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成不是第一次來基地,相反他很熟悉這里,認得清每一處建筑的用途,甚至都記住了很多普通職員的面孔。
但當他站在艙門展開的舷梯上時,卻感覺到了極度的陌生。
跑道和建筑物的燈光依舊,但地面上除了正常工作的地勤以外,還能看到一隊隊的高大身影在有秩序巡邏。
上百臺‘勇士’機器人的光電探頭冒著瑩瑩綠光,以極高的密度巡查著每一處地方,甚至還駕著巡邏車不時路過。
來跑道迎接的也只是普通工作人員,其他重要人物都沒有到場。
林炬感受到了他質詢的目光,微笑著解釋道:
“抱歉鐘局,我們也是迫不得已。”
“為什么。”
鐘成囁嚅出了自己都認為最無力的三個字。
“我說過,一切都是迫不得已,答應您的晚飯可能得遲一些,請先跟我來。”
坐在前往目的地的電動車上,林炬主動挑起了話題:
“您應該一直關注著‘離火’,我告訴您,它實際上半年前就已經抵達火星,并已經取得了大量的資料,現在監測網中那個只是偽裝的無線電信標。
我們欺騙了您,‘離火’的推進器是核動力的,我們叫它‘彗星’推進平臺,采用裂變反應堆供電的霍爾推進器方案,在送完‘離火’后已經返回,就停在地月拉格朗日點。”
原來是這樣。
這與鐘成的猜測大致相符,不過他沒想到會是在這一天突然捅開。
他想說點什么,但最終還是保持了沉默。
“‘離火’搭載了非常全面的探測設備,在過去的時間里對火星的大部分表面都進行了詳細測繪與勘察,所有的傳回數據都在這里,我現在帶您去看。”
電動車停在了空間部的大樓前,兩人一前一后快步走入,帶起一陣微風。
肖岡田此時正在一臺電腦屏幕前趴著,見到兩人松了口氣,然后興奮地指了指他們背后。
那是‘離火’傳回的第一張火星超高清實拍圖像,正在巨大的液晶屏幕上展示,有一種直面星球的巨大震撼力。
“看,這就是華國探測器拍攝到的第一張火星全圖,這絕對是世界上最清晰的一張照片,其他探測器的鏡頭都遠遠比不上它。
這就是烏托邦平原,全世界都喜歡這里,這張照片上甚至有鳳凰號探測器的著陸點。”
肖岡田認真地介紹著‘離火’所取得的諸多成就,作為史上最強大的綜合探測器,‘離火’幾乎做到了軌道探測器的極限。
就連鐘成也忍不住暫時忘記了自己的疑問,沉醉地欣賞著一張張照片和探測圖,光是這些資料就足夠航天局忙活不少時間。
肖岡田以時間節點為順序,一點點放出精挑細選的資料,直到5月8日時停下。
鐘成還有些意猶未盡,忍不住贊嘆道:
“非常全面,填補了國內相當一部分的空白啊……為什么不早點公布它,這不是壞事。”
他一直沒能理解新遠提前送達這顆探測器的用意,如果僅僅是為了早些獲取資料,那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才對,看上去這半年火星上也沒有什么異動。
“因為之前這些——都不是我們的目的,或者說不是主要目的,真正的目標是它。”
屏幕上出現了零號平原的放大圖,看上去完全正常,從左上角的水印看,甚至就是今天上午拍攝的。
“這是什么?”
“不知道,但我們叫它‘零號平原’,以前我們不知道那里有什么,現在也不知道,不過已經確認肯定有一樣東西。”
鐘成看的目光跟隨肖岡田的視線移到林炬臉上,后者鄭重地說道:
“零號平原下面有一座引力波發射器,并在13天前發出了一束經過調制的智慧信號。
離火搭載了一臺很粗陋的引力波探測裝置,理論上根本探測不到,但它太近了,所以我們截獲了信號。
這是一束意義明確的智慧信號,發射時間持續0.5秒,功率約96千瓦,目標不明,信息不明,發射源歸屬者不明。”
“太荒謬了。”
鐘成第一時間如此想道,但很快還是恢復了應有的冷靜。
“你們早就知道那里……有東西?”
“是的,新遠的目的就包括它。”
“你們為什么知道?”
“‘喀斯特’告訴了我們。”
“喀斯特是誰?”
“一臺機器,一個人工智能,也可能是一種生命,總之它有實體存在。”
“喀斯特是人類造物嗎?”
“不是,至少我們認為不是,發現它的時代甚至還只有電子管計算機,不過也幸虧那時候計算機和人工智能的概念出現了,否則‘喀斯特’的存在甚至無法被理解。”
和林炬的對答幾乎沒有延遲,答案是如此的簡單干脆,一切都指向了“喀斯特”。
顯然林炬也沒有興趣吊他的胃口,直接引路前往別處。
鐘成跟著他一路來到從未進入的地下四層,并通過了多個安檢通道以及機器人搜查,甚至看到了大量手持武器的機器士兵,他們端著的東西很像是科幻電影里的電磁軌道步槍。
又在一扇門前接受了機器人仔細的搜身,厚重的合金大門才向一旁滑開。
內部是一間全金屬壁的封閉空間,中央基座上有一個棱角圓滑的梭形巨大黑色產物,旁邊擺著一臺筆記本電腦。
黑色梭形體的表面有著復雜的紋路,凌亂中卻又充滿細節,遠遠地能很明顯看出似乎懸浮著三個字符,頗為奇異。
“‘喀斯特’,發現它的是一位美籍華人郭效,也就是郭申的叔父,作為一名航空工程師,他從30年代開始就為麥道公司效力,平時熱愛旅行。
在一次出游的時候,他在一座喀斯特地貌山脈中發現了它,于是命名為‘喀斯特’,這,就是一切的開始。
從50年代開始到60年代末,郭效對‘喀斯特’進行了極其深入的研究,最后發展為了幾個人的小團體,但一直到十年前,隨著‘喀斯特’的一次變化這個團體突然開始興盛并迅速擴張。
4年前,為了合理利用‘喀斯特’帶來的技術以及實現它的目的,新遠成立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