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第一手持般若智焰,表燃燒一切苦惱;左第二手持三叉戟,藏名卡章嘎,代表盡攝三界空行母。
原本二手合掌持單面小普巴杵,表凈除一切煩惱魔障。
普巴杵有二種:單面普巴表示若國之地方政府,受灌頂的人可以隨身攜帶,用以護身。
三面普巴如國之中央政府,修法時可供在壇城中,修持好的人才可以隨身攜帶。
擁抱淺藍色空行母,名口洛給丁媽。
右手持烏巴拉花。
本尊佛母有二:一名洛給登媽,是喜樂相;二名阿頌媽,為忿怒相。
本法尊所抱為第一位佛母,佛母右倚之卡章嘎即表第二位佛母阿頌媽,繞本尊背后,左手嘎巴拉腰圍豹板裙。
另說,佛母名洛格津母(柯洛潔蝶),身淺藍,右執烏巴拉花(亦有傳承持天杖者),左擎盈血顱器,五手印飾,腰系豹皮裙,與父佛現雙運大樂相。
本尊腳下為蓮花,花上月輪,其上有日輪。
背后生出翅膀,像非常銳利的劍。
四腿,右弓左伸,右二腳踩二男魔之背;左二腳踩二女魔之胸,表降服四魔,安住于般若智焰之中。
男為代表死神,亦象征七情六欲;女魔為代表與生俱來之嗔癡,亦象征比較特殊之不良嗜好與習氣。
本尊具足降服此四魔的能力。
普巴金剛身著皮衣:第一象皮大披肩,表降服癡。
藏人認為象是最愚癡的動物。
第二人皮衣腰帶,表降服貪,因為人是最貪之動物。
第三虎皮圍裙,表降服嗔,因為虎之嗔心最重。
頭戴五骷髏冠,表五佛五智;頸上掛有三串人頭項鏈、骨飾、蛇飾莊嚴,代表本尊具足降服龍族,能統治一切之威力。
觀想普巴金剛前額有一月輪,上有白色“嗡”字;喉間有一蓮花,上有紅色“阿”字;心間有一日輪,上有藍色“吽”字。
普巴金剛站于廣大的智能火焰里,如彩虹的幻化身,而非實體。
似水中月、鏡中影。
次觀本尊心中有一小白蓮花,其上有月輪,輪上有日輪,中間有一如大拇指的第一節大小的白色雙身金剛薩埵。
金剛薩埵心中有一如米粒大的金質五股杵,杵臍有一非常小的金色日輪,日輪上有藍黑色“吽”字,外有咒輪向左排列圍繞(反時針方向),發出金黃色光芒。
持咒時,咒輪順時針方向旋動,放光遍布全身,再遍照三千大千世界諸佛國土,供養諸佛,同時諸佛亦放光加持遍滿法界,消除一切眾生的惡業,一切眾生接受加持后,皆轉成普巴金剛,一切聲音皆成普巴本尊咒語,一切宇宙皆成本尊凈土。
當念完一串念珠后,觀想所有本尊融入自身,次融入金剛薩埵,再融入咒輪,最后融入“吽”字,“吽”字從下往上,收入圓點,圓點像彩虹消失虛空中,即于此無念無相住空性而入定,愈久愈好,此即是大圓滿境界。
剎那間如魚躍深淵,化現普巴身相,大悲遍滿。
如水中月、鏡中影、水上漚、空谷向、八幻喻或十二幻喻凈化身。
此即大圓滿中的大圓滿,普字就是空性的意思,巴字就是智能的意思,普巴就是空性與智能結合,成不二的體性。
普巴金剛的壇城是諸佛的總相,三寶的總集。
普巴法的修持,在于斷除一切自我之貪執,消除內心之恐懼,如此,才能了解法界性,亦即不在于降伏外在之物,而是在于對自己內心本性的了悟。
密宗,歸根究底,是對于咒語的修習,講究身口意三密相應,就是修行的時候,嘴里面要念誦咒語,手上要結手印,有的法門對于身體的姿勢還有一定要求,然后最后是腦中要觀想,有的觀想憤怒本尊,有的觀想種子字,也有的觀想金剛杵之類的法器。
前面所提到的便是身口意三密相應的修習法門,但對于初學之人,也可以修習簡軌,也就是只有口中念誦咒語,沒有手印和觀想。
元一前世曾經受薩迦巴上師指點,學習過幾個普巴金剛的儀軌。
最簡單的一個儀軌,便是先皈依發心:諸佛正法賢圣僧,直至菩提永皈依,以我所修諸善根,為利眾生愿成佛。
然后念誦普巴金剛祈請頌:無量熾燃末劫火,鎮踏雄魔座墊上,勇士金剛孺童佛,伏魔十尊飲血眷,祈請普巴海會眾。
接下是咒語:嗡班扎格里格拉雅薩瓦目念旺吽呸。
最后則是回向文:文殊師利勇猛智,普賢慧行亦復然,我今回向諸善根,隨彼一切常修學。三世諸佛所稱嘆,如是最勝諸大愿,我今回向諸善根,為得普賢殊勝行。愿我臨欲命終時,盡除一切諸障礙,面見彼佛阿彌陀,即得往生安樂剎。
然后就是普巴意集心明點——事業密修儀軌,所謂的事業儀軌,就是成就種種事業的儀軌,例如求財求姻緣求長壽。
首先要皈依發心:那摩。殊勝三寶普巴本尊眾,皈依并且發起菩提心。無明魔障解脫法身中,本基無有遷轉舞殿界,見地本面自臉親見禮,事業普巴海會請降臨,現有一切普賢供養云。
然后是正行:啊。自心離戲超意元始性,識覺無滅吽字光聚散,顯現自性金剛大童子,藍黑九首十八手臂者,金剛翅膀翱翔遍虛空,下身天鐵普巴三尖銳,刺破魔類敵障妖鬼心,空性自顯大輪封印繞,四覺十憤塔超眷屬眾,顯而無自性如水中月,明空雙運清楚作觀想。吽舍。如來佛子金剛普巴尊,事業度眾界中請降臨,自升自解堅固恒安住,一味法身親見而頂禮,現有廣大等凈獻供養,事業廣圓本尊前頂禮,心間天鐵普巴房中央,吽字周圍環繞心咒語。
隨后是普巴咒語:嗡班雜格里格拉雅薩瓦幕格南邦吽呸。
然后要八供咒:啊剛。
最后回向文:金剛孺童圣眾頂禮贊,普巴意集修習賜加持,清凈眾生罪業資糧圓,事業無別二利獲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