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的路,明明是通往天狼谷口的方向,以《文明》內騎兵的速度,最多半個小時就可以到達了,這還是走得慢的情況下。
但這區區五十里路好像根本就走不完一樣,根本就看不到頭;又是三個時辰以后,他們再次回到了原點。
再次回到原點,此時哪怕是再遲鈍的人,也會發現異常了。
周慎將希望寄予軍中的軍師,一個特級謀士,但謀士無奈的對著周慎搖了搖頭,表示自己對此也無能為力。
謀士這個職業比較特殊,比之所有智力側的職業都要難得多,智慧值達標只是條件之一;除了紙面上的東西以外,一些隱性的,不被屬性面板所反應的東西反而更重要,比如說判斷力,心理學,掌控力,人生閱歷,洞察力,變通,冷靜,大局,兵法,雜術……
有人嘗試將謀士劃分為五個層次,從低到高分別是謀己(謀自己)、謀人(謀他人)、謀兵(千、萬人)、謀國、謀天下。
但與其說是五個層次,還不如說是五個方面,畢竟這五個方面都極為重要;不能因為達到了后面一個階段的要求,就放棄前面一個階段。
就比如說大名鼎鼎的毒士,賈詡賈文和,在很多人的眼里他就是三國第一謀士,縱使這個說法有爭議,但他在所有三國謀士中排前五這一點沒有人質疑吧。
毫無疑問,他是一個“謀天下”的大佬,但同時在“謀己”一道之上,謀士之中無人能出其左右,他對于人性和人心的把握,也達到了一個其他人無法比擬的高峰。
且說賈詡此人的性格,他是一個極致的利己主義者,自己的性命永遠是第一位的,而且可以說大漢最后的氣運就是毀在了他賈詡的手上,只因為他想要自保。
同時,賈詡也不缺義,對于他投效的“主公”或是庇護他的人,可以說得上是仁至義盡了,怎奈何一直沒有遇到明主,每一任“主公”都自己作死,不聽勸告、最后自尋死路,而賈詡也從未落井下石,只是選擇了默默離開。
賈詡,涼州武威郡人,祖上為西漢初期的政治家賈誼,或許有人對于此人不是很了解,簡單來說就是司馬遷的好朋友,《過秦論》的作者。
不過這些都不重要了,青年時的賈詡就是武威郡一個普普通通的郎官,后辭官回鄉;其間還被氐人這樣的草原異族綁架,同時被綁架的人很多,但唯獨賈詡活了下來,憑借的就是他那三寸不爛之舌,和對人心的洞察。
涼州混亂,像這種事情常常發生,但就是這樣,賈詡一個讀書人在涼州之中活了下來,并且讓自己的族人們也沒有受到傷害;或許就是涼州的環境讓賈詡形成了惜命、內斂、毒辣的性格吧。
而事實上,從涼州走出來的人的確都十分狠,比如說韓遂,李儒,郭汜,李傕,西涼馬家等等。
賈詡的青年時代就這樣度過了,按理說這么牛的人物,不應該是從小就很出色,怎么會這么“普通”呢?
如果不普通的話,賈詡恐怕早就死了,除了西涼一個叫閻忠的名士曾說過賈詡有“張良、陳平”之才以外,沒有人去關注他這個小人物。
等到賈詡三十多歲的時候,被董卓軍強行征辟入了軍中,隨后被迫卷入了亂世之中,開啟了傳奇的一生。
隨著董卓入京,也就是所謂的“董卓之亂”了,賈詡也被一起帶去了洛陽;是時,賈詡在董卓女婿牛輔的賬下擔任輔軍。
但因為賈詡深知董卓最終必定失敗,所以萬萬不能相助,不然就會引火燒身,因此賈詡在董卓軍中一直不聲不響。
而且他一開始就沒有投效董卓,只是董卓軍強行征辟了他,所以賈詡劃水完全沒有心理負擔。
勉強來說,牛輔可以說是賈詡的第一任“主公”;其間,賈詡被分配到牛輔麾下的李傕和郭汜的賬下,去攻打關東聯軍,賈詡這才不得不出手,最終孫堅軍于三人手中大敗,帶著殘兵逃離。
經此一戰,李傕和郭汜二人見到了賈詡的真本事,對賈詡頗為信服,為后來埋下伏筆。
董卓強迫朝廷遷都長安后,過上了頹廢的生活,變成了失去目標的咸魚;王允便巧施連環計,拉攏呂布,斬殺董卓以及一系列核心將領,諸如牛輔等都被殺掉,失去核心統領,董卓麾下百萬大軍潰散。
隨后王允在呂布軍的支持下,開始清算司隸地區的西涼諸將;李傕和郭汜二人軍隊被打散,便準備逃回涼州。
但賈詡明白,沒有軍隊的他們若是一味地逃跑,最終難逃一死,根本逃不出三輔地區。
李傕和郭汜在西涼軍中也頗有威望,賈詡便讓李傕和郭汜立刻去收斂散亂的西涼軍,反攻長安,控制朝廷這張王牌。
賈詡所做一切,是為了保命而已。
最終,李傕和郭汜收斂了董卓大量的殘部,在賈詡的幫助下,二人聯合了張濟,以及其他西涼將領樊稠、李蒙、王方等人,成功攻下了長安,守城的呂布僅率領百余騎逃跑。
李傕郭汜占領長安以后,殺死了王允,又威逼漢帝劉協,把握朝廷。
在外人看來,此時的李傕和郭汜,算是賈詡的第二任“主公”。
李傕等人攻占長安的行為,斷送了漢王朝最后的一絲氣運,這一切都源自繼賈詡的計謀。
后李傕等人把握各方大權、尤其是軍隊,但為了不像董卓那樣成為全天下諸侯的公敵,李傕等人也不敢太過分,所以朝廷名義上還是獨立的。
朝廷先后授予賈詡左馮翊和尚書這樣的高官要職,看似是想要重用賈詡,但其實是挑撥之計。
果不其然,朝廷成功挑撥了賈詡與李傕等人的關系,李傕等人表面上親近賈詡,但心中十分警惕。
此時的賈詡身陷囹圄,可謂是危機四伏,想要他命的不僅僅有朝中大臣,甚至還有西涼眾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