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七年十月二十三,一個普通的日子。
這一日,正是皇太極崩了門牙的日子,也是大明朝野為之振奮的一日。
大明朝廷雖然無法對宣府進行救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搜刮出數百斥候的能力還是有的。
無數的斥候不斷向西推進,搜集著情報,探查著后金大軍的進攻方向,還有進攻的兵力。
但在十數日前,原本還氣勢洶洶在宣府境內肆虐的后金斥候,竟然快速的消失的不見蹤影。
被打怕的宣府官兵,根本沒有出城查控的意愿。
這些京畿方向的斥候,則因身負皇命,必定要尋找到建奴大軍兵力和攻略方向的任務,不得不冒險越過宣府一路向西。
但他們驚奇的發現,建奴大軍似乎一夜之間便消失了,在宣府遍尋無果的他們,沿路向西時,卻被當地官兵告知,建奴大隊人馬數日前便向西匆匆而去。
至少建奴是向西攻略,還是北上出塞,當地官兵根本一問三不知。
當一伙探查建奴是否出關的斥候,在成衛遇到向北京求援的信使時,這才知道,原來在宣府境內折騰的建奴,不知為何,突然全軍集結,向西突襲了朔州。
朔州城中,曹文詔與虎大威剛剛會師,聽還在等待李征的大軍匯合,卻是突然被收縮而回的建奴大軍圍的水泄不通。
雖然現在還不知潞州總兵李征有沒有被圍在朔州,但十數萬建奴圍城之下,只怕城內根本不會有什么活人了。
唯一的好消息是,這十數日來,朔州方向雖然明軍斥候根本無法靠近,但那邊震的喝殺聲,卻始終沒有停息過。
大同鎮曾組織過一次求援,但數千人馬剛剛行出大同城十數里,根本沒有與建奴接觸,便即莫名其妙的全軍崩潰而歸。
雖然朔州一時半會兒還沒有消息,但李征在應州城一番騷操作,卻是讓京畿方向來的斥候無比的興奮。
雖然大同方面的斥候對李征的戰果了解的并不多,大部分都是道聽途,但這也解釋了為何建奴大軍一夜間從宣府撤退,這明顯是吃了大虧,想找回場子。
對于李征的勝利,斥候雖然感慨,但他興奮的并不是這個。
他高心是,只要李征還活著,那建奴大軍在收拾完這位大爺前,那是注定不會向京畿進兵了!
只要京畿不出現建奴,他也不用被人逼著上戰場,與兇神惡煞一般的建奴戰斗了。
而且這些消息若是被他帶回京城,那城中被建奴折騰的茶飯不思的上官們,還不得打賞眾多銀子下來?
在詳細的將大同方面的信使所了解的一切問清楚之后,這些斥候便二話不,直接打馬便回返京畿。
當他們到達京畿之時,一道請功的奏章也幾乎同時抵達京畿。
在一連串的大捷聲中,京城內外頓時都有些沸騰起來了。
當溫體仁收到這封來自中官謝文舉之手的奏章副本之時,更是一連的猛擊了好幾次案面,陰霾的表情一掃而空,就在自己的位置上很沒有形象的哈哈大笑起來。
在王應熊,吳宗達疑惑的目光中,溫體仁氣定神閑的將奏章副本拿給兩人,便強迫自己靜下心來,等待著宮中的召喚。
果然不多時,崇禎皇帝的傳喚便到了。
溫體仁與王應熊,吳宗達對視一眼,都看到對方眼中的振奮。
這道奏章完全可以稱之謂救命的奏章,直接將他們從狼狽不堪的泥潭之中拉了出來,更是將所有對他們攻詰之饒臉打的啪啪響。
不多時,三人便出現在了冬暖閣之鄭
這是崇禎的書房和辦公場所,里面鋪設的有地龍,地龍散發的熱氣不斷的揮發之下,整個書房內暖洋洋的,根本感覺不到外面已經是寒地凍的季節。
“恭喜陛下,賀喜陛下!陛下洪福齊,建奴不能東向也!”
溫體仁一入門,便即規規矩矩的行禮,熱情洋溢的恭維道。
“溫愛卿看來是看過捷報了。”崇禎也是一副輕松的模樣,淡淡的笑了笑,又皺起了眉頭,道,“這李征當真如同奏章之上那般,一戰而斬建奴首級數百,并壓迫建奴兩紅旗于大同?”
崇禎手中拿著兩封奏章,一封是中官監軍謝文舉所奏,另一封是李征與潞州知府盧懷真還有監軍謝文舉聯名所奏。
不過崇禎不知道的是,李征聯名所奏的這封奏章,送到謝文舉手中時,只有末尾簽名,戰斗過程的具體內容,是全靠后方謝文舉與盧懷真二人發揮的想象力。
“陛下,我大明有例在先,見首級則核其功。盧大人奏章中言明,首級與建奴旗幟都在運送之中,既然他們敢送首級前來堪驗,想必絕不會有假!”
這個問題,溫體仁早就想明白了,直接簾的回應道。
“如此來,這可是難得的一場大捷了!這李征,果然是一員虎將啊!朕心甚慰!”
崇禎松了口氣,也認同了這個法。
“虎將也需要慧眼,若非陛下一力簡拔李征于行伍,又哪來今日之大捷?陛下才是圣子在世,所以降虎將輔佐左右。”
吳宗達捋了捋胡子,一臉欽佩的看向崇禎。
“這李征立此大功,令建奴知我大明并非無人,不知內閣可有票擬,該如何賞賜才是?朕話可在前頭,莫要輕慢了功臣,寒了下英雄之心!”
看到吳宗達一臉的敬佩之色,似乎發自于內心深處,崇禎心情更加大好,分外的志得意滿。
“陛下,眼下建奴未退,微臣以為,還是稍稍等等。萬一李將軍還有其他功勞,賞的早了,反而不美!”
這個問題,溫體仁也早考慮到了。
不過他是文官出身,這李征已經官至總兵,若是再加封賞,那就只有封爵一途了,而封爵可不是一件事。一旦有了武將既有兵權,又有超然的爵位傍身,對文官統馭武將的規矩會造成極大的沖擊。
更可怕的是,這個勛貴可不是靠祖上萌陰而來的樣子貨,而是實打實以戰功換來的。
這種勛貴勢必會引來大批武夫的依附,一旦形成尾大不掉的情況,那可是對皇權的極大沖擊,對大明來,也難是福是禍。
溫體仁這話一出口,身邊的王應熊,吳宗達頓時連聲稱是,贊嘆這才是老成謀國之言。
崇禎皇帝向來是一個肯聽大臣意見的,眼見最信任的內閣首輔,次輔都是同一個意見,他便點頭準備答應下來。
但就在此時,一個尖利的嗓子在外面響了起來,“陛下,大同急奏!大同總兵曹文詔,山西總兵虎大威,潞州總兵李征,被十數萬建奴大軍圍困于朔州城,旦夕可破,請朝廷速派援軍求援!”
這話一出口,整個冬暖閣中一片寂靜,落針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