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頭市堡寨之外,那是壕溝縱橫,拒馬無數,梁山大軍通過其中幾條平坦的通道,再到曾頭市堡寨城下列大陣。
而今攻堅,梁山賊軍也不比以往了,看那陣仗,已然就是分了幾個梯隊,刀盾在前,弓弩在后,倒是也造了不少長梯之物,長梯帶鉤,可以穩固在城墻之上。
甚至還有那簡易的沖撞車,準備去撞那堡寨之門。
堡寨之外,本也有壕溝,卻是被填平了許多,這幾日來,曾頭市的人又出來挖開了一些,但依舊有許多處壕溝成了平地。
插翅虎雷橫,今日當真在最頭前,身后跟著一彪敢死,便是要去先登。
也聽得雷橫不斷回頭大喊:“兄弟們頭前也看到了,那曾頭市與官軍交惡,而今官軍退走,曾頭市之人已然是驚弓之鳥,只待一沖就破,此番先登,只要你們隨我上了城墻,一人重賞五百貫,更加官升三級!”
便是有人振臂高呼:“雷頭領放心,我等皆不是孬種!”
“雷頭領,只管帶著我們沖上去就是!”
“一定緊隨雷頭領身后,沖進去,把這曾頭市殺個干干凈凈,告慰晁天王在天之靈!”
雷橫左右來看,正是軍心可用,便是一語:“今日,必破曾頭市,里面的女子,兄弟們看上哪個便要哪個!”
便是公明哥哥上山之后開始要名聲了,說什么百姓秋毫無犯。
卻是此時,關乎梁山之生死,不取曾頭市之錢糧,梁山要不得多久必然大亂,已然到得如此緊要關頭,便也顧不得那么多了,錢糧要上交,但這女子,豈能不賞勇士?
軍心是也!
“好!”
“就等雷頭領這句話了!”
“雷頭領威武!”
只聽得鼓聲在響,雷橫面色一獰,多話沒有:“兄弟們,稍后就隨我上!”
顯然,雷橫不在第一梯隊,只看得頭前那賊軍一千多號,往前去涌,弓弩在射,長梯在架。
堡寨墻上,那也是弓弩不斷,更還有擂木滾石,乃至還有少數火油之物熊熊在燃。
一時間,哀嚎四起,那火燒著蛋白質的香味,彌漫而開,卻還帶著血腥與臭。
梁山之中,還真有悍勇之輩,幾萬人的江湖好漢,豈能沒有幾個拿命搏前程的人?
這支梁山賊軍,還真有幾分不同,至少,初一上陣,并不是那般瞻前顧后。
也難怪,即便宋江吳用明明知道曾頭市也有不少悍勇,卻還是一心來打。
說起來,其實打州府,應該比曾頭市容易得多,且州府城池錢糧更多,何以宋江吳用還是選曾頭市?
也是被逼無奈,曾頭市不是州府,想著官軍人少,自是更愿意救州府城池,而不是曾頭市。
如今看來,雖然有些波折,但這謀劃還是達成了,官軍果然棄了曾頭市去救援州府。
只待頭前一番苦戰之后,第一梯隊已然力竭,上不去那城墻,第二通急鼓就起。
雷橫回頭就喊:“兄弟們,頭前的兄弟已然消耗了許多敵人的箭矢滾石火藥,此番,正是我等一擊而破之時,兄弟們隨我上!”
那雷橫一馬當先飛奔,只待到得那堡寨墻下,當真用頭與肩扛著一個大盾,一馬當先上了長梯。
堡寨之墻并不很高,上面依舊有重物傾瀉而下,砸得雷橫身形連連在頓,卻是那大盾在上,只管側著頭用肩膀死扛。
墻上垛口之后,剛才火油已然潑過,此時正在熬煮,顯然有些來不及了。
只因為這油、脂之物,若不熬煮高溫,輕易不好點燃,唯有熬煮之后,那才是有一點就綿延燃去的效果。
便是墻上,連檑木滾石都有些少了,也是城墻之上的曾頭市莊客們,也有經驗不足,或者也是緊張。
頭前賊軍蟻附而上,只管是一通亂砸,不論有人沒人,不論砸不砸得到,搬起重物就往下砸,好似嚇唬一下賊軍也能心安。
經過一番消耗,此時檑木滾石之物,顯然有些跟不上了,頭前雖然準備極多,但再怎么多,總也不能堆放得把垛口作戰之處影響了。
此時不濟,唯有城墻下一邊往上運送,城墻上一邊再慢慢來砸。
此時雷橫扛著大盾快步往上,顯然爬墻的壓力遠遠不比剛才第一梯隊。
雷橫當真是膂力過人,身懷巨力,不高的墻,當真讓他第一個爬了上去,只管是先把木盾往垛口甩手砸出,一手抓住口中咬著的長刀,一躍而上。
長刀左右劈砍,立馬砍翻周遭三四個人。
如此,再看雷橫,已然在城墻垛口里站定了身形,只管左右再去劈砍,哪里來得一合之敵?
瞬間,又有幾個賊軍爬墻而上,站在雷橫左右。
雷橫哈哈笑起:“兄弟們,快上快上!”
話語雖然在說,但雷橫手上的刀可一刻不停,當真砍得是人仰馬翻,不免也是好生了得。
只遠遠看得這一幕,壓陣督戰的朱仝便是心中大喜,左右呼喊:“兄弟們,上去了,快快快都往前去!”
左右軍漢,當真為之一振,都看到了,那雷頭領上去了。
便是后面中軍,圣手書生蕭讓也是看得大喜,站在將臺高處,連連手舞足蹈:“好本事好本事,好生了得,大事成矣!”
就看那城頭之上,雷橫已然連連劈砍不知幾人,周遭守城之人,一時怯懦,竟是都頓住了,不敢往雷橫身前去擋。
雷橫稍稍一歇,順了口氣,更是大喜:“兄弟們,成了成了!快快隨我再殺!”
卻聽有人來答話語:“成了什么?”
雷橫循聲看去,一個年輕大漢從敵人叢中擠了出來,雷橫一眼看去,竟是覺得有些眼熟。
那大漢一桿長槍在手,雷橫脫口而出去問:“你是何人?”
那大漢哈哈笑起,竟是笑出了幾分爽朗,開口真答:“九紋龍史進是也!”
“誰?”雷橫哪里聽過這人?
卻是這聲“誰”,那年輕大漢笑容一止,顯然有些惱羞成怒:“賊廝拿命來,好教你去了地府也記得住爺爺是誰!”
話語只說得一半的時候,那桿長槍就來,長槍如龍而出,便是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沒有。
就這一槍來,雷橫已然面色大驚,長刀往前去架,身形往后而去,這長槍,當真來得極快極準極狠。
便是雷橫身后,一人持刀沖出來相助,便是去劈砍那九紋龍史進。
卻是他的刀還未揮去,那長槍在史進身上以極快的速度畫了一個圈就回,竟是畫完一個圈,還比刀快。
就看那長槍如同長了眼睛一般,直接捅刺在那賊人咽喉之處。
便是這一進一出,也是極快,那咽喉鮮血噴涌起來,好似噴壺在灑。
史進長槍絲毫不頓,再取雷橫。
雷橫連連在擋,卻是不知哪里來的這般悍勇小將,武藝強得有些離譜,這是哪里槍法這般狠辣?
“兄弟們并肩子上!”雷橫大喊一聲。
左右賊人,當真并肩就去,刀槍劍戟,應有盡有。
便是管得刀槍還是劍戟,史進只管一桿長槍,一一掃落。
卻是雷橫陡然發覺,剛才不敢往前的曾頭市莊客,此時忽然全部壓了上來。
只等左右一個環視,竟是換了人了,便是連身上的鐵甲都有不同。
官軍?
雷橫大驚,是官軍!
“史進,你是官軍?”雷橫脫口而問。
史進當真有話:“爺爺乃京東兩路兵馬副總管蘇將軍座下,戊字營副指揮使是也!”
雷橫下意識轉身要走,那垛口就在身后不遠。
“哪里走!正拿你這大賊人頭換個指揮使當當!”
史進的長槍來得極快,直取雷橫背后,也因為左右軍漢著實兇悍,上前殺賊絲毫不慢,亂戰刀槍無數,上了墻頭的賊軍,瞬間連倒七八個。
雷橫手已經扒在了垛口之上,只管是一步去就能踩到長梯,卻是這身后破空之聲來得尖銳,不得不閃身去躲。
躲過之后再回頭來看,那年輕史進,竟是笑呵呵在說:“進身之階,可走脫不得。”
雷橫牙關一咬,手中長刀只管往史進去劈,不殺史進,那可當真走不脫了,除非就從墻上一躍而下,這墻雖然不是很高,這么摔下去,僥幸不死也是半條命去了。
刀自劈砍而去,只看那長槍只是凌空一動,似撥似震,長刀就偏,那長槍槍頭如跗骨之蛆,好似搖晃,好似狠辣,再往雷橫面門去扎。
便是這史家大郎,當真好稟賦,又有名師王進悉心教導,自己平常,更是喜愛苦練,這手長槍,當真耍得已是極致。
雷橫哪里能是對手?只管是腳步再退,身后就是垛墻,頭顱去偏,偏去一下,那長槍又扎,好似非要扎他面門,并不扎他身上甲胄。
雷橫偏是偏不過去了,只有矮身,便是連滾帶爬,余光之中,不知多少官軍鐵甲圍了上來。
那刀在砍,槍在扎,那骨朵在錘,鶴嘴錘在鑿。
乒里乓啷……
想說句什么來著?
史進不講規矩,不講道義,哪里這般對戰的?怎么兩人捉單,還有人來圍攻?
卻是說不得什么了,只感覺身上一片叮噹之聲,也感覺兩眼昏黑,倒是……不痛。
隱隱之間,聽得那史進呼喊之語:“頭割下來,回去找人認認,此人是不是個有名有姓的大賊?”
如此一語,雷橫便是再也聽不到什么……
遠處,壓陣的朱仝忽然見得那墻頭之上竟是沒有了什么動靜,只看得一個鐵甲……軍漢站在垛口之處,往下眺望,也不見下面的人再往上攀爬。
朱仝心中一緊,雷橫呢?雷橫不是剛剛上去了嗎?
怎的沒有動靜了?
朱仝心知,不好不好……
便是再左右呼喊:“快快快,壓上去,再去爬墻。”
那史進站在墻頭上,便是左右去看,只看哪里還有賊人上來,倒是……沒有了!
史進竟是還有些失望,他手中提著個頭顱,低頭看了看:“這當是個大賊吧?”
問的是左右之人,便也有人來答:“副指揮使,這般悍勇,定是大賊無疑。”
“咱就逮了這一個,若不是,那可虧大了。”史進又左右去看,還是沒有賊人再爬上墻來。
“絕對是!”有軍漢答得篤定。
史進提著頭顱,往前眺望去,有話語:“將軍讓我上墻來,說會是一場血戰,唉……將軍也忒高看了這些賊寇,教我在此處來幫,攏共就逮住一人,早知道如此,我便隨著將軍多好?”
便是周遭還有十幾個賊人橫尸當場,在史進看來,好似都不算人了。
眾多軍漢也是有些失望,攏共殺得這一二十人,這值得多少錢?哪里夠分?
只能期待自家副指揮使手中提著的,當真是個大賊,大賊就值錢了,值老鼻子錢。
卻看史進遠眺又說:“將軍當是要來了!”
只待這話音剛落,視線盡頭,一彪鐵甲重騎就出現在視野之中,倒是還聽不到那轟轟隆隆的馬蹄。
只看到,那一彪鐵甲騎,來得極快,數量不多,三四百號而已。
史進看到,便是立馬轉頭,往墻內大呼:“來了來了,我家將軍來了!”
只看墻內,也有一彪騎士,數量更多,至少七八百號,頭前有一二百重裝鐵甲,領頭之人名喚林沖,后面多是輕甲,便是曾頭市自有的騎兵。
那最頭前一個,名喚史文恭,他一直抬頭看著墻上,只聽得史進呼喊而來。
史文恭便是大喊:“擂急鼓,開寨門,開寨門!”
咚咚咚咚咚!
鼓聲如雨點,不知響徹多少里去。
這便也是信號,告訴遠處蘇武,寨內之人已然知道他來了,立馬就出。
蘇武在何處?
他本在曾升選的一出山坳里,躲了快兩日了,今日才帶著三四百騎而出。
他怎么躲去的,每每夜半襲賊營,便趁亂出得百十騎,如此躲去了三四百騎,便是曾家人地形熟悉,選的地方,其實不近,有二十里之遠,卻是這二十里,對于一人三馬來說,算不得什么……
再問史進與那林沖帶著的二三百人如何進的曾頭市?
便是官軍與曾頭市來去拉扯談判,一時來得幾十騎,一時去得幾十騎,還有送禮,送去了,官軍也不要,便是甲胄藏在其中,便又帶回了曾頭市。
如此勾兌,如此謀劃。
只為一事,蘇武不攻堅,要打野戰對壘,只為讓梁山之人謹慎小心之后,當真出寨去攻曾頭市的堡寨。
野戰對壘,蘇武鐵甲重騎管他多少人的軍陣,自也沖殺去得。
蘇武來了!
只聽得曾頭市里急鼓在響,蘇武勒馬一止,只管呼喊:“換馬,沖鋒了!”
自是令行禁止,臨陣之前,換下趕路的馬,上那鐵甲馬。
片刻,眾騎已然準備妥當,只看自家將軍。
將軍稍稍抬手:“走!”
三四百騎,轟轟隆隆,直插那梁山賊軍后陣與中軍。
只道梁山之人沒有游騎斥候?
當然是有,那游騎十幾里外就發現了官道之上忽然出現了官軍馬隊,那也是輪番換馬,打馬飛奔回來報告。
只奈何,蘇武已然出現在戰場視野里了,那人也才剛剛奔到中軍。
蘇武正在換馬,那人剛剛到得將臺,當真是前后腳的事。
只看那將臺之下,賊人游騎驚慌失措來喊:“蕭頭領,官軍,官軍馬隊來了。”
“什么?”中軍蕭讓,驚恐而起,只問:“在那里?還有多遠?”
“來了來了,就在小人身后不遠!”
蕭讓連忙回頭去看,當真一眼就看到了官軍鐵甲騎,先是一愣,當真是天塌下來了,卻是再一看個真切,還好還好,天還未塌,三四百號而已。
蕭讓連忙鎮定,呼喊:“來人,快去知會朱頭領,只說后陣來了官軍三四百騎,請他速速帶兵去擋。”
自有令兵飛奔而去。
后邊,遠處,轟隆之聲隱隱傳來,蕭讓一時有些驚慌了,頭前看看,轉身看看,頭前又看看,轉身又看看……
便是猶豫,是走還是不走?
朱仝回來了,也是一彪馬軍,四五百號,本是壓陣的,是用來驅趕攻城梯隊往前的督戰隊。
此時攏來攏去,倒也攏得快,當真回來了。
蕭讓心中一松,自我安慰,不急不急……
片刻,朱仝打馬到得將臺之邊,顯然早也看到了遠處三四百鐵甲騎,額頭早已皺在一處,路過將臺,只管一語:“蕭先生先行躲避一下。”
就這一語,朱仝已然打馬而過。
蕭讓聞言,下意識當真就要下將臺快走,卻是心中鎮定了好幾番,有了冷靜!
如此千軍萬馬在陣,他坐鎮中軍,當是泰山崩于前而不變色,豈能讓這高高將臺陡然一空?
那若是讓麾下千軍萬馬看到,豈不軍心大亂?
不能走,當是穩坐高臺,以鎮軍心,正是揮斥方遒意氣之時,今日鎮定,便是讓千軍萬馬都知曉這書生何當意氣?
只這一遭去,來日,豈不也是如吳學究一般,軍令在手來行?
將臺不下,蕭讓抬頭去看,只看千軍萬馬攻堡寨,回頭再看,又看朱仝鐵騎去沖殺。
這般中軍穩坐,何等威勢在身?
只看左右令兵,那當真也是目光里帶著敬仰!
正該是這般!
再回頭去看,看那身后遠處,兩波騎兵,就要對壘。
蘇武當真來了!
倒也只算尋常,這般沖陣,已然不知多少次了,心下絲毫沒有初次上陣的那種緊張,甚至沉著之間,還能想得其他事來。
便是想,若是許貫忠與朱武在身邊,定是要來勸誡,不讓他蘇武親自打馬沖陣。
其實蘇武知道,兩位軍師話語很有道理,但他而今就是忍不住,手癢,好似有癮一般。
下次一定聽軍師之語,下次一定!
卻是蘇武左手,還有一人,沒羽箭張清,他也換了一批披甲健馬,卻是身后并無親軍,只一人隨著蘇將軍來沖陣。
滿心憋著勁,手已然摸在腰間袋囊之中,袋囊之內,是一顆一顆掌心那么大的圓形硬石,五指一握,便是在手。
賊騎已近!
張清還下意識看了看蘇將軍,其實看不清什么,那鐵兜鍪把蘇將軍的臉遮得嚴嚴實實。
為何要去看,就怕蘇將軍注意不到自己出手的效果。
卻聽蘇將軍忽然一喊:“張總管,來一手!”
張清大喜,蘇將軍在看,手臂往后一甩,往前去送,手中硬石便是飛舞而出,快速非常。
張清口中還有話語:“著!”
“嘭!”
當真說著就著,三十來步外,一個賊騎腦袋一頓,說倒就倒。
“好絕技!”蘇將軍當真來夸。
張清更是大喜,硬石又摸一塊在手,再喊:“著!”
十幾步外,又落一賊,蘇將軍還有簡短一個字:“好!”
也是來不及說話了,已然接敵,蘇將軍亦是了得,只管那長槍在腋下而去,一進一退,便是一人捅落。
只看蘇將軍那腋下長槍,再進再退,又進又退……
眼前,幾個瞬間去,只管賊人一個一個出現,盡皆落馬。
張清也是看得瞬間呆愣,卻是手在袋囊里連連在摸,手臂不斷揮舞,甚至都不需要如何瞄準,只管是飛石亂甩,便是打在甲胄之上,也是威力十足,甚至隱隱還能聽得那肋骨斷裂之清脆。
一陣而去,張清恍然之間,發覺自己好似絲毫沒有感受到壓力,前后左右鐵甲,竟是一個個了得非常,不知多少賊馬錯去,張清自己另外一只手的長槍,竟是一次都沒有捅出去過。
不是張清不會捅,是好似都用不著他來捅,只管讓他飛石去砸,讓他甚至有一種有條不紊之感,乃至還能讓他在馬鐙上站起來砸。
張清心中只有一個念頭,這般軍伍,真是好!
幾百賊騎錯過而去,張清站在馬鐙上回頭去看,賊騎四五百,便是一陣,大半馬匹上,已然無人。
看得張清是咋舌不止,再回頭來,不遠已然看到一個將臺。
眾鐵騎打馬而過,張清看得一眼那將臺,就看得那將臺之上,一個儒生站在那里發愣,呆呆愣愣動也不動……
就聽身旁蘇將軍有令:“把那儒生砸下去。”
距離已然有些遠了,張清哪里還等,人更站高,手中硬石已然甩去,甩去一個遠遠的拋物線。
“哎呀!”那呆愣書生,先有哀嚎一語,才捂著胸前應聲而倒。
蘇將軍大喊:“兄弟們,隨我扎進去。”
“隨將軍效死!”呼喊整齊劃一,也不知是第一次這么喊之后形成的慣例,還是有軍將私下專門交代過要這么喊。
張清初次聽來,那真是渾身上下,只覺得熱血沸騰,腳底板的熱血都往天靈蓋去涌,便是立馬連夾馬腹,只怕沖慢半步。
就看那曾頭市的寨門早已洞開,一二百鐵甲騎沖殺而出,五六百曾頭市騎兵隨之在后,已然正面沖入墻下賊陣。
那騎兵沖出之后,曾頭市里,步卒也出,呼呼啦啦喊聲震天。
要扎進賊軍大陣,還得通過幾條壕溝拒馬之間不寬的通道,蘇武更是一馬當先在前。
馬匹稍顯擁擠,無處可避,蘇武座下踏雪烏騅寶馬,只管邁開四蹄,哪怕頭前有那賊軍躲避不及擋住了去路,寶馬也只管用披甲的胸膛去撞。
那賊人一撞之后,身形往前去飛,七八步外才落地,馬蹄帶鐵,踩踏而下。
嘎啦嘎啦,不知多少骨骼碎裂。
只待眾多馬匹而過,那人全身凹陷,身體已然與那地面平在一處,便是有那硬骨,也陷入了泥土里。
身后不遠,是那將臺,朱仝已然打馬而回,也不去追那官軍鐵甲,而是下馬去看蕭讓。
那蕭讓捂著胸口,口中只有“呃呃”之聲。
朱仝抱著他問:“蕭先生,你可還好?”
“呃呃……”蕭讓被張清飛石擊中胸口,便是上下氣早已不接,面如豬肝一般。
朱仝連忙去拍打他的后背,重重拍得幾番,蕭讓才猛然吸進一口氣去,口中發出聲音:“呃啊啊啊……”
只待順來這口氣,蕭讓只覺得胸口劇痛難忍,口中終于說出了第一句話:“快走快走!帶我逃命去也!”
朱仝嘆了口氣,這書生,剛才明明叫他去避一避,他怎么就是不聽呢?
現在知道要逃命去了?
朱仝把蕭讓抱起,送上一匹無主之馬,吩咐左右:“快把蕭先生帶到遠處去避。”
便有人牽起韁繩,打馬快走。
只待做完此事,朱仝再看頭前戰陣,前后鐵騎在沖,那本是攻城的陣型,已然好似被切割一般,大亂而起。
朱仝不免又想起了頭前,那蘇武在梁山后寨,五百鐵甲騎,來去馳騁,毫無阻礙,便是萬人的大陣,也被他五百人攪得天翻地覆,一場大勝被攪成大敗。
又看今日,好似又要如此了。
何以……這鐵甲騎這般好用?何以蘇武麾下,竟是有這般一彪無當的馬軍?
再看曾頭市步卒也壓了出來,呼呼啦啦源源不斷,不知幾何……
朱仝又看身邊左右,四五百騎,與那蘇武鐵甲一陣,竟是只剩下不到二百人。
這仗還怎么打?
野戰對壘……就一定不能與蘇武野戰對壘,萬萬不能,以后,永遠不能!
中計也!
多少有些后知后覺,只因為頭前沒有時間去想,此時才想起來,中計也!
蘇武奸計,好駭人的奸計!
唉……
敗了!朱仝知道,敗了。
梁山上下,幾萬人生死之事托付在手,公明哥哥抹淚相送,百般拜托,千般囑咐,萬般叮嚀……
到得此時此刻,皆付之東流……
這還能如何是好呢?
那出征的時候,朱仝也答了那話語,不成就提頭而回!
那就提頭吧!
朱仝上馬,大喊一聲:“走,隨我去殺敵!”
說著,朱仝一人打馬,已然奮勇而去,左右之人,相隨不少。
只是朱仝一回頭去,那留在原地沒動的,竟是更多,當真許多人是一陣殺破了膽,怯懦了。
朱仝不看了,只管悶頭打馬去,卻是也知,左右之人,倒是又有不少勒馬在停。
軍心……
沒了!
朱仝不是狠厲人,當真不去過問,愿去就去,愿逃就逃吧……
他自一人也去,不去又如何呢?
朱仝一邊打馬,一邊想得極多,不去,梁山末路也不遠,回梁山,來日不免也是被拿住,大賊受審,興許少不得千刀萬剮了去。
不回梁山,那義氣在前,如何相背?一人去躲,這又能躲到哪里去呢?難道躲在那深山老林里當野人不成?
這么背義而去,怎么得活?
想來想去,更是篤定,那就提頭吧!
只看那官軍鐵甲騎在陣中亂攪,朱仝背后去追,竟是一時追不上,也是有自家脫陣的亂兵時不時擋住去路。
勒馬看了看方向地形,轉頭打馬,便是正面去迎。
只看得蘇武沖陣而出,去了不遠一處空地再集結,朱仝打馬便是去迎。
蘇武顯然也發現了……這一騎,當真只有一騎,不免也想起了那日渾人李逵。
蘇武只看左右鐵騎已然攏定,再要沖陣,便讓這一騎淹沒就是。
卻是那一騎來得也快,當真就近了,蘇武正欲抬手再沖,定睛一瞧,竟是朱仝。
蘇武揚起來的手,沒有揮下來,而是嘟囔一語:“義氣好啊……”
暫且不揮手了,只看那一騎越來越近,蘇武喊得一語:“張總管,砸他落馬,留點手力。”
“將軍要活的!”張清點頭,腰間一摸,其實飛石已然就要告罄,還有兩個,摸出一個來,飛石就去。
那朱仝也沒什么言語呼喊,只管悶頭來,已然就是那種悲愴無念,便是馬匹還在奔,他兩眼一黑陡然就落了馬。
張清是著實好用!
蘇武說道:“只把他綁在此處。”
有家人下馬去忙碌,手腳一綁,上馬來:“上陣,今日,就要多殺!”
所謂梁山精銳,已然不必多留了,能殺多少就要殺多少!
多殺一個,那梁山山寨,就好打一分。
便也是怕這些人還會從水泊里偷渡回寨,那八百里水泊,水路是如何也不能封鎖得住。
“隨將軍效死!”便是一語,張清又是渾身起熱血,將軍揮手了,只管打馬去沖。
飛石已無,張清一桿長槍,也是好武藝,捅殺亂兵,毫不費力。
只待再有來去兩番,馬力將竭,便是回到此處歇馬。
那朱仝自是還在原處,他倒是也醒了,手腳被綁縛了,正在掙扎。
蘇武下了馬,走到朱仝身邊,先眺望了一下戰陣,賊人已然四處在逃,曾頭市出得四五千人來,正在追擊掩殺。
蘇武便是一屁股坐在地面,就坐在朱仝身旁,朱仝倒是也不掙扎了,心若死灰躺在一旁,鐵盔里流出的鮮血遮蓋了他一只眼眸。
蘇武先接過李成遞來的水壺,猛灌幾口,才來說話:“朱都頭啊,真是世事無常,昔日一見,你我還算是相熟,那日我看你,也覺得你當真不差,卻也未想到,再見竟是這般。”
朱仝不說話語,只低頭去,其實是心中慚愧,他何以愿當賊去?
蘇武再開口:“來人,解了綁縛。”
自有軍漢來幾番擺弄,朱仝就坐在了蘇武當面。
朱仝抹了抹左眼前的鮮血,還回頭去看那戰陣,只看得一眼,搖頭而回。
蘇武遞過去一個水囊,說道:“倒也知你從賊無奈,乃至是受人陷害,但又知你與好些賊人,義氣如磐石……你說……人活成這般,是不是心中極為擰巴?”
蘇武邊說著,邊取那鐵兜鍪放在身側,還去順了順有些亂的發髻,也擦了擦額頭上的汗水。
朱仝倒是答話了:“蘇將軍,只說……時也命也,命該如此,如之奈何,只拜謝將軍最后給的這份體面。”
“體面……哎呀……”蘇武是換了一個坐姿,其實也是有些疲累,坐舒服了,再來開口:“朱都頭,你說……我與你晁蓋、吳用、阮家兄弟幾人,昔日里算不算是有過大恩?”
朱仝自也想起了那日,八萬貫錢,換得那些命去,竟一時之間不知如何作答,算嗎?還是不算?
“晁蓋死了……”蘇武嘆息著。
朱仝接了一語:“雷橫也沒在陣中。”
“雷橫也死了嗎?”蘇武倒是有些意外,鄆城縣那些人,蘇武那日都有過照面。
朱仝點點頭,嘆道:“當是……死了。”
“戰陣便是如此,刀槍也不長眼,既是雷橫死了,那就是有人立了大功,要得大賞,還要升遷。”
蘇武好似真在與朋友敘舊一般的語氣。
朱仝也不是那貪生怕死的模樣,也是心平氣和:“我這頭,當也值得一些賞賜與功勛去。”
“不,我要放你回去!”蘇武卻是如此一語。
朱仝一愣,便是來問:“為何?”
“放你回去,自是有事呢,你回去,與那吳用說,與那阮家兄弟說,天下也大,咱們呢,說起來,算得上是同鄉,把那山寨里的水軍攏一攏,我倒是喜歡,算得上是同鄉的,都攏住了……”
蘇武直白非常,梁山上下,而今蘇武看不上什么了,就看得上那支水軍,但水軍里大多數嘍啰蘇武也看不上,就看得上那幾個頭領以及那些水泊邊上的本地漢子。
朱仝卻問:“蘇將軍此言何意?”
蘇武不答這話,只問:“此番你們在曾頭市折戟,那梁山上下,還能撐得住多久?即便我只圍困不去打,一個月?兩個月?分崩離析是哪日?”
朱仝便是低頭不語。
“這是最后一條活路了,你的義氣啊,我喜歡,這條活路啊,別人沒有,就這么一些人有……你心中猶豫也好,糾結也罷,這話我說完了,放你走,你帶回去也好,不帶回去也罷,只看你定奪了。”
蘇武起了身,拍了拍屁股。
為何選朱仝,因為梁山上上下下,哪個不欠朱仝的?欠得太多,還都還不清。
唯有朱仝,在梁山上,便是說什么話語,做什么事來,誰也拿他沒辦法。
也唯有朱仝,蘇武真不是太愿意殺,因為他從來沒有想過要從賊,他只被義氣所累。
但……真要殺,不得不殺,蘇武也殺得下手。
蘇武拍完屁股,只管大手一揮:“你的馬,你騎走,去吧……”
朱仝終于把蘇武遞來的水囊打開了,喝得幾口,便是對著蘇武躬身一禮:“拜謝將軍活命之恩。”
“你這廝,倒是恩怨分明,走吧走吧……”蘇武連連揮手。
朱仝躬身大拜之后,無有話語,只再看了看那四處逃命的戰陣,翻身上馬去,打馬已然遠走。
卻也問心無愧了,頭也提了,沒有死,便是對得起任何人去。
朱仝也在想,為何自己沒有死?
人,總有一個東西值得稱道,朱仝知道,自己有這個東西,雖然也有作奸犯科,便是這份東西,做到極致了,那真會有人看得起。
那蘇將軍之言,聽得人當真爽快,今日如此一番,不枉此生!
馬已走遠,朱仝回頭看了看蘇武,他知道,蘇武在救自己,救自己脫離苦海,興許臉上衙門的囚犯刺字,當是可以洗刷的……
唉……
重重一口氣嘆去,朱仝馬步更快。
蘇武也看著朱仝背影遠走,心中其實有一份期盼,那梁山晁蓋麾下一伙人,阮家兄弟為主,昔日水泊邊東溪村許多村民與莊客也在其中。
這一伙人,如今正是好水軍。
往后之戰場,不在這小小地方,而在整個大宋,眼界開去,這伙人與那宋江其實不同路,也備受打壓……
可用!
期盼朱仝這一棋子下去,真能有些收獲吧……
想著想著,就看林沖帶著一二百鐵甲騎也過來了,顯然馬力也竭,過來匯合休息。
遠遠的,就看林沖呼喊:“哥哥,你看我抓到的這是誰人?”
那馬背之上綁著一個,蘇武看到了,也笑:“這個有趣。”
還能是誰人?不是那頭前在將臺上發愣的那個儒生嗎?站在將臺上發愣,能不有趣?
林沖更笑:“遠遠看得一個儒生打馬在跑,我還說奇怪呢,追去擒來了,已然問過,這廝叫作……叫什么來著,蕭讓。”
說著,林沖把那儒生從馬背上提起,往地上一扔,便是摔得蕭讓是哎呦哎呦在叫。
讀書人就是好,若是一身甲胄之人,林沖只怕一槍就給戳死了,看到是個儒生,才活著擒回來。
豈不也是讀書能保命?
“蕭讓,圣手書生蕭讓。”蘇武倒是隨口就來。
(兄弟們,五個多小時,寫到這里,明日繼續,暫時不休假了,一家伙把這個劇情寫完,再休息一天,再來為暮流清溪一葉舟兄弟加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