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之谷中文
龍之谷中文
 
首頁 • 全本
玄幻 • 奇幻
武俠 • 仙俠
都市 • 言情
歷史 • 軍事
游戲 • 競技
科幻 • 靈異
搜索:
 
您當前所在位置:龍之谷中文>>重返1977

第二百二十三章 相得益彰

更新時間:2019-03-28  作者:鑲黃旗
洪衍武故宮門口的三輪車和東華門夜市的攤子全火了。

其實這不奇怪,因為所有的事兒都是“前有車后有轍”。

比說如三輪車的特色胡同游吧。

那是因為三輪車被孫師傅他們弄得忒講究、忒漂亮了。

你就看這個車身子,漆得油亮。

再看輪子的鋼條,瓦圈,迎著陽光,閃閃目為之眩啊。

接著看車身后面的推手,車棚的底端,車身四周,車把前面,車簸箕等處。

那都是白銅包的“銅飾件”,用擦銅藥兒一擦,真是到處放光。

最后再加上扎著花兒的車圍子,雪白雪白的。

車簸箕兩邊,一邊一個大白銅制的電氣車燈,晚上是真能放光照亮的。

就這樣的三輪車,哪個外國人瞅見不愛?

每天玩故宮北門的廣場上一擺,那就是最生動的廣告啊。

壓根不用招呼,內賓外客就都會自覺圍攏過來。

再搭上車夫們外貌也著實出眾。

不但都是年輕的大小伙子,還統一著裝。

夏布大襟褂,黑綢燈籠褲,白襪子黑圓口兒鞋,洗得一塵不染。

這要是一蹬起來車跑在街上。

那是漂亮的車,漂亮的小伙兒。

招搖過市,清風徐來,老外坐著體面、舒坦不說。

車夫也透著干凈利索,帥!

能讓一路的人全都行矚目禮!

再加上京城的胡同對老外而言,確乎屬于另一個陌生的世界。

只要三路車一進入胡同里,就再無現代化的痕跡,塵土喧囂一下隱沒。

在古老的磚墻、宅門交錯,隨處充斥著青苔、樹蔭、花香、鳥鳴的氛圍中。

只能耳聽車上腳鈴“丁玲,丁玲”響著,眼觀普通的居民行來走去。

好似一下將外國人帶入了遙遠的年代,帶入了京城普通百姓的生活。

這種新奇綜合體驗,對外國人而言,宛如觀賞一部有關神秘東方的舊電影一樣。

真的很容易觸動他們的心。

這就像去威尼斯一定要做小船,去泰國一定要乘坐大象一樣。

不嘗試一下,外國人才會深感遺憾、大為后悔呢。

而東華門夜市的那些攤位也是一樣,之所以買賣興隆,無不是有合理成因的。

比如說賣旅游用品吧。

那是因為老外參觀故宮進入時,多半是走的是南北正門。

當時看到旅游商品喜歡是喜歡,可有的人懶得拿著,或許覺著出來的時候再買不遲,就沒掏錢。

可往往在故宮關門的時候,他們從側門出來了,自然就沒買著。

這心里正后悔呢,偏巧沒走兩步,在東華門的夜市又看見了。

想想看,又有多么驚喜啊,還能錯過去嗎?

當然,肯定也有已經買過了,卻后悔買少了的。

再比如服裝攤兒吧,道理同樣是明擺著的。

因為賣得全是洪衍武從花城倒騰來的廣貨,又時髦又便宜。

而且洪衍武是誰啊,他太能利用時機,抓住時代脈搏了。

像最早倒騰牛仔褲時,他就知道利用高倉健的名人效應。

那么今年電視上《血疑》一播出,自然他也不會放過這么好的機會。

實際上,他幾乎是剛知道了這件事,就迅速給花城下指令。

可著“幸子衫”、“光夫衫”、和“大島茂包”這幾樣進貨。

于是電視劇從播出到播完小半年,京城個體戶們和花城那頭的“阿花”、“阿昌”都大大發了一筆。

特別是“阿花”,她是專門做包的。

剛靠著洪衍武設計的“腰包”大賺了一筆,把五六個人的小作坊擴充到了二十個人。

緊跟著又在“大島茂包”上再接再厲了一把。

等這筆買賣一做完,她的雇員已經達到了三十個人,又租了一個倉庫當廠房,真的辦起廠子來了。

最近呢,因為京城上演《街上流行紅裙子》這部電影。

洪衍武再次下令從花城進了一大批紅裙子來京城銷售。

不用多說,就憑反應迅速,又吃了頭一口鮮。

可以說眼下滿京城的紅裙子百分之八十是他的貨。

想想看,在這追流行根本不動腦子的年代,這個大家平時沒什么購物時間的年代,買賣還能不好嗎?

至于飲食攤位,那就更容易解釋了。

像“餛飩侯”、“餡餅周”、“炒肝趙”、“茶湯李”、“奶酪魏”這樣的京味小吃確實是味兒好,又有名氣。

按理說應該屬這些有名有號的攤點買賣最火才是。

可問題是作為國營小吃店來說,各方各面受限制的地方太多了。

別的不說,對這么一個新開張的夜市,領導就不可能太重視。

還有職工積極性的問題呢。

他們又能派幾個人手來,占多大的攤位啊?

另外當年缺乏冰箱、冰柜這樣的冷藏手段,大部分活計,在夜市都得臨場現張羅。

而且小吃這東西吧,講究精工細作,那和快餐還不大一樣,不可能太快了。

這樣一來,國營小吃店們的品種相對單一,人手又不足,如果面對十幾二十個人還算應付得來。

要是要是動輒幾十口子,乃至上百人的蜂擁而至,那就超出能力范圍之外了。

反過來,“大食堂”的師傅們就不一樣了。

從資源上來講,洪衍武是廠子行政科的副科長,龐師傅是大食堂大拿。

北極熊的人造冰,各種家伙什、外加啤酒汽水,連帶運送人員。

洪衍武以權謀私一下,通過調配服務公司的汽車,就全給送到夜市去了。

晚上需要準備的食材呢,甚至在大食堂的班兒上,龐師傅就帶著大伙兒依次準備好了。

那真是要多方便又多方便,光這陣勢、后勤就不是其他攤位能比的。

從工作態度上講呢,大家伙兒也不是像國營小吃店的職工,一副不情不愿,叫苦連天的樣兒。

別看好些人是從班上下來的,可他們這是為自己干。

經濟刺激下,反倒更加精神抖索,積極性高漲。

當然,最關鍵還得說工作的方式上。

“大食堂”的這幫人天天都得喂飽廠子里的兩千人,面對多少人都不帶犯怵的。

特別是帶班兒龐師傅、茍師傅,他們原本就全是“口子”上的,過去專辦“紅白事”的。

最擅長的就是怎么做到在陌生的環境下操持,做到人多不亂,省事好吃的。

說白了,“大食堂”的經營方式更接近于“現代快餐”。

要論服務大眾,這個年代的中餐范疇,恐怕沒有比他們更專業的了。

還別不信,就拿肉餅、餡餅、鍋貼、糊塌子、褡褳火燒、配小米粥、棒渣粥、荷葉粥這一組來說吧。

看著有葷有素樣兒挺多,可仔細瞅瞅,全都是帶餡兒的,且全是用大鐵鐺烙出來的。

分工明確,合理安排,這么多種類,其實只需要五個人操持足以。

兩個做的,一個烙的,一個盛粥幫手的,一個收錢倒垃圾的,就夠了。

其他的組也一樣,有專門大鍋翻炒的,有專營上屜蒸食的,有專來下鍋煮面的。

絕不兼營其他制作方式的飲食。

所以就能熟能生巧,跟流水線似的,每個顧客等不了多久。

而且額外還得說明一下的是,“大食堂”這伙兒人不光制作速度快,口味上也不孬。

即便論“好吃”這倆字兒,丁點兒不比老字號差。

就比如說“帶餡兒的”這組做的褡褳火燒吧。

這是“口子”上的獨特飲食。

盡管“門框胡同”的“瑞賓樓”做這個有名,在京城口碑向來是第一。

可那也是創始人為了生計,違背了“口子”規矩,從行里傳出來的。

龐師傅和茍師傅教出來的徒弟,那才是正行啊。

再比如說“翻炒組”,也有兩樣顯本事的吃食。

一個是“蛋炒飯”,另一個就是“炒疙瘩”。

這“蛋炒飯”呀,看似人人會做,可實則不易。

真像庾澄慶唱得似的,“最簡單也最困難,飯要粒粒分開還要沾著蛋”。

千萬別懷疑,這不是假的講究。

像一般人吃過的“蛋炒飯”都是雞蛋和飯粒分開吧?

那叫做“碎金飯”,屬于家常類最容易的做法。

還有一種,必須得講蛋漿均勻裹在飯粒上的,這叫做“金裹銀”。

卻是“口子”行里的獨有絕活兒。

過去的京城人不是老得辦喜壽堂會嘛。

所以“口子”行,就連個“蛋炒飯”也不能馬虎了,照樣得講究吉利。

類似的,還有金裹銀的卷子,金裹銀的餅,那真沒少費心思。

而這種“蛋炒飯”的制作要求,就是外觀要做到“金銀剔透”,而絕非“晶瑩剔透”。

另外,口味上最重要的是靠豬油提香。

得在蛋液和鍋鏟舞動之間,把飯、蛋、蔥,均勻且精妙的相容相交。

千萬別小看這一點。

一碗簡單的豬油拌飯,就常常能使挑剔的美食家潸然淚下。

而無論是米飯、面條、餛飩、青菜,只要加一勺豬油,就能產生神奇的魔法。

確實,豬油吃多了對身體不好,不能多食。

可除了遇見“口子”上的師傅,這么精彩的蛋炒飯又哪里有機會吃到?

既然如此難得,若是只圖個香香嘴,臭臭屁股的食客,這一點缺陷也就可以忽略了吧。

在搜索引擎輸入 重返1977 龍之谷中文 或者 "重返1977 lzgzw" 就可以找到本書

上一章  |  重返1977目錄  |  下一章
其他用戶在看:
龍之谷中文 - 免費小說閱讀網 版權所有 www.lzgzw.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