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的經濟發展到也算是迅速,至少對于普通人來說,的確是挺迅速的。
但是對于王不餓來說,這個速度卻不算是最快的。
雖然現在他也很滿意。
但是隨著蒸汽機投入市場,這個速度會更加讓人驚訝的。
盡管現在大漢的經濟發展就被張蒼看作是一年一個臺階,然而王不餓卻很肯定的告訴張蒼,等到蒸汽機技術成熟,投入到市場之后,大漢的發展會一天一個臺階的。
悄然無息之間,大漢的運作模式也在悄悄的發生著改變。
一個以農為本的國家,在逐年增加對工商業發展的同時,減少對農業人口投入的前提下,卻能保證農業收入年年增長。
這要是放在三五年前,絕對沒人會相信的。
而一開始王不餓決定發展工商業的時候,群臣阻撓的原因就在于此。
但是現在大家不得不承認王不餓做的是對的。
雖然有一定賭的成份在內,但結果卻是好的。
至少可以證明,王不餓不是亂來的。
在減少農業人口投入的同時還想保證,甚至是提高產量。
那么唯一的辦法就是提高單畝產量,以前耕種一百畝地需要十五個人,一年產出二百石。
那么現在通過對農具的改革,通過對土地肥力的調整,灌溉設施的改善,同樣還是十五個人來耕種一百畝地,但是產量卻達到了三百石。
同等數據對比下,就相當于節約了七個半人。
因為一百石對應的是五十畝,對應的是七個半人。
按照原先的需要二十二個半人才能做到的,現在十五個人就做到了。
正是因為這種全方位的保障,才能讓大漢能夠有足夠多的閑散勞動力投入到別的地方,才能夠支撐起職業軍隊的建設。
而華夏民族是世界上最勤勞的民族之一。
同樣的,朝廷為了擔心情況失控,所以對于各地工商業的發展是一直密切關注的。
哪怕允許社會上有一兩千閑散人口沒事干,哪怕讓他們去種地,也絕不會輕易的批復增加工商業的投入人數。
朝廷中這邊是有嚴格底線的。
而這個底線雖然有些讓人難以接受,但為了穩妥起見,現在大家都在執行著這一套規矩。
例如說潁川郡的二百七十余萬人口,按照每人每個月兩石半的糧食消耗,一年三十石的基礎量。
那么本地今年糧食產量需要達到八千一百萬石才能夠滿足本郡今年的糧食所需。
而現在每畝地的產量是三石,這就需要兩千七百萬畝地來保持耕種才能夠滿足這個條件。
而每個人的精力最多也就能管理二十畝地,這還是改善了各種條件之后才能做到的,放在以前就更少了。
即便這樣,也需要保證一百三十五萬人投入到農業生產中才能夠保證本郡今年產出的糧食夠自己吃的。
而這指的是十七至六十歲這個年齡段的男人。
當然,這只是理論數據,放在實際中是不一樣的。
畢竟女人和孩子也不可能天天坐在家中歇著不是?
就算一個女人加兩個孩子,差不多也能抵擋一個男人了吧?
而且男女之間的真正差別,是在于翻地收割這種重體力活上面的,日常管理方面,女人是足夠用的。
可即便這樣,整個潁川郡的工商業人口,朝廷也是嚴格控制在十萬人以內的。
這也就導致了潁川郡除去這十萬工商業人口,參軍人員,以及其他不適合耕種的人員以外。
大概有將近二百萬人在從事農業生產。
比最低限度多了足足六十五萬人,同樣的,這也就導致了另外一個現象的發生。
每年的糧食吃不完。
朝廷在人口方面給了一個最低的限度,在消耗方面卻給了一個最高的限度。
每個人每個月兩石半,看似不多,但這里面卻有大量的老人和兒童,他們一個月是消耗不了這么多糧食的。
朝廷按照這個數量來計算,到了實際當中,是會有結余的。
當然,這只是朝廷保證百姓不會餓肚子,保證在當下階段工商業不會過度侵犯農業產出的一種基本政策。
作為一個改革者來說,這個計劃是很保守的。
但現在就是這么個情況,王不餓雖然有能力改變,但也不想去改變。
一是貿然的去打破這個平衡,可能會帶來一些不可預估的后果。
這是王不餓不想去面對的。
與其想著大步快走,倒不如小步慢走,一步一個腳印,腳踏實地的往前走。
當技術到了的時候,一切就都順其自然了。
洛陽,皇宮內。
陳鐵山站在王不餓面前,這次他是來辭行的。
陳鐵山將帶著一千六百余名官員,跟隨著第五集團軍整備好的一個甲級軍和乙級軍開拔前往西域。
陳鐵山是新任的西域經略使,而在他到任接替了趙佗之后,趙佗將暫時留在西域。
等待第五集團軍,與暫時留在西域尚未回營整編的部隊,一起幫趙佗打下一片新的土地,那里將會是趙佗的封國。
至于說百姓,那么遠的距離,朝廷沒辦法往那邊輸送,所以給趙佗的選擇就是西域人,以及本地土著。
同樣的,第五集團軍也將派遣一個軍駐扎在趙佗的封地內,一是承擔安全守衛,另一個則是監視。
“陛下,臣告辭了……”陳鐵山面色有些沉重的望著王不餓。
雖然倆人打一開始就在一起了,可實際上兩個人真正待在一塊的時間卻很少。
見面的時間加起來,滿打滿算也不會超過半年。
而兩人認識已經十多年了。
可即便是這樣,也依舊不能影響到兩人相互之間的信任。
王不餓的情緒也有些沉重。
望著陳鐵山,終究開口道:“此行山高路遠,聯絡不暢,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去抉擇,朝廷這邊很難第一時間給你建議的,朕賜你一把尚方寶劍,關鍵時刻,可斬西域貪官暴民,另外朕再賜你一道令牌,若有所需,可調動駐軍一萬聽你命令!”
給陳鐵山尚方寶劍和調兵令牌是王不餓深思熟慮之后的結果。
畢竟距離太遠了,往來通信一趟,最快也要半年的時間,這么遠的距離,很多時候可能真的是無力顧及的。
然而陳鐵山卻笑了笑,道:“陛下,這尚方寶劍臣接了,令牌就不必了,臣相信該不該動,第五集團軍那邊心中會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