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了牛羚尸體,接下來又發現了一只灰雁被打傷在溪邊,身上都長滿了蟲子。
陳凡挖了個坑,把這種過路的候鳥給埋了,這才繼續跟著往前走。
因為發現有偷獵分子的事,陳凡今天主要就記得趕路,還有提防四周的安全了,全然沒了找食物吃的興趣。
這不,他連番經過了野李林,芭蕉林,都沒有去采一點。
倒是在腳下,他挖了一小把野蔥,餓了渴了的時候,直接往嘴里一塞,就這么對付了。
下午的時候,陳凡已經走過平直的古驛道,到了一座山前。
這兒的山不算高,但卻是整整一塊筆直削平,再看向當中一塊凹下去的地方,陳凡才知道自己到了哪兒。
“各位觀眾,下午還算幸運,咱們沒有再發現有偷獵的痕跡,估計偷獵者跟我不是一條路。
現在,我到了云臺山地形最復雜,也是風景最獨特的地方,這兒是史前死火山遺跡,也就是云臺山大天坑所在了。
下面,我讓無人機帶著大家看看這天坑的風采,然后我從旁邊繞過去,爭取今天八點前歇息下來。”
用心中意念指揮著無人機,陳凡一邊慢慢做著向導解釋:
“根據官方資料,這兒的天坑直徑三公里,東西長,南北窄,其中北面有泉眼流出,每到夏季多雨季節,尤其是大雨過后,我們就能看到一處黃龍出水的瑰麗景觀。”
果然,在無人機緩緩飛高,再拉開四周攝像頭后,天坑底部,周圍,以及被千萬年風華腐蝕的山崖痕跡清晰出現在觀眾面前。
當攝像頭繞到北面半空中,果然見到一處有水流出,渾濁的水幕從山崖洞口突兀飛出,正像是一條黃龍從里面鉆了出來。
沿著水流的地方,此時到了下午,斜陽只能照到三分之一,所以一半的天坑底綠意盎然,陽光明媚;
而另一半沒陽光的地方,則是顯得陰暗深深,隔著屏幕都感到有涼意襲擊而來。
“大家好,這下面就是天坑森林了,在里面,可以看到很多珍惜動植物,尤其是植物,有被稱為植物界大熊貓的桫欏,在下邊兒就有。”
陳凡這么說著,無人機攝像頭就拉長了焦距,徑直朝南面一片郁郁蔥蔥的地方照去。
果然,那一片遠遠看去,就像是放大版的蕨菜。
只不過,再近一些,就看出是一片高大的樹木了。
“這個史前遺留植物,我們又叫它蛇木,書本上說,它有“蕨類植物之王”的贊譽。這是唯一能長成大樹的蕨類植物,又稱“樹蕨”。
之所以稱他們為植物界的大熊貓,是因為桫欏跟大熊貓,都是冰河時期,遺留在我國橫斷山脈低洼處,躲過物種大滅絕進化而來的。”
“我的乖乖,第一次見這么大的蕨樹,話說他們可以吃嗎,應該很好吃的樣子。”
“你以為你是主播,什么都敢吃,不說那能不能吃,你要是敢吃,森林警分分鐘教你做人。”
“呵呵,這么多的肉,還吃什么素,我的天,好多麻雀,打幾只來吃才爽。”
陳凡盯著彈幕,果然,那位眼尖的道友從攝像頭里,看到了一群飛鳥。
“這不是麻雀,應該是畫眉吧!你們注意打量這些鳥的眼皮旁,是不是有一道像眉毛的白毛。”
“不對吧,畫眉鳥好像只有幼年時期能群居,長大后都是有各自地盤,一對一對散居的。”
一道彈幕反駁道。
陳凡再仔細看,然后讓無人機飛著靠近了一些,終于得出結論。
“沒錯,這是一群畫眉,起碼有兩百只以上,應該都是成年鳥類,帶領一部分幼鳥在學習飛行。”
“沒錯,主播說的對,這是畫眉鳥,我是學生物學的,畫眉鳥是東亞常見鳥類,好斗,很少見到有群居的。
然而在某些食物充足地帶,比如河谷沼澤地帶,或者像眼前這樣的天坑閉環小生態,他們不用為食物緊張而爭斗,天坑內豐富的灌木和蕨類植物能給小鳥提供庇護場所,這也是他們群居的重要原因之一。”
陳凡連連點頭,果然是自古彈幕出人才,要他自己說,是沒這位專業達人有說服力的。
其實不是親眼見,他也不相信會有一群畫眉鳥飛來飛去的。
“嗯,不光是成群的畫眉鳥,還有斑鳩,主播,你看,那一群像鴿子的不就是斑鳩嗎?快弄幾只下來做晚餐。”
陳凡搖著頭,“我也想啊,可是實力不允許,那些鳥別看就在屏幕前,然而跟我這兒起碼兩千米呢!”
“哈哈哈,主播這下吃鱉,開森!”
“真是造物主的恩賜,這幫鳥怎么就這么聰明呢!躲到這么個世外桃源來了。”
“溜了溜了,太陽要落山了,我得趕快翻過這座死火山,到那邊山腳下宿營!”
陳凡抹了一把嘴角的口水,念念不舍地離開了原地。
而無人機,此時則是繼續在天坑上慢慢晃悠。
沒辦法,陳凡現在相當于是走在一口大鍋的邊沿,他得慢慢一步步走,才能繞開天坑。
而黑科技無人機就不用了,在哪兒都是直接飛來飛去,根本不用繞路。
所以接下來一個小時,屏幕上,就見到一個人影,慢慢在山間穿行,而無人機則是原地慢慢起落,把流水,落日,深山,清泉一一呈現給直播間觀眾。
如此藍光的畫質,BBC紀錄片都做不了的視覺震撼,智能的細節處理,慢鏡頭,都讓直播間在主播不在場,人氣節節攀升。
陳凡苦逼繞完了天坑,期間發現了一處獼猴桃。
這時候,他也不挑了,直接摘了十來個果子,一邊削皮一邊吃,等忍著酸澀吃完了,終于看到了遠遠一片湖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