事兒穩賺不賠,是重生人士必選之路。
好多人也都聽說過什么和田玉大王、翡翠大王,從十年代開始積累的原石。
然后等到大批老坑不產原石了,高品質的原石價格猛漲,就陡然而富的故事。
但如果真有誰穿越回來,就這么照貓畫虎去效仿,那可絕對是不智之舉。
為什么這么說?
因為他不動腦子,首先就搞錯了一個常識性的邏輯關系。
文玩之物最能提升經濟價值的因素,除了一個好的市場環境以外,其實發揮主導作用的并不是原料的稀少和品質。
主要部分還是由歷史傳承的情懷、人文知識的情趣,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藝來決定的。
否則,名家制作的蟈蟈葫蘆、鳥籠和紫砂壺一類的東西,又怎么會比珠寶玉石還值錢呢?
名人字畫當然是更能體現出這一點的。
所以像玉石和翡翠這些東西,真正升值潛力最大、利潤最高的,還屬那些已經被技藝大師雕琢成型的精品。
因為這些成品要不值錢,那原石就狗屁不是。
而原料因為稀缺漲價的時候,成品的幅度自然也會遠超過原石。
況且話說回來,哪怕以原石來論,和田玉和翡翠的真正上品,大部分也都在清代就開采出來了。
像《道咸以來朝野雜記》的書中就記載著。
“同光之際,廣東商家采辦翡翠來京者,有著名二石。一名三萬三,蓋以價格而言,一名一口鍋,蓋以形式而言,皆純綠無瑕之品。凡宮內所需飾品,多出于三萬三,故其名震于時。其實一口鍋所出材料尤勝,如御賜完顏氏之翡翠扁方,繼祥之扳指及文索家之一品翠鐲。”
注意,這段文字里體現的重要的信息有如下幾點。
一,是說明了清末慈禧掌權的這段時期,宮中許多翡翠珍品的來歷。
二,是記載了當時翡翠原石所能達到的品質。
不但書中清清楚楚的寫著,無論是“三萬三”還是“一口鍋”,皆純綠無瑕之品。
而且從歷史的遺留物來看,比如杜月笙夫婦從京城崇古齋購得后,轉送宋美齡的“麻花扭絲翠鐲”,也驗證了當年的市面上,確實能見到這種傳說中高品質的珍寶。
這種東西從近代起,緬甸“老坑”也沒有了。
像當今市場上那些所謂的“a”級翡翠,要和這樣的東西一比,恐怕也只有砸的過兒了。
三,文中還順帶點明了王蘊琳家傳翡翠扁方的來歷。
不但是御賜之物,且出自“一口鍋”。
而同時文中記載的文索其人,也頗有來歷,他是增崇的父親。
不少人應該知道,秦老胡同的增崇和金魚胡同的那桐都是清末齊名的內務府大臣,他們與完顏氏同樣隸屬鑲黃旗。
由此也可得見,在“只論旗民,不論滿漢”的八旗制度下,“上三旗”的地位在權貴小圈子內部也仍屬超然,圣眷不是一般旗族可比的。
當然,最后這幾句純屬是題外話。
不過以上這些應該足夠證明了,翡翠原石從近代開始,已經處于產量、品質持續下降勢頭中了。
那么如果是有理智的人,就不應該再選擇購買原石的方式來投資。
還是那句話,一朝暴富似的高風險投機,只是窮人的選擇。
至于最后,有關原石,還有最為關鍵的一點弊病也得說說,那就是絕不能忽視的運輸問題。
為什么過去有錢的都是生意人啊?都是搞貿易的?
除了信息不對稱,主要還是因為過去運輸費用不但高昂,而且出遠門是有可能遭遇匪徒,丟掉性命的。
如果個人要為自己的事兒跑來跑去,是極不劃算的。
每個人需要的東西又并不一樣,所以就有很多人通過貿易來支付旅費,這樣長途販運就有了豐厚的利潤。
其實直到改革開放之初,我們的商業還存在這個特點呢。
別忘了,當時所有發財的人都有一個稱號倒爺。
這直接就點明了他們的盈利方式。
那就是靠來回倒騰發財的,掙得全是路上運輸的辛苦錢。
千萬別拿洪衍武來說事,除了他們,可再沒有私人能進這么大量的貨物,走車皮的。
多數情況都是啃干面包,連座兒都沒有地擠火車的。
當然,同樣也得承擔人身安全和財產受損的風險。
像地方惡勢力,以及吃火車貨運的各路神仙,還有商場上的各種騙局、敲詐、勒索,簡直數不勝數。
所以說,八十年代東跑西顛做生意,風險也非常大。
這么一想,和田遠在新疆,翡翠遠在緬甸。
誰要真這么去干,都別說運費多少,怎么把東西弄回來了。
實打實的說,那已經和自己找死沒區別了。
所以無論怎么看,眼下放著京城商店里已經成品的翡翠、玉石不去購買,轉而去產地追尋原石,實屬本末倒置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