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旨說得明白,希望諸位文官武將竭力殺奴,金州大捷之日朝廷會厚賞所有的參戰將士,功高者不吝賜爵。
接旨后穿上紫蟒的文官武將都來恭喜黃漢,都認為拿下金州衛被賜爵的非他莫屬,按照功勞猜測,還應該跳過伯爵直接給侯爵。
因為崇禎二年皇帝就是直接給了滿桂東平侯、武經略。
諸將都一身光鮮,一個個得意洋洋,黃龍瞧了瞧蟒袍玉帶加身的黃漢,說場面話道:“都督大人的蟒袍如同根據身形量體裁衣般合體,下官這件就有些長了。”
黃漢頓時滿腦門子黑線,思維里條件反射般跳出了《好了歌》里的一句話:“昨憐破襖寒,今嫌紫蟒長。”
算了吧,不和他一般見識,想必這個武人也沒聽過什么“因嫌紗帽小,致使鎖枷扛……甚荒唐,到頭來都是為他人作嫁衣裳!”
黃漢向紫禁城方向拱手道:“雷霆雨露,皆是君恩,臣定然不負圣眷為國守土開疆。接下來的金州爭奪戰,本官和諸位大人攜手建功。”
文官武將都齊聲道:“愿為國而戰,無懼馬革裹尸!”
現在金州城外的軍民已經不多了,剛剛解救的三萬余人已經開始轉運撫寧衛,率先得到回歸大明機會的都是經過甄別大部分都是有直系親屬依舊留在金州前線效力之人。
宋鵬飛從復州帶來的男丁已經有許多在一二十天前就陸陸續續投入到了新的工作中,他們的任務是修建狼窩堡港口到金州城外營地的壕塹網,修建的大馬路、開挖的人工河也必須在寒流來臨之前完工。
東江鎮征用的老百姓被黃龍和麾下軍官留下了足五千壯勞力,這些人會作為輔兵協助東江鎮正兵發動攻城戰。
“紅旗軍”也甄選了四五千壯勞力和八百健婦留下,畢竟救死扶傷需要人、喂馬、做飯、推車、搬運物資都需要大量人手。
這段時間“紅旗軍”少年給解救的漢人建立了檔案,黃漢準備把一萬余土生土長的遼人留在狼窩堡、金州衛屯墾,四萬多原籍京畿之地的人全部帶回虎穴城安置。
選出來的五千六百隨軍勞役發下鴛鴦戰襖從十月初一起享受衛所軍待遇,一千人在兩個百總剛剛轉正成為正兵的衛所軍帶領下駐防狼窩堡。
原衛所軍除表現太差的極少數,其余全部接納為正兵,按照月餉一兩五錢銀子、本色五斗麥子給予,這一舉措導致“紅旗軍”人馬瞬間倍增。
憨子和張揚這兩個射箭玩不來的騎兵將領這段時間在數萬被解救的漢人中物色騎術過關的青壯年組建騎兵火槍手,現在已經有一千五百多人在接受隊列訓練。
只是沒有足夠的燧發槍,新到的三百支是要先滿足作戰需要的,不可能撥給騎兵火槍手作為訓練用槍。
火繩槍裝備騎兵根本不現實,因為騎兵運動殺敵最重要,在騎馬轉戰之時人人都要保持火種不滅的難度太大,有裝備自生銃的預期,誰還會傻到去訓練保持火種,也實在沒有這樣做的必要。
憨子拿到了換裝下來的一百支鳥銃讓騎兵火槍手練習端槍、瞄準、裝填,有三百支新鳥銃和換裝的二百支全部裝備了轉正成為正兵的衛所軍積極分子。
他們本來就有不少人會打放鳥銃、抬槍,成為“紅旗軍”預備役后都接受操作火器的訓練,現在有了鳥銃在手完全夠格成為列陣齊射的火槍手。
槍少兵丁多只不過是暫時現象,兵工廠的產量每個月都會大量增加,這一次解救的漢民中又有幾大百有經驗的鐵匠會經過簡單培訓后進入兵工廠上流水線專業打制某個燧發槍零部件。
估摸著這個月自生銃和米尼槍的產量就會倍增,鳥銃的產量也不應該少于上個月。
在年底前保證正兵全部裝備自生銃和米尼槍完全沒問題,衛所軍一部分裝備正兵換裝下來的鳥銃、一部分裝備新鳥銃也應該能夠做到人手一支。
“紅旗軍”發展到現階段,黃漢心里有底了,只要擁有了超過一萬人馬的火器部隊,縱然不能橫掃遼東,自保到手的地盤已經足夠。
拿下金州經營遼東半島南端這接近兩千平方公里的地盤刻不容緩,此地處于遼東前線,天高皇帝遠,只要手上兵強馬壯,朝廷就會委曲求全。
歷史上的祖大壽帶領關寧軍在皇帝最需要人馬保衛京師之時逃跑、殺何可綱獻大凌河城投降建奴,哪一項罪名不足以抄家滅族?
其他的罪行如克扣軍餉、豢養私兵、虛報吃空額、走私倒賣軍糧、驕奢淫逸等等就小巫見大巫了。
但是祖大壽掌握一個原則,永遠不入關見皇帝,崇禎三番五次下詔要求祖大壽覲見,都被他以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了,最后祖大壽比崇禎活得長、活得快活。
知道崇禎有欺軟怕硬的性格缺陷,黃漢當然要好好利用,“紅旗軍”也在遼南部署重兵,朝廷就不得不給予大量遼餉,就只能采取協商的辦法調動這支軍隊參與平叛。
如果沒有直接面對建奴的地盤,“紅旗軍”依舊駐扎在關內,隨隨便便跳出來一個文官都有可能頤指氣使地調動“紅旗軍”去打仗。
因此奪下金州衛且堅守住對于“紅旗軍”的發展很重要,不僅僅因為始終面對強敵每天都不能懈怠,會強大所有軍人的內心,還多多少少起到擁兵自重的效果,避免兔死狗烹的命運。
崇禎四年九月二十七日,張春放棄了率領五萬余明軍走官道救援大凌河城,他改為取道東南向繞過長山,準備從大凌河南門解圍。
因為后金兵在東北方向錦州至大凌河城的官道列營十二座,營盤外設置壕溝土壘,堅固異常。
繞過長山之后建奴騎兵漫山遍野而來,明軍的斥候很快就湮滅在建奴鐵流中,張春從來沒有指望靠騎兵取得戰果,他從容命令車營迅速結陣防御,四面擺列槍炮嚴陣以待。
后金兵精銳盡出,此地離大凌河城已經不足十五里,再往前就是后金軍的營地,兩軍開打已經進入倒計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