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旗之下,眾多白甲兵的簇擁保護之中,一個全身白甲的建虜親貴指著吳三桂,哈哈大笑。
正是多鐸。
“吳三桂,快快下馬投降”
白甲兵和漢軍旗一齊大喊,將多鐸的命令傳了下去。
吳三桂卻不理會,拔出腰間長刀,沉著臉色大喝:“殺,殺出去!”
但身處重圍,想要殺出去談何容易?吳三桂他們往西面殺,西面堵截,南面殺,南面堵截,號角聲聲,喊殺連綿,弓箭鳥銃齊射更是密如急雨,加上還有事先就挖掘的壕溝和暗壑,連續阻擊和沖擊之下,關寧鐵騎不住的倒下。
眼見身邊的部下越來越少,周邊的喊殺聲卻是越來越重,吳三桂紅了眼珠子,嘶聲大吼:“殺,殺出去啊!”
這一刻,他隱約的想到了松山,當日,他們就是在撤退過程中,在高橋驛遇伏,暗夜里,不知道有多少建虜從向他們施放鳥銃,急射弓箭,即便最先逃跑的大同兵為他們開路,但他關寧鐵騎仍然遭受了重大的損失,落馬無數,以至于其后兩年里都沒有能恢復元氣。歷史上,甲申之變,崇禎帝殉國之后,關寧鐵騎在一片石被李自成壓著打,也與此有很大的關系,今世沒有一片石,又在隆武陛下強力的糧餉和裝備挹注之下,關寧鐵騎的實力恢復的很快,幾乎快要達到過去的巔峰,吳三桂這一次出塞襲擊建虜糧道,心中是有相當把握的,但想不到卻中了建虜人的埋伏,現在身處危局,槍林彈雨之后,吳三桂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恐怖的高橋驛那可是葬身大同兵全部的精銳,寧遠兵也損失三分之一的所在,面對建虜的埋伏和暗夜里的溝壑,上天無路,入地無門,無數英勇的將士,毫無價值,不明不白的死在了暗箭和溝壑之中,難道這里又是一個高橋驛,我吳三桂終究是逃不過這一劫嗎?
恐懼令吳三桂心中顫栗,但卻也驅使著他,令他爆發出了強大的斗志,而面對混亂戰局的清晰頭腦,也幫助他準確判斷出了建虜包圍圈唯一的一個薄弱處,于是,吳三桂向西北一指,高聲大喊,并親自揮刀在前沖鋒。
在吳三桂的帶領下,關寧鐵騎發起了決死沖鋒,面對建虜蒙古聯軍的阻擊和撲面而來的槍林彈雨,他們不顧死傷,拼力向前,爆發出了強悍的戰力和誰也不能阻擋的勇猛,最后竟然硬生生地被他們殺出了一條血路。
等到沖出包圍圈,吳三桂回頭一看,身邊只百人不到了,將領只有吳國貴一人,作為前鋒的郭云龍和山海關副總兵胡國柱還陷在包圍圈中,尚沒有出來呢,但此時此刻,吳三桂顧不上悲傷和多想,帶著這七八十人急急而逃。
聽到吳三桂跑了,多鐸暴跳如雷,令眾軍急追此戰兩大目標,一是殲滅明國最精銳的騎兵,關寧鐵騎的全部主力,第二,就是擒殺吳三桂,如果這兩個目標都能達成,那么,明國在寧遠山海關防線的實力就受到極大削弱,大清再也不用擔心明國的騎兵在遼西有大動作了,日后不論是進攻遼西還是守衛錦州,大清都有完全的主動,更重要的是,全殲了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就等于是完全挫敗了隆武想要偷襲大清糧道企圖,這對大清在張家口和明國的對峙有極大的裨益,甚至有可能是勝負手。
因此,多爾袞才會將多鐸派駐在這里。
現在眼見大功告成,但吳三桂卻逃脫,多鐸如何能忍?
隆隆隆隆。
草原追擊戰開始。
吳三桂向西北方向逃去,那里不是長城,而是蒙古草原的方向,他們逃的越快,就離長城越遠。
“追啊追啊,絕不能走了吳三桂”
蒙古輕騎大呼,對吳三桂緊追不舍
烏克尓河。
看完于海送來的緊急軍報,隆武帝朱慈烺臉色凝重,心知自己和軍機處還是小看了多爾袞,對于糧道可能被襲擊之事,多爾袞顯然是早有準備和計劃,他張開了漁網,靜等吳三桂入網,可惜自己和軍機處都沒有能及時提醒吳三桂,以至于有今日之敗。
現在吳三桂兵敗,兩千六百名最精銳的關寧鐵騎怕是已經全軍覆沒,寧遠前線的守衛力量受到相當的削弱,同時的,因為主將吳三桂的下落不明,寧遠軍可能會出現一定的混亂,短時間之內,必將面對建虜的極大壓迫。
最重要的是,在連續失敗之后,建虜終于是有了一場大勝,這足可以振奮建虜蒙古聯軍的士氣,接下來,建虜伏擊吳三桂的兵馬有可能會西進,和多爾袞的主力匯合,如此,大明在得了土默特的三萬騎兵,繼而擊潰哈刺慎左翼,從而取得的絕對優勢,有可能會被削減。
“傳陳奇瑜,高斗樞,劉永祚,以及軍機處群臣!”
事情重大,放下軍報之后,朱慈烺立刻下令。
而在等待群臣到來之中,一個念頭忍不住在朱慈烺心頭升起:吳三桂下落不明,該不會是被建虜俘虜,繼而投降建虜吧?
歷史上,吳三桂引清兵入關,確有不得已,但其后卻有很多的機會可以反正,但吳三桂卻沒有,他一條道一直走到了黑,直到在云南親手勒死了永歷帝,將自己徹底釘死在了恥辱柱上。就其后半生來說,吳三桂是絕對的貳臣和叛逆,但就其前半生,也就是山海關大戰之前,吳三桂對明廷的忠心,還是有一定保證的,現在的時事已經和歷史不同,無論是渡海攻擊還是平常的治軍,吳三桂的表現都足夠優秀,是大明將官的榜樣,但朱慈烺心中總是有一股淡淡的擔憂,擔心吳三桂的內心不夠堅定,在遇到挫折的情況下,會倒向建虜
現在遭逢大敗,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吳三桂會不會如歷史上那樣,屈膝倒向建虜呢?
雖然就現在來說,吳三桂只是一個總兵,遠沒有歷史上,崇禎十七年之時,那般的重要以及有可能決定天下的命運,但作為大明名將,吳三桂如果投降建虜,對大明的軍心士氣,尤其是寧遠山海關的駐軍必然會有相當影響。
三位軍機大臣連同軍機處的幾大參謀急急趕到,看完關于吳三桂的軍報,所有人都是臉色巨變,陳奇瑜急忙帶頭請罪計劃是軍機處擬定的,吳三桂的執行或有偏差,但整體戰略都是遵照軍機處的計劃,現在行動失敗,軍機處自然是責無旁貸。作為軍機處的二輔,也是軍機處實際的領導者,陳奇瑜自然要負責任。
朱慈烺擺手,示意陳奇瑜快起,現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而是如何彌補,以確保寧遠前線的穩定以及這次大戰不會因此受到大的影響。
陳奇瑜站起,和眾人急急商議。
這時,腳步聲急促,于海又匆匆地走了進來。
“陛下,密云長城有警!”
朱慈烺臉色又是一變。
對大明皇帝朱慈烺來說,這兩個消息都是壞消息,但對敵對的多爾袞來說,這兩個消息都是天大的好消息,尤其是多鐸在插汗河套,殲滅了吳三桂親率的關寧騎兵的主力,雖然走了吳三桂,但卻擊殺了郭云龍,擒獲了胡國柱,保證了糧道的安全,這對兩年來連續敗北,無有一次勝利的大清來說,終于是可以揚眉吐氣一次了。
插汗河套之戰后,多鐸一邊派出蒙古輕騎追擊吳三桂,一邊率領主力往烏克尓河來,一旦兩兄弟匯合,建虜軍力和士氣都將得到增長。
而鰲拜對密云長城的騷擾和攻擊,則是此戰成敗的另一個關鍵,但使鰲拜能夠出其不意,毀墻入關,明國上下必然震動,即便是“狡詐”如隆武,也肯定得御駕返回,保衛京師去了,到時,多爾袞于后方追擊掩殺,雖不敢保證大勝,但卻也足以打掉明國的囂張氣焰,令蒙古各部明白,在蒙古草原在一畝三分地里,大清依然是絕對的優勢者,那些投靠明國的叛徒,必將為大清所剿滅。
這樣一來,多爾袞此次出征的目的就達到了。
“鰲拜,我大清此戰能否取勝,就看你了。”
站在地圖前,多爾袞喃喃自語。
密云長城。
墻子嶺段。
歷史上,,建虜大軍兵分兩路,主力從永平府一代的界嶺口入塞,偏師就從是密云長城墻子嶺一段破關的,最后兩軍匯于薊州,繼而再向明國京師,然后順著運河南下,一路搶掠,將大明攪了一個天翻地覆。
這一世,作為偏師的阿巴泰同樣是從墻子嶺段毀墻入塞的,但不同的,這一次他卻中了大明的埋伏,最后,連阿巴泰在內的偏師主力全部被殲,其本人和三個兒子也被大明生擒。
此戰之后,大明重新修繕了墻子嶺段的長城,并加駐了兵馬,而阿巴泰失敗之后,建虜和蒙古親貴都將墻子嶺視為不詳之地,其后這三年里,從未有建虜或者是蒙古兵馬,到達過墻子嶺長城之下。
但誰也沒有想到,短暫的沉寂之后,這里又將迎來一場大戰。
鰲拜,瓜爾佳氏,滿洲鑲黃旗人,蘇完部落首領索爾果之孫,后金開國元勛費英東之侄,八門提督衛齊第三子,鰲拜精通騎射,作戰勇猛,有“滿洲第一勇士”的稱號,為黃太吉的心腹,歷史上,鰲拜不但在黃太吉死后,豪格和多爾袞爭儲的過程中,有堅定的表現,在順治死前,更是被順治委以重任,任命為托孤四大臣之一,后面的事情,大家就很清楚了,鰲拜風頭無限,壓過了年輕的康熙,最終被康熙拔除,落了一個身首異處的下場。
歷史上,鰲拜以悍勇著稱,但其實除了悍勇之外,鰲拜也是有相當謀略的,不然他也不能壓制其他三位輔政大臣,獨攬朝綱。
因此,在多爾袞的命令,領著鑲黃旗的五百精銳連同多爾袞秘密抽調而來的周邊蒙古各部,加加總總在一起,一共只有八九千人馬,但卻要擔負攻擊明國長城的重任之后,鰲拜并沒有冒然進攻,而是集合兵馬,在密云長城一百里之外的草原里蟄伏了三天,期間,他帶了十幾個偵騎,秘密潛到密云長城一代,仔細觀察,確定周邊的防務和駐軍之后,然后才下定決心,將攻擊的目標從原先計劃的獨石口,改到了墻子嶺。
和獨石口相比,墻子嶺的防守稍顯薄弱,雖然從墻子嶺破關后,道路通行不如獨石口,但建虜兩次從這里入塞,對這邊的地理環境較為熟悉,兩廂權衡,鰲拜最終還是選定了墻子嶺。
因為兵馬不夠多,要想成功破關,必須保證行動的突然性,在破關之后,還需要大張旗鼓的突進,以震動明國,為多爾袞和隆武的對戰爭取勝機,稍一不慎,就有可能失敗甚至是落入明國大軍的團團包圍之中,因此,鰲拜的每一步都進行的小心謹慎,在選定墻子嶺為攻擊目標之后,他又蟄伏了一天,伏擊了一隊明軍夜不收,確定行動的隱蔽和獲取相當的情報之后,這才秘密行軍,一天一夜的時間,趕在第三日的半夜凌晨,出現在了墻子嶺長城之下。
說是墻子嶺,但其實整個整個墻子嶺長城段一共有三十多里長,正常的駐軍在兩千人,由一個守備負責防守,另有一個京營千總隊,就駐扎在墻子嶺后方十里之處,以為周邊的支援,此外還有少量的邊騎兵和夜不收,負責周圍的聯絡和緊急支援,而在這兩支隊伍之外,密云總兵陳永福已經率領三千密云兵前移,此時就駐扎在石匣營石匣營距離獨石口三十五里,距離墻子嶺四十里,但是兩處有警,陳永福左右都可以帶兵支援,只三四十里的距離,保證可以在半天之內趕到。
也就是說,兩地的守軍只需要堅持半日就可。
“呼哬”
半夜里,借著夜色的掩護,在鰲拜的督戰之下,十幾個建虜精銳白甲兵,沒有穿甲,只是輕便勁裝,秘密摸到墻子嶺長城之下,逮著守城軍士巡邏的空隙,用鋼爪爬城,然后摸在黑暗中,以弓弩防備,而在他們得手之后,更多的建虜士兵通過鋼瓜上了長城,而當他們的行動被明軍發現,明軍呼喊報警,同時左右聚集來攻之后,埋伏在長城之下的蒙古士兵一起跳起,高聲呼喊,往城頭攻去!
最新。
高速文字章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