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一些商會提出申請,接受繳納合理的貢金,女真人馬上按照當地傳統,給他們發城市特許狀,允許他們城里城市公社,建立自治的市政廳管理自己。
于是不但那些已經形成的城市取得了自治權利,成為自由城市,還有大量尚未形成城市依靠定期的集市發展商業,此時還只是一些自發形成的居民點也紛紛建立城市,修建簡單的圍墻,城里市政廳,組建義務兵。
無數德意志城市,雨后春筍一般,從德意志的廢墟上建立起來。
波羅的海聯盟向這些自由城市提供幫助,許多城市就是在聯盟的援助下,才得以興建起來。而聯盟將這些加盟城市,視作他們的基地,通過幫助柏林、漢諾威等城市,他們在德意志下游平原地區形成了一張商業城市網絡。
波羅的海聯盟,跟女真人也達成了一致,女真人不騷擾他們的加盟城市,這些加盟城市也開始不再以個人身份向女真皇帝繳納貢賦,而是由聯盟集體繳納。到后來,新城市建設的特許狀,也不再是女真人簽發,而是由波羅的海聯盟自己簽署。一些居民點,只要向聯盟申請,聯盟認為他們的地方有商業價值,就會接受他們的神情,幫助他們建立城市。
也許在女真皇帝看來,這個波羅的海聯盟,更像是一個幫助他管理歐洲人城市的組織,替他向商人收稅,并一次性交給皇帝,繞過所有環節,直接交到皇帝手里,少了層層扒皮,皇帝得到的好處巨大。
女真皇帝跟城市的結盟,跟法國皇帝跟法國城市的結盟某種意義上是一樣的,只不過法國皇帝只是支持非王室領地上的城池,對于王室領地上的城市,則多加限制。
波羅的海聯盟快速壯大的最后一個原因,則是女真入侵摧毀了宗教勢力。歐洲的城市形成,往往有三種形式,最古老的城市,是早期羅馬帝國擴張時期,建立的一個個基地,在此基礎上形成了城市;第二種是基督教的傳播,教會在某地建立教堂,設立各種教區,依托為脫產的宗教階層服務,城市商業發展起來,最后形成城市商業階層;第三種,則是比較自然的形成方式,歐洲被蠻族統治之后,建立起了一個個封建國家,進入中世紀,經濟上是大大退后了,從羅馬帝國時期的統一市場,分散成了一個個騎士領地,成為封建的莊園制經濟,一座莊園,就是一個生產單位,圍繞一個個中小貴族,農民為他們耕作、服務,商品交易很少。莊園制經濟發展起來后,漸漸才有了成規模的商品交易,一些商人在交通便利的地區聚集起來,形成定居點,最后建立城市,大量農奴逃亡進入城市,推動城市的發展,也引起城市跟貴族領地的沖突。
不管是那種方式形成的城市,都在女真人沖擊下,獲得了大發展。
古老城市自不用說,如果沒有被宗教控制,許多城市因為歷史悠久,根基深厚,已經成功去的了自治權,無非是換一個繳納稅金的領主而已,因此基本不受影響。
但那些教區城市,卻開始紛紛被商人勢力控制。女真人不但打擊了神圣羅馬帝國的世俗統治,也打擊了基督教的勢力。他們并不關心歐洲人信仰什么,只是宗教一直站在女真人的對立面,號召歐洲的信徒參加十字軍,這才被女真人打擊。所以攻陷一座城市,他們要么屠殺教士,要么抓走教士當奴隸賣掉。
城市商人并不是沒有信仰,他們只是受教士約束。有組織的教會被摧毀后,他們依然會去教堂懺悔,這時候主持儀式的,從過去的羅馬派遣的教士,變成了商會花錢雇傭的神父。教堂不再是騎在城市頭上的特權機構,變成了公共福利機構。
于是一些教區迅速成為世俗城市,商會建立市政廳,自行管理城市。
三種方式形成的城市,只有最后一種擁有自保的力量,因為他們需要跟貴族斗爭,建立了相應的軍事機構。這些城市的行會組織,本身就是戰斗組織。各個行會在戰爭期間,成員集結在一起就是獨立的連隊。可是能在貴族夾縫中形成的城市,數量并不太多,真正興起還是商業持續發展的中世紀晚期。
但女真人的沖擊,讓這第三種形式的城市,反而后來居上,大有成為主流的勢頭。因為這種城市,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農奴逃亡建立起來的。城市平民階層,不管從事哪一行業,都是農奴背景,跟貴族領主水火不容。
女真人摧毀了他們的領主不說,還造成了整個中下游平原地區的莊園制經濟崩潰,一瞬間所有農奴都失去了控制和約束,但凡有點手藝,容易謀生的農奴都跑到城市謀生,很多即便一無所長的農奴,為了躲避戰亂,甚至都恐慌之下涌入那些有城墻保護的城市避難。
得到了龐大的人力資源,城市當然會大大膨脹,小集市變成小城市,小城市成為中等城市,中等城市成為大城市,短短幾年時間,德意志地區的城市化率超出了技術條件下應有的程度。
大量勞動力涌入城市,需要生存。有手藝的加入相應的行會,城市手工業快速發展,一改歐洲地區手工生產主要集中在鄉村地區的現狀,開始快速向城市集中;沒有手藝的農奴也要吃飯,無奈之下只能大量下海做苦工,做水手。
大量廉價勞動力的涌入,消耗他們的汗水,甚至生命,賺取微薄的糊口收入,最后為城市商人賺取了暴利。
戰亂引起的這種城市畸形繁榮,在歐洲出現了。可怕的還不僅僅是局限在一兩座城市,而是整個中歐地區的城市,因此可以說歐洲商業文明被重塑了一遍。
脫胎換骨,浴火重生的中歐城市,又被波羅的海聯盟這個城市同盟凝聚在一起,他們能夠調動的資源,別說超越過去的神圣羅馬帝國了,連如今蒸蒸日上的法國都比不了。
而他們很快就跟法國王室支持的法國商人集團,跟大量貴族參與商業的英國商人集團激烈競爭。
在他們的競爭下,英法商業城市加強了聯系。而且此時兩國政治勢力也支持他們,因為英法戰爭終于結束,法國人在看到女真勢力逼近萊茵河的情況下,加上自己虔誠的宗教信仰被教會鼓動,放棄了奪取英國王室手里的法國領地的行動,組建法蘭西十字軍,跟神圣羅馬帝國并肩作戰,終于成功將女真人阻擋在萊茵河以西的佛蘭德地區,沒讓女真人踏入法國境內。但佛蘭德地區割據的康布雷、列日、烏得勒支等侯爵領地和布拉班特、赫尼郜、那慕爾、林堡、盧森堡等伯爵領地徹底被摧毀,布魯日、布魯塞爾等城市徹底解放。
由于波羅的海聯盟主要依靠女真勢力,于是擔憂女真入侵的英法兩國支持本國城市聯盟打擊波羅的海聯盟,同時他們跟地中海的威尼斯等城邦共和國結盟,排擠波羅的海聯盟。
結盟是迫不得已,結盟之前,英法集團跟地中海集團之間,也是競爭為主,互相戰爭,爭奪航線、港口和商業基地。重點是北非地區,威尼斯、熱那亞、比薩三大城邦共和國聯盟在西北非建立基地,最早開發這里的是比薩,但威尼斯人修建了蘇伊士運河之后,控制了這條更高重要的水道,跟控制北非迦太基的熱那亞展開爭奪,三家誰也奈何不了誰,損失慘重之后,又眼紅西歐商人開拓的美洲航線,于是決定聯合,威尼斯開封蘇伊士運河,熱那亞開封迦太基基地,比薩開放西北非的加納利群島。
三家聯合跟英法集團爭奪,在陸地上,英法占有。因為他們背后有強大的世俗國家支持,尤其是法國國王,十分支持本國貴族建立十字軍西征。
法國王室的權力這些年持續擴大,女真人西征非但沒能削弱法國,反而加強了法蘭西王權。在波蘭戰役中,法國國王將法蘭西貴族騎士精華葬送,反而打擊了法國的封建貴族。
在兩次波蘭戰役之間,法國和神圣羅馬帝國曾經發動過一次西征,將西班牙的摩爾人國家消滅,在西班牙南部,建立了許多法蘭西和德意志領地。這些領地雖然遭到西班牙本土的卡斯蒂利亞、阿拉貢和葡萄牙等本土王國的排擠,但在教會的斡旋下,始終存在。這些受到西班牙本土勢力排擠的法蘭西貴族,渴望繼續西征,向西北非擴張領地。商人集團支持慫恿他們,夸大西北非的價值。
于是法國王室趁機支持這些西班牙法蘭西貴族西征非洲,同時在法國繼續號召十字軍,那些遭受中級的貴族家族,在法國國王許諾財政支持他們之后,不少困窘不堪的貴族子弟,帶著冒險博取富貴的心態,將自家的領地賣給了法國王室,換取了王室提供的軍費,加入了西非十字軍行列。
法國人的西征,跟在這一帶擴張的比薩共和國發生沖突,一直到女真人打到萊茵河之前,法國人都占有優勢,在西北非地區,建立了廣袤的殖民地,可惜沒能得到經濟利益,因為這些干旱的沙漠戈壁實在是榨不出油水,傳說中的黃金之國也沒有影子,除了佛得角等少數據點之外,大多數都虧損了。
這些被法蘭西國王忽悠到非洲的法國騎士們,直到女真人威脅到法國本土之后,才被法國國王召回,加入了抵抗女真入侵的十字軍之中。