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讓目光驚恐直接左右去看,其實蕭讓這廝,就是濟州人士,高不成低不就的一個儒生。
蘇武再看了看他,問道:“你這廝,一手好絕技,不去掙錢,怎的也從賊了?”
蕭讓真有一手好絕技,能模仿各般書法大家的手筆,能以假亂真。
蕭讓支支吾吾答話:“我……我……”
“想來你是想當官?這回倒好,成了謀逆之賊被擒,少不得一個千刀萬剮了去。”
蘇武笑著問,倒是這廝,不算什么大奸大惡之徒,大概是被宋江一番忽悠之后,官迷心竅了。
只看蕭讓,連連來呼:“饒命饒命,我只是被那賊人裹挾了去,不是我真心要從賊啊……”
蘇武倒也不多看,讀書人,硬骨頭不少,但軟腳蝦從來也不缺,多如牛毛。
蘇武也懶得打趣,只管一抬手:“看管起來帶回去就是……”
“蘇將軍,蘇將軍饒命……”呼喊還在身后,倒是越來越遠了。
蘇武再去看那戰場,賊人早已四散在逃,曾頭市的人馬,得了命令,只管去追。
倒是那些壕溝拒馬,如今不是圍困曾頭市的工事,反而成了阻礙逃跑的累贅。
蘇武好整以暇,坐在空地略高之處,慢慢看著,曾頭市之人倒也真賣命,最賣命的就是那史文恭了,他領著一彪騎兵,那真是四處去殺。
軍陣只要一亂,再強的兵,也會成為最弱的兵,史文恭殺起賊來,那真是手到擒來,從來不出第二招,便是兵刃一去一回,就是一條命。
蘇武坐久了之后,又起身,轉頭去看,看麾下眾多騎士,騎士們都很疲累,但臉上都掛著某種喜悅,卻又不是那外放的欣喜……
蘇武到處走一走,也不說什么話語,只是讓自己出現在每一個騎士面前,看看這個馬,看看那個的甲……
如此一圈轉完,蘇武再上馬:“走,進那曾頭市去。”
人也四處散去了,路也就通了,沿路去,滿地死傷,其實……殘忍。
一路進得曾頭市,曾弄早早就來迎候,老頭躬身大禮:“拜謝將軍救我曾頭市于水火之中,將軍大恩,沒齒難忘!”
“好說……”蘇武擺擺手,卻看向一旁的史進,史進提著一個頭顱,便抬手一招:“史家大郎……”
“在!”史進連忙上前。
“給我看看……”蘇武伸手去。
史進連忙把頭顱遞過來,也問:“將軍,倒也不知是不是大賊。”
蘇武把頭顱抬起來一看,笑道:“是個大賊,諢號插翅虎,大名雷橫,就是此番領兵的兩個賊首之一,大郎此番立了大功啊,當擢升一級,同行立功之人,皆當有封賞。”
史進大喜,連連拱手:“拜謝將軍。”
蘇武自是把人頭還給史進,便起身往那曾家大宅里去。
如今蘇武當真是缺人,缺兵源,也缺人才,兩萬大軍。
營指揮使就需要四十個,副指揮使更是若干,都頭副都頭,就要幾百號,那些什么都虞侯,參軍文書之類,那更算不過來。
軍指揮使也要八個,軍副指揮使,二三十個不等……
其實,就是手下官職多,容得蘇武大封大賞,實在不夠,或是許多人興許還不那么稱職,還有待考教,蘇武也學了一招,差充,暫代各種指揮使,只待再立功再來扶正,都是辦法。
進得曾家大宅落座,蘇武也是開門見山來說:“曾老伯,頭前說好的事,當也還是作數的吧?”
曾弄連連點頭:“作數作數,許了將軍的事,萬萬不會食言,兵,將軍只管來招。史教師也當隨著將軍聽用,老朽那老四老五,也當隨軍效力去。”
“好。”蘇武點頭,就是來確認一下,便是信不過曾弄,怕曾弄出爾反爾。
哪知曾弄卻又說:“將軍此番千里迢迢來救,大恩難報,唯有先支應一些錢糧之物與將軍帶去,十五萬貫錢,三萬石糧,只當是補一補此番將軍出兵之軍資。”
蘇武聞言,便也笑著拱手,誰說投機之人不好?這不也挺好?人情世故至少不差。
“卻之不恭,只要我在京東兩路,便保曾頭市一地之安寧。”蘇武也有場面話,交錢自然保命。
“再謝將軍。”曾弄點頭答著。
“還有一事,我也見這曾頭市好似馬匹不少……”蘇武開口。
“嗯……那就再送……”曾弄反應極快。
蘇武抬斷:“不必,按市價來買,倒也不知你們能賣得多少。”
曾弄倒是大氣一松,卻還來客氣:“那自不必,豈能讓將軍破費?”
蘇武直接說道:“這是生意買賣,倒也不是買這一回,曾頭市本就是市集所在,江湖各處馬匹買賣,常也匯聚于此,這般,此番先買五百匹,往后啊,勞煩老伯多多留心,但凡好馬健馬,只管直接買下送到軍中來,有多少要多少,自不虧待,如何?”
“此等小事,豈不用心?將軍放心,此時一定盡心盡力去辦。”曾弄連忙應下,這事再好不過,又能掙錢,又能有情分。
“此番大戰之戰利,那些馬匹甲胄兵刃,也不少,只待戰罷,收集而來,某取四成,剩下的,甲胄馬匹之物,你也只管算了價錢與我就是。”
蘇武,其實全都要,但也不吝嗇。
曾弄說道:“豈敢豈敢,此戰若非將軍與麾下將士悍勇,哪里能如此大勝?些許戰利,那自都是將軍所有。”
這曾頭市,還真是豪富,手筆也大,眼界也寬。
蘇武卻還是擺擺手:“都有用命,那就五五來分,其余作價,不多言,就這么說定。某還有急事,此處事了,當趕回梁山之處圍困盡剿賊寇,便不多留了。”
說著,蘇武起身一禮,便是真要走,飯都不吃,而今局勢,兵貴神速,那梁山不能再拖,再拖下去就真的要出大麻煩。
當快速剿滅,把這京東兩路徹底安定,如此蘇武便有了一個安安穩穩的大后方環境,發展也好,生產也罷,根據地慢慢要建立與經營起來。
也是要趕快拿軍功去換個大前程,此番童貫親自來,事成,那自是所有人都少不得一番封賞。
更是蘇武也知,此時此刻,其實江南摩尼已經鬧起來了。
只是許多人反應慢,有些人更是藏著掖著,所以朝廷還沒有什么大反應,只待真的蓋不住鍋了,方臘已然肆虐州縣數十,連杭州都落入他手。
那時候,天子與朝廷,還能有誰?
不還得是童貫?
那不還得有蘇武一份?
時不我待,一切求快。
往后許多事,會越來越快,伐遼也好,女真也罷,短短時間,就要天下大變。
蘇武心中,緊迫不已,出得曾頭市,只管打馬往回趕,便是史文恭與曾家兩人也好,乃至曾弄允諾的錢糧物資也罷,只待他們安排好,再送到東平府就是。
蘇武正在趕路,走得幾日,卻是此時,梁山后寨之處,也起了烽煙。
倒也不是什么大戰,而是有往東往南去的許多賊寇,慢慢回返了,山寨陸路,被堵得是水泄不通。
官軍營寨正堵在其中,四處更是壕溝縱橫,拒馬無數,還有許多能走人的地方,還設立了柵欄與關卡。
賊人自是回不得,又看那官軍營寨人多勢眾,輕易也強攻不得,只管往無人之處,山林之間,先去藏著。
宋江吳用二人,更是愁眉不展。
吳用已然看清了局勢:“那蘇武,此番是想真滅我等了。”
宋江想著寨外那越來越多的高聳云梯車,越來越多的石砲車與諸般攻城的大軍械,心中早已起了些許驚懼,急問:“學究,是不是趕緊派人把東邊南邊各路人馬都招回來?”
吳用倒是未急著答這問題,而是皺眉沉思,慢慢說道:“此番,是咱們算錯了那蘇武,童貫一來,那蘇武像是放開了手腳,絲毫不顧州府之危,只管一心謀勝即可,算差了算差了……”
“學究,那就更要趕緊把各路人馬都招回來啊……”宋江已然心急,他便是如此,每每遇事,都先著急,著急過后,才會慢慢冷靜。
吳用卻忽然眉宇一松,看向宋江:“哥哥勿憂,他有張良計,我等也當有過墻梯,不該讓那蘇武如此順利達成謀劃,諸路人馬,回不得山寨,那當再有去處,已然這般境況,當是放手一搏之時,生死就在眼前,更當搏一把!”
宋江連忙來問:“那……學究之意是?”
吳用面色沉著,再來說道:“哥哥,既然那蘇武如此圍困我等,我等又豈能坐以待斃?之前想那調虎離山之計,卻是不成,為何不成?”
“為何?”宋江只管兩眼盯著吳用看。
吳用便也是真有幾分謀劃的能力,只道:“那是因為打的地方不對,那東南之州府,蘇武可以不管不顧,但有些地方,他萬萬不能不管不顧。”
“學究所言,莫不是……東平府?”宋江問道。
吳用咬牙點頭:“對,既然蘇武困我等陸路,既然咱們本有兵馬在外,那便直撲東平府就是,府城一座,縣城五座,豈能不打?那童貫在何處?那程萬里在何處?即便蘇武不管不顧,那童貫與程萬里,豈能不招他回援?”
宋江聽得是大腿一拍:“妙妙妙,妙計也!”
吳用微微一笑,顯然也是自得,局勢如此,逼出的計策來,反正如今梁山是生死之局,反正人命也不值錢,那就拼了,總好過坐以待斃。
這梁山地利,好是真好,易守難攻,壞也壞在這里,戰略上難有回旋的余地。
只要能把后山官軍調走,一切就還有辦法,若是真這么長久圍困,那只能眼睜睜看著梁山緩慢進入死亡。
吳用只管來說:“哥哥當速速寫下書信,派人渡水上岸,送到幾路人馬手中。”
宋江哪里還等?立馬動手去寫,剛才還是一片灰暗,此時似也是真看到了轉機。
夜深,山寨里小船十幾條,各自往那水泊去,一路四五人,皆是去送公明哥哥軍令。
有已經回到附近山林藏著的賊軍,便是要去找到,讓他們晝伏夜出,開始往那東平府地面去集結。
有那還在東南圍困州府的賊軍,便是要把軍令送去,軍令嚴厲非常,便是要讓他們不管不顧,立馬回軍,只管往那東平府去。
且不論能不能打下城池,便是聚得一兩萬人去,嚇也把東平府的官吏嚇出個好歹來,讓那童貫與程萬里,只管喊蘇武回軍救援。
軍令趁著夜色,各處自去。
蘇武還在回來的路上……
便是第二天下午,東平府境內,已然就出現了小批的賊寇,幾百人一伙來聚,已然聚起了三四千人,繞過水泊,從南往北而來,最先發現有賊人身影的,便是東平府南邊陽谷縣。
老知縣聽得稟報,連忙把縣城各門緊閉,又招軍將來議事。
此時在蘇武麾下陽谷守將是祝龍,麾下廂軍不過四五百之數,這還是從東平府淘汰了一些來補充的,實在算不得什么強軍。
但祝龍身邊跟了好幾個人,一個名喚呼延灼,一個名喚楊志,還有一個名喚林卯。
便是頭前蘇武有令,景陽寨而來,來了一千四五百人。
再加上衙門里的衙役,稅丁,攏共也有二三百號,合在一起,也有兩千出頭。
孟義倒也沉重,只問:“諸位,賊人此來,想來是那釜底抽薪之策,只要緊守城池,讓那蘇將軍從容調度,自是無憂。”
孟義所想,自是安穩軍心,似也當真不急不怕。
卻是沒想到,祝龍來說:“知縣相公放心,我等保境安民,豈能不用命?便是末將死了,賊人也必然破不得城池!”
呼延灼更是起身一禮:“相公放心,賊人管他來的多少,來一個便殺一個,來一雙便殺一雙……”
還有那楊志之語:“相公,將軍早早調我等入城來守,便是料到如此,這些賊寇烏合之眾也,卑職與他們打過幾番交道了,不經殺的,相公只待看著,卑職定殺他們個片甲不留。”
那林卯更是來說:“將軍待卑下恩重如山,卑下本也是陽谷縣人,這里更是將軍家鄉所在,豈不效死?”
孟義聽得四人之語,倒是愣了愣,他還擔心軍將們見賊寇人多勢眾而心中慌張,竟是軍將們好似也擔心他這個讀書相公心中不安。
孟義笑了笑:“好好好,有得你們,本縣自是無憂,你們只管在城頭上奮勇作戰,本縣派遣衙差們去組織百姓,為你們燒火做飯,搬運器械!”
祝龍起身一語:“多謝相公!”
便是這一會面,各自去忙。
祝龍帶著眾人上那城頭去,城外影影綽綽之間,賊人已然露臉,三五個七八個,想來都是斥候之類。
城外近處的百姓,也多遷進城里躲避。
城頭上下來,祝龍也開始激勵軍心,倒也不說其他,他麾下的軍漢,有很大一部分本就是陽谷縣之人,定居在此,家眷都在這里,便是再如何怯懦,也知道該要用命了。
呼延灼便是憋著勁要立功,他此時也知道為何此番大戰蘇武不帶他去,而是把他就近安排在陽谷了,既是這般用心良苦之舉,呼延灼又豈能辜負信任?
楊志自是去與他麾下二龍山故舊說一些激勵話語。
林卯,麾下主要骨干多是山林之民,其中獵戶居多,自不用說,旁處招來的,那只管許諾錢財。
軍中在作動員。
城池里那也是熱火朝天,那衙門都頭董堅,那是到處去奔,大街小巷呼喊無數:“父老鄉親們,蘇將軍在前方剿賊,這些賊寇卻到此處來,便是想讓蘇將軍投鼠忌器,想要蘇將軍作戰分心,咱們陽谷縣人,豈是好欺負的?”
這街口之處,自也聚來鄰里左右百十戶人,那一個個是義憤填膺。
這個來說:“蘇將軍就是咱陽谷人,那賊人怕蘇將軍,咱還能怕了賊不成?不就是燒火做飯嗎?不就是搬運器械嗎?我自去得!”
“我也去我也去!”
“我去,是不是還要尋那些砸人的重物啊?我家蓋房剛好還剩了不少青磚,我都搬到城墻上去就是……”
董堅倒是意外,蘇將軍在這地界,竟是如此深得人心?
董堅也是感動不已,左右連連拱手:“多謝鄉親們了,我給鄉親們作揖了,蘇將軍來日知曉鄉親們如此,定然心中也是感動不已。”
“不說這話,我去搬磚。”說話漢子,依然擼起袖子就回頭去了,還有話語:“好教賊人知曉,我陽谷縣人,可不怕他們!”
董堅滿臉是感動,卻還來喊:“鄉親們,莫要亂,只管往衙門里登個姓名,到時候會分為各隊,由衙差領頭,如此才好行事。”
“哦,那去那去,都去都去,只管先留個名。”
眾人說走就要去,只管往衙門去……
卻是不遠,來了一個車架,車架左右有那小廝,小廝前后,更是有好些個拿著兵刃的漢子。
眾人都看去,董堅自也看到了,不用猜也知道是誰,董堅連忙上前行禮:“見過孟娘子。”
孟娘子下了車,先左右看了看,先福一禮:“見過董都頭。”
董堅便是來答:“不敢不敢……”
“你是將軍的兄弟,豈能與我這般客氣。”孟娘子如此一語之后,便是轉身點點頭。
便看一眾挎刀大漢搬來數個箱子,孟玉樓再開口:“這是錢,還請董都頭帶到衙門里去,但凡出力的鄉親,董都頭且看著怎么賞賜就是……”
董堅下意識里要說回絕的話語,卻是又看了看孟玉樓,心中一想,點頭:“多謝孟娘子!”
“我本也是陽谷縣人,守城抗賊,豈能不出力去?我也本是富戶,該出錢就要出錢,更不能吝嗇!我還著人去買了糧肉,到時候,只管煮來送與鄉親們與將士們飽腹。”
說著,孟玉樓矮身再福。
鄉親們都看著呢,便是有人開口:“好!”
“多謝孟娘子!”
“孟娘子好啊!”
“連孟娘子都如此,我等豈還能落后?都去都去……”
更不知哪個婦人喊得一語:“愿孟娘子與將軍舉案齊眉,白頭偕老。”
孟娘子聞言面色微微一變,再是一福:“董都頭自還有別處要去,那就不多打攪了,只待糧肉買齊了,我自帶人到那軍營門口去架鍋。”
便有人接:“我家還存了十幾捆的柴火,我也挑去就是。”
“多謝!”孟玉樓再福。
“我也出柴火!”
“我挑水去。”
“我去幫廚……”這便是婦人在喊。
孟玉樓回了車架內,董堅便是一禮,只看那車架回了,董堅開口再喊:“諸位,先去衙門登個名,我自還去南城那邊……”
城內,已然是熱火朝天。
那軍營門口,不得多久,果真架起了一排大鍋,來了許多街坊鄰里的婦人。
卻是誰也沒想到,孟娘子竟是親自干活,切菜也行,燒火也干。
一時間,來往之人無數,幫襯的幫襯,側目的側目。
做好了飯菜,自往那城頭上送去。
那城頭之上,正也是氣氛緊張,城外的賊人,越來越多了,烏泱泱一大堆。
城頭之上,祝龍呼延灼等人都在,祝龍倒也客氣,問呼延灼:“還請呼延將軍說幾語,指點一二……”
呼延灼也不客氣,只管來說:“我看這些賊人,如插標賣首爾,你看他們……隊列沒個隊列,軍紀更是不談,一伙一伙,一叢一叢,哪里像支強軍,憑這般賊眾,也敢攻城?”
祝龍點著頭:“是啊,若非穩妥起見,又想那……孟娘子還在城中,自當出城沖殺一番才是!”
呼延灼也笑:“不急,只待他們攻城受挫,再去沖殺不遲。”
而今呼延灼,當真不同以往了,沉穩非常,他從來都是一個稱職的軍將。
就看賊軍之中,忽然出來十幾騎,便是貼近了城墻,正也四處在走,便是打量偵查城池情況。
呼延灼就是一語:“林兄弟,你也擅使弓弩,豈不先滅一番賊人威風?”
林卯便是不等,立馬取硬弩來拉,搭箭之后,倒也不急,只等那賊騎到達最佳位置。
要說什么武藝,或者近身搏殺,林卯并不十分擅長,更沒學過什么章法,但要說這弓弩之道,他這般老獵戶,自也不是庸手。
只看那隊賊騎慢慢從東往西邊過來,垛口之處,架上硬弩,林卯等候多時。
忽然弓弦一嗡,箭矢飛去。
百多步外,一賊騎應聲而落。
城頭之上,立馬喝彩連連。
呼延灼更是大呼:“好弓弩!”
祝龍也是來笑:“林兄弟好本事啊!”
連左右守城的漢子,也是連連叫好。
只看那一隊賊騎,立馬遠遠遁走,哪里還敢近處來瞧,片刻之后,就看到賊人開始伐木了,自是要造梯攻城。
卻見更遠處,視野盡頭,灰灰黃黃一大片,由南往北而來,人數不知多少,越看越多。
祝龍見得,卻是稍稍有些擔憂,只問:“這不知是又來了多少賊人。”
呼延灼也去觀瞧,卻見遠處那些賊人,并不往陽谷城池而來,而是直接避開城池往北再走,行軍極快。
呼延灼心中也起了擔憂:“那些賊人怕不是來圍陽谷,這是要去東平府!”
東平府有誰?差充兩路安撫招討制置使程相公,更有樞密相公童貫……
祝龍也反應過來了,立馬吩咐:“速派快馬輪換,出北城去東平府再報軍情!”
只待事情安排下去,祝龍與呼延灼對視一番,便是都知,事情可能真有點麻煩了。
(兄弟們,今天少一些,寫不動……疲乏,也有六千多字,不算太少,兩章三千字的量,先更這么多……明日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