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老頭談論了好一會兒,李嘉又賞了一枚銀幣,幫其女兒湊足嫁妝,他這才騎上馬,面色沉重。
湖南的民生問題,還是挺多的。
尤其是丁口的缺失,完全影響了湖南的發展。
“郎君——”田福連忙走過來,一臉的關切。
“走吧!”李嘉搖搖頭,直接縱馬而去,一行人緊隨其后,又開始了吃土時間。
待到了岳麓山的集市,已經是下午未時三刻(下午一點四十五),市集依舊熱鬧非凡。
雖然肚子餓,但民間的飯菜,他實在沒胃口,鐵鍋還未流傳開來,基本上就是一鍋燉,香料也少,味道難以言表。
索性就直接回到了麓山寺,李嘉才草草吃了口面,飲了口冰鎮酸梅湯,這才緩了口氣。
長沙府七州,數十縣之地,不過六七十萬人口,這還是加上蜀地和江西府的移民后的總人口,用后世大半個湖南省來養活這么多人,的確是夠奢侈的。
“讓幾位相公來見我!”李嘉眉頭一皺,輕聲道。
“喏——”
麓山寺后山的一個小院中,政事堂就姑且設置在此,幾位宰相們倒是涼快了不少,就是有點窄,適應的倒是可以。
“今年長沙府、湘西、荊南府一帶,天氣炎熱,怕是有旱災!”
趙誠看著地方上送來的奏本,瞬間有些頭疼,瞅著孫釗一副淡然的模樣,他隨口說道。
“恐怕也得早做準備!”孫釗聞言,嘆了口氣,說道:“這般若為真,又得減免賦稅了,還得救濟百姓,希望能下幾場雨吧!”
孫釗一開始掌管轉運使司衙門,如今成為次相,戶部算是他的勢力范圍,似乎與錢糧接觸久了,養成了吝嗇的毛病,萬分不想出錢糧。
“希望能下雨吧!”孫光憲也嘆了口氣,說道:“這亂世以來,各地水渠溝壑也不曾維護,堵塞者居多,朝廷如此錢糧還算充足,不提興建,維護一番倒是可以的!”
孫光憲新進政事堂,基本上算是工部的話事人,自然代表工部的利益,說到了旱災,他借坡下驢,談起了水利之事,工部最大的工程軍械司,被皇帝把持,如今頂多修修府道、州道,著實松散。
“如今朝廷也不富裕!”孫釗瞬間臉色一變,唉聲嘆氣道:“夏稅還未收上,各衙門就急匆匆要錢,可不能亂花!”
“況且你們工部,每個月修路,就得要數萬貫之多,怎地還要錢?戶部的錢糧都有了定數,可不能輕易亂為!”
“去年秋后,我記得還存在了四五百萬石糧食吧,應該說綽綽有余才是!”
趙誠看了一眼守財奴般的孫釗,笑著說道。
“這些錢糧,乃京城及禁軍的糧食,每月須得數十萬石,不可輕動。”
“夏糧再過兩三個月就會上收,在說,每個月轉運使司上繳百萬貫商稅,拿出幾十萬貫來,將長沙府的水利工程修一修,也無關系!”
趙誠輕聲說道,語氣雖輕,但卻有一錘定音的效果,孫釗見自己也占不到理,也就罷了。
但,其只是扣扣索索拿出五十萬貫,只夠將長沙府、荊南維修一下水利了,再多,就絕對不能拿出來了。
六百萬石糧儲看著多,但對于偌大的大唐來說,也并非完全夠用。
三十萬軍隊,兵卒、馬匹騾子等牲畜,一個月耗糧三十萬石,餉錢近百萬貫。
而且,要知道,長沙城乃是國都,吃糧甚重,百官們的俸祿是按月來發的,而不是像地方官一般按年來發,所以近二十萬人,每個月食糧超過五十萬貫,長沙府只能自己一半,剩下的只能用儲糧。
而且,還是五品以上致仕官的半祿,也是由戶部輸送的。
“朝廷中樞之地,冗官太多了!”支出數十萬貫,孫釗感覺到牙疼,他看了一眼老神自在的趙誠,不滿道:
“湖南六部、蜀國六部、荊南中樞,閩南、江南六部衙門等,雖然說遣散了不少,但一個個入了長沙城,領了一份閑職吃皇糧,若是仔細一看,到處都是尚書、侍郎咧!”
“歸降之人,自然須好好安置!”趙誠不以為意,說道:“況且,幾年大才甚多,須用于朝廷,不可讓其亂為流竄!”
說白了,這些人都算是各地的人才,若是讓他們辭官歸鄉,就會成為大唐的隱患,還不如弄份閑職養著,細細甄別而用。
“趙相公,如今長沙城食祿米的百官,超過了兩千人,而各地地方官吏,也不過一萬三千人,若是大朝會,我怕隊伍得排到皇城外去!”
孫釗不滿地說道:“也不能一概而用,昏官庸官也不少,罷黜一些也合適!”
“勿言,此事不可!”趙誠干脆利索的說道。
“幾位相公,陛下有請——”這時,有宦官言道,讓氣氛瞬間一松。
“走吧!”趙誠連忙起身,揮揮衣袖,拍著屁股就走人。
“哼!”孫釗也起身,冷哼一聲而去。
孫光憲及鄧斌二人,則面不改色,緊隨其后。
李嘉見到幾位宰相,將長沙府男丁缺乏,重上輕農的事情一說,幾位宰相瞬間就臉色凝重。
“農乃百事之本,農戶輕田而農商,這是動搖朝廷根基的大事!”
趙誠臉色凝重,他也想到缺糧的后果,立馬拱手說道:“此乃前朝弊政,請陛下重整風氣,打擊豪商,勸農以耕!”
“不可!”孫釗連忙出列,說道:“如今朝廷錢糧并用,若是打擊商賈,定然導致商稅大減,與朝廷不利,況且,這只是湖南一地,丁口缺乏所致,其他地界則不然,切不可一概而論!”
“陛下可遷徙各地百姓入長沙府,以豐其丁,再從蜀地運糧南下,長沙府定然不會缺糧!”
“商業之盛,本就是亂世謀國的手段,不可輕易否決!”
李嘉搖頭說道:“況且,朝廷也離不開商稅,百姓皆以商而活,打擊商業,則不亞于摔他們飯碗了!”
“陛下圣明!”孫光憲終于得到了機會,他開口道:“地方苛求嫁妝,以至于男女婚嫁艱難,臣請陛下下詔,男十六,女十四,未娶或嫁者,稅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