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河套之地,一道長城將之一分為二。
南匈奴向大漢歸降后,大漢允許他們遷徙在河套平原一帶生活。但是卻是在長城之外,長城之內,依然還是漢人聚居的地方。
不過,這么多年過去了,長城之內其實也有了不少匈奴人以及別的異族人一起聚居生活。
可是,異族人跟漢人之間,爭端其實一直都存在。尤其是近數十年來,那些聚居在內地的異族人也不安心了。多次匈奴人突然闖進長城來作亂的事故,其實就是有著那些異族人作為內應。
還有一點很重要的狀況。
那就是隨著異族人慢慢的遷徙滲透,并州的一些地區內,已經形成了一種異族人比漢人多的情況。這樣的狀況,對大漢是極為不利的。
原本大漢接受那些異族歸降,是打算用漢人的文明文化去歸化他們,讓他們從語言、文字、生活習俗等等徹底漢化,讓他們成為漢人中的不可分割的一部份。
可是,如果按照現在的狀況發展下去,那么到時候就不是那些異族人被漢化的關系了,而是他們逐漸的占據主動,把漢人都壓了下去,使得漢人反有被那些異族同化的危險。
而事實上,漢人是否會被異族同化是一會事,而是漢人跟那些異族人生活在同一片區域中,漸漸的被更兇悍的異族人欺壓,讓那些地區的漢人慢慢的失去了對待異族人的那種優越性。
這樣一來,那些地區的漢人,或會慢慢的開始對那些異族人產生一種恐懼心理。然后,他們要不是想方設法離開他們所生活的地方,要不就是茍且求存。166
現在的情況或者還不算是太過嚴重的時候。真正嚴重的,是這大漢滅亡了之后,三國歸晉后,這并州就真正的成為了匈奴人的天堂。匈奴人聚居并州之地,獲得了這里豐富的資源,得到了飛速的發展,他們發展壯大之后,就謀奪了晉都,成立了屬于匈奴人的國家,也就是史稱后漢。那是從那時候開始,拉開了五胡亂華的序幕。
戲志才或者是靈光一閃提出了將洛陽四周的數十萬流民遷徙到并州去的建議。但劉顯聽在耳中,卻想到了很多。
劉顯也認為,的確也是時候要做一些針對匈奴人的布局了。歷史上匈奴人如何,自己管不到,因為那些都已經成了既定的一些歷史事實。
可是,這一世,自己來到了這里,就堅決不再允許一些不必要的歷史悲劇再重演。那些注定要消亡于歷史長河的卑劣的異族,不能再讓他們有機會在消亡之前還來一下最后的瘋狂。
劉顯認為,還是有必要讓他們提前消亡的。大漢,漢人,不必要再重蹈歷史的悲劇。
在這個古時代,如果大漢想要面對世界走向世界,甚至是影響到世界。那么除了開劈航海線之外,那么這西方的絲綢之路是必須要重新打通的。如此一來,匈奴人就是漢人走向世界的過程中,必須要踏過的坎。
大漢一天沒有徹底解決匈奴人以及另外的異族人的問題,那么就休想真正的稱雄世界。
劉顯想到這些,心里也更加認定,自己是否要在并州布局的決心。
“戲先生的提議真的不錯。如果能夠將這洛陽四周的流民遷徙到并州去。首先并州離洛陽并不遠,中間可以省去不少遷徙中的困難。其次,并州現在也算是地廣人稀,有不少地方都適合開荒造田。另外,并州之地,其實還是一個盛產各種礦產的地方。還有許多值得咱們在并州經營的原因。比如,并州是匈奴人活躍的地方,咱們在并州發展起來后,或者還可以成為克制匈奴人的重要力量。起碼,會對咱們大漢邊境的安寧有一定的促進或是幫助的作用。還有最主要的是,咱們現在把數十萬流民遷到并州去,打算在并州發展的話,我們也并非是沒有朋友的。本侯跟并州刺史丁原已經有了一些合作,跟他應該說也算是朋友的關系。到時候,我們不說是否能夠獲得并州官府方面的幫助,但起碼不會遭受到并州官府的為難。”
戲志才見劉顯同意了他的提議,頓時高興的道:“那就決定把洛陽流民遷徙到并州地區去”
“對,決定了,就到并州去。”劉顯肯定的點頭,然后道:“那么你們再看看,并州哪個地方會更適合一些。”
“并州晉陽(后山西太原)一帶就別想去了。過了黃河后的河東地區也別想了。那些地方,幾乎也都是并州最為繁華的地區了,他們地方也不會允許數十萬的流民進入他們的地方去定居。”78
戲志才居然對并州的一些情況有一定的了解,他不假思索的就說道:“主公,如果我們要在并州發展,那么肯定不能少了畜牧業。本人認為,在并州,開荒造田是一定要的,但是,最為主要的,還是要在并州開設屬于咱們的養馬牧場。如此一來,咱們所挑選的地方,也一定要有適合養馬的地方才行。”
“也對,正好,跟丁原的交易當中,就有不少牛羊馬匹,這些,正好可以不用送到冀州巨鹿楊氏縣、柳林城去了。可以先留下來,充實這個咱們的新的楊氏縣、柳林城!”
劉顯還真的一時忘記了在并州養馬,要比在冀州養馬更好了。如此一來,這事也必須要做成了。
“這樣吧,你們繼續招募人手,這次咱們放開手來招募,不管是什么樣的人才,全都要,尤其是讀書人,都要!”
劉顯想到要利用數十萬的流民來做成一件事,那么各行各業各方面的人才都是必不可少的。
“還有……”劉顯再想了想,道:“讓周倉趕回一趟柳林城,把咱們的計劃打算跟鄭玄先生說明,請鄭玄先生從那些咱們劉府書院的先生中抽調一批人手到并州來幫忙。如果鄭玄先生不愿意來,那么就請田豐先生來。他們必須要來一個。”
如果決定在并州發展,那么必然會根據柳林城的發展一樣,為了可以確保自己在并州的發展的順利,很有必要再建一座城。一座不容易被攻破的城池。城池一建立,那么各方面的發展都要鋪開。包括了教育方面,也必須要跟柳林城、楊氏縣的同步。這樣,蔡邕或是鄭玄必須要來一位主持這方面的工作。蔡邕的身份有些太敏感,不易輕動。但鄭玄也老大不小了,也不知道他還愿不愿意到并州這樣的苦寒之地來。如果他不愿意來,那么劉顯就只能讓田豐過來了。田豐更擅長搞內政,有他來,也一樣合適。
現在身邊有戲志才、陶丘洪這樣的人才,再加上鄭玄或田豐相助,劉顯認為也足夠了。
倒是還缺少一員如黃忠一樣可以鎮守一方的超級大將。
不過,這事一時還急不來。
還有,劉顯再跟他們交待,商討了一下三天后如何調動洛陽四周的那些流民愿意自愿遷到并州去的問題。
商議好這些,就是最重要的事了。因為如果劉顯沒能讓朝廷同意這個計劃,那么現在說再多也沒用。
第二天,劉顯一早就進了皇宮。
但劉顯沒到朝堂,而是直接到了內宮去,到了皇帝的御書房去求見皇帝。
皇帝疏于政務,不愿意上朝。這里面,的確有著好幾個原因的。
但是,這也并不代表皇帝當真的就對大漢的政務徹底的放手不管。如果當真這樣的話,那么他也等于失去了跟宮中宦官制衡的基本能力。如此,他就真的徹底淪為傀儡皇帝了。
皇帝跟宮中宦官,是相互影響的。雖然宦官掌握了皇宮中的禁軍兵權。可是,無論如何他們都不會或是不敢當真的對皇帝如何。如果皇帝真的要破罐子破摔,不甘再受他們的暗暗脅制,那么他們這些閹官也等于是失去了真正的憑借。沒了皇帝的支持,哪怕他們先一步弄死了皇帝又如何?他們跟著也會被朝中的權臣、外戚等反撲,傾刻間就死于非命。他們所以來之不易的權勢富貴,也頃刻間化為煙云。
皇帝哪怕是再荒淫無度,也不可能當真的時時刻刻都在花天酒地。
何況,他已經力不從心了?
每天早上起來,他其實還是愿意往御書房里待上一會的。
劉顯來得也正是時候。
皇帝也剛好在。
劉顯這段時間如果有時間,也會開始傳授蔡嫣醫道。當然,這說是傳授不太準確,因為劉顯也是一邊將太平經中有關于醫道的內容告訴蔡嫣罷了。但劉顯同時,也把一些后世的醫學理論告訴蔡嫣,擴寬蔡嫣對醫學的定義以及視野。
可惜的是,劉顯以前還真的并沒有看過什么的醫學方便的書籍,所以,不能抄襲后世的醫書醫學。倒是一些后世流傳很廣的一些西藥制法,劉顯在后現代的時候,居然有在網絡是搜索過制作方法。或許,如果有條件之后,也可以生產制造出一些西醫的特效藥出來,如青霉素等等。
劉顯傳授蔡嫣醫學的時候,也刻意著重的提到過這些藥的制法,引導她去研究。
如此,在邊傳授,也一邊在自學的時候,劉顯的醫學水平也有了明顯的見長。
在御書房里,拜見了皇帝后,劉顯就明顯的感到皇帝的氣色不好,相比年前見面時,他的身體狀況似乎又差了一些。
對于這個皇帝,劉顯自然是打心底里沒有一點好感的。可是,現在有求于他,所以,劉顯也直言道:“皇上,臣弟看你臉色很差啊,請皇上不能太過操勞了,必須要養生方可以確保身體的健康。只有皇上的身體健康,才能有精力日理萬機,治理若大的大漢。”
皇帝見到劉顯居然又來到御書房求見自己,他還真的不怎么待見,心里已經歪膩了。他現在,的確有些后悔當時召劉顯上朝晉見時,不應該一時沖動,向劉顯以示皇恩的時候,把可以代表自己這個皇帝親臨的隨身玉佩送給了劉顯。更后悔當時的大方,說什么的劉顯可以隨時進宮來找自己說話什么的。
劉顯在朝堂上代帝行令,這事也的確讓皇帝心里不痛快。
這也是帝心難測。
劉顯現在的這翻話,其實的確是好意,可是,聽到皇帝的耳中,卻覺得是諷刺。
他忍不住端起臉,語帶不悅的對劉顯道:“武勇侯怕是巴不得朕身體欠羔,然后可以代朕行令吧?”
“啊?皇上何出此言?”劉顯的心思是何等敏銳,一下子就差不多猜到了自己當日在朝廷上的事早傳到了這皇帝耳中,并且,這當中,也肯定是經過了那些宮中宦官的刻意扭曲報告,極盡抹黑自己的能事,然后讓這皇帝對自己心生極大不滿。
或許,這皇帝恐怕還真的動了要除去自己的心思,現在沒有動手,估計也就是考慮到動自己的后果罷了。
但現在,劉顯自然是裝糊涂了。
“哼!你自己在朝堂上做的事還不知道?你還真的威風啊,居然敢在朝殿中掌刮內侍,還敢大言不慚的高調談論賑災之事。還敢決議,揚言獨資賑災。你這是想把朕置于何地?難不成,朕的大漢江山,朕的子民,朕不想救濟?現在倒好,你劉顯打明了旗號,公然的明言賑濟天下百姓,你如此大收民心,有何意圖?莫不成,你不是僅僅代帝行令那么簡單?還想著坐上朕的這個皇帝之位不成?”
劉顯聞言,還真的大汗。
這也是真的是欲加之輩何患無詞?一件事,往往都會有多面性,好的就說成壞的,而壞的也可以說成是好的。
總之就看別人是從什么的角度來看待問題了。
并且,讓劉顯感到有些語塞的是,這丫的皇帝還能不能有點城府?現在就這么當口當面的直接責問自己有何意圖,是否想謀奪他的皇帝之位。這叫自己怎么回答?用得著這么直接嗎?
“皇上你誤會了,今天劉顯前來求見皇上,就是為了這次賑濟百姓的事而來。”
“誤會?那朕問你,你先后兩次到皇后宮,特別是最近這次,在皇后那里滯留了一個時辰以上,你有沒有跟何皇后私通?”
劉顯幾乎沒有一屁股坐在地上,這、這事皇帝居然也知道了?但要不要問得這么直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