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3章一場密談
劉信的笑容很快不見了,變臉速度之快讓曾經詫異不已。
“曾將軍是不是和我說過自己不會游泳?”
曾經拍了拍自己的腦袋:“我以為這小小的謊言瞞騙不了大將軍。”
“受不受欺瞞是我的問題,但說了謊卻是你態度有問題。你聰明,有能力,也有野心。但若是將你的聰明用在我的身上,那你就顯得不怎么聰明了。”
曾經苦笑,向劉信拱手謝罪:“臣之前說不會游泳,只是因為不善水戰,不想因此耽擱了軍務罷了。只是最后仍舊被大將軍委任水師將軍,卻是臣沒有預料到的。”
劉信聽罷,一張嚴肅的臉終于緩和了許多,當下道:“你何不明說?”
曾經道:“周將軍極力推薦,若是當面辭去,怕于周將軍面上不好看。大將軍草率提拔我為水師將軍,不也是安撫周將軍成分居多嗎?畢竟,這一戰的關鍵其實并不在水上。”
劉信朝薄昭看了一眼,薄昭領會的,當下吩咐衛兵都離開營帳三十步,薄昭也與衛兵一齊站在大太陽底下。
劉信淡淡道:“若關鍵不在水師,我辛苦打造戰艦,派人搜集漁船,豈不都成了無用功?”
曾經道:“大將軍這樣做,無非是給平陽軍營造出安全感罷了。這就像婆娘嫁人,一般都要求男方家有房子一樣,都是追求一個安全感。大將軍立營的位置在汾水與靴掌湖之間的空地上,便是以舟師為墻,老天為屋頂,南面是大門,碼頭是窗牖,為平陽軍建造了這樣一處大房子!”
“你是說……”
“秦軍不可能花大量時間去督造什么戰船,他們一定會繞道然后從南門大門而入。那時才是平陽軍與秦軍決戰的時刻!”曾經說完,興奮地看向劉信。
他堅信,劉信的想法一定和自己一樣。
“你覺得我該如何打敗秦軍?”
“大將軍不可能打敗秦軍。”曾經說得很直白。
曾經又幫劉信分析起來了:“大將軍戰術上自比秦將韓信如何?”
“不如也。”
“平陽軍與秦軍孰多?”
“若秦軍全部出動,將會是平陽軍的兩倍。”
“平陽軍單兵裝備較秦軍如何?”
“亦不如也。”
“若如此,一旦韓將軍繞道而來,平陽軍足以為恃的地利也將不復存在,將軍憑什么認為有擊敗秦軍之法呢?”
劉信覺得眼前這個人越看越討厭,但卻又不得不承認曾經所說的也都是實情。便是自己不也認為這是一場必輸的戰爭嗎?
曾經與劉信談論的時候,可一直在注意觀察劉信的表情吶,生怕劉信一句話,直接讓人把自己架出去放大鍋里煮了。這是如今諸侯王之間最流行的刑罰款式。
劉信的臉色由晴轉陰,但很快化為淡然。
“你既然知道我軍必敗,為何還急著趕來送死呢?”
“因為我知道這一場戰爭,大將軍即便戰敗,也是一場勝利。韓信造戰船也好,繞道也好,從他南下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今后的失敗。其實,自從大將軍決定北上拖住秦軍步伐的那天起,秦國就再也沒有復國的可能。”
因為一切的一切,都有其必然的客觀條件。天道有常,不為堯存,不以紂亡。
曾經向劉信再次拱手道:“有一事臣想要請教大將軍,平陽城封王的儀式已經討論多月,為何大將軍遲遲不肯晉王位,莫非是要等漢王來封嗎?其實以大將軍之肚量,占據晉立國之基,率兵橫掃河北,未嘗不可。到時與漢王、項王三分天下,豈不是人生快事?”
劉信道:“無它,只因我是商鞅門徒。自商鞅算起,我法家門徒奮斗數百年,助始皇帝一統天下,天下惡其政,皆歸咎于我法家。可天下一統就真的錯了嗎?我助漢王,非獨念宗親血緣,更是因為漢王不惡秦法,不惡秦制。助漢王,更是為天下能夠早日統一,百姓少流一點血。若有人埋怨我不稱王,不稱霸,那是小看我劉信的志向了。”
曾經聽罷,心中震驚不可言語。他聽說許多人說假話,沒有人比劉信說得更動聽。
作為同為法家出身的曾經,對劉信的話還是充滿認同感的。始皇帝的苛政,真的能歸咎于法家嗎?就像一把割肉的刀,十分鋒利,不小心割傷了手指,難道就要怪罪鋒利的刀嗎?
可偏偏那些儒生方士,非要指東說西,處處責難法家。
曾經很快從震驚中回過神來,卻問了劉信一個更加尖銳的問題:“漢王年高,長公子劉肥外氏所生,子嗣年幼,即便將來統一天下,一旦漢王薨,將來誰可為繼任漢王之事業者?”
劉信沒有說話,只是抬手指了指自己。
曾經大喜,他沒有問劉信會不會做皇帝,那樣就太不含蓄了。
這樣的討論告一段落后,劉信要求曾經為自己舉薦一位善于水戰的將領出來。虞小株雖然夸口說自己懂得水戰,但劉信可不會真將水師托付給虞小株一人之手,畢竟沒有人會相信一個女人會打仗一樣,即便她的拳頭很硬。
曾經舉薦了一人,名叫趙廣。趙廣是游走在汾水之上的游俠兒,給經過汾水的商家做保鏢來養活手底下的一群人。
曾經來投靠劉信,把趙廣也帶來了。但因為出身游俠兒緣故,趙廣性格有些輕佻,不為周將軍所喜,所以目前只是個水軍百將。
劉信沒有想到周叔竟然也是個有脾氣的人呢,問道:“這趙廣做了什么事,惹到周將軍了?”
曾經有些尷尬道:“趙廣搶了茲氏一家大戶人家的女兒為妻,最后又將人家拋棄了。此事在茲氏鬧得很大,不曾想竟是傳到了周將軍的耳朵里。”
劉信也聽說過這樣一件事情,卻是從張生呈給自己的小說稿中了解到的。
張生在故事里,將趙廣描述成了一個惡霸,最后青天大老爺劉信來此,為百姓主持了公義,斬了趙廣的狗頭。故事俗套,但卻十分適合用來進行宣傳工作。只是沒有想到曾經推薦的竟是這樣一位惡霸。
曾經見劉信猶豫,連忙道:“大將軍,這趙廣之在汾水的名氣很大,不該為了一兩句流言就棄此大才不用。”
劉信道:“此人人品堪憂,若是率眾叛我……”
曾經卻道:“大將軍豈不聞吳起殺妻求將之舉乎?趙廣拋棄妻子,投奔大將軍,也正是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罷了。大將軍若是疑心重重,如何還會有賢才歸附?況且,有虞二姑娘在,又何懼趙廣反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